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333章 汽车

333章 汽车

作者:谁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对于阿拉斯加,海华的想法是“五年移民,五年建设”,争取在1852年之内,让其人口达到10万,并保证一个团的正规驻军。http://www.juyuanshu.com/108498/

    除日常生活用品,需要由海华本部接济外,在五年之后,阿拉斯加的产出要与其生活所需相当,此后就必须得有利润。

    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困难。

    经过几年的发展,海华的造船业已经初具规模。50吨级、200吨级、500吨级、1000吨级的风帆渔船,年产量已达30万吨,大小渔船近2000条。

    渔业的发展方式,正在由个体捕捞向公司化经营转换。一个公司,数十条大小渔船,再配数艘吨数不等的蒸汽动力冷藏船,让海洋捕捞、鱼获运输、产品加工等形成了有机的产业链。

    这个年代,全球粮食还未过关,渔业收获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原时空,蒸汽船此时并未出现,捕捞手段、加工手段、运输方式等都非常满后,其产品辐射十分有限。沿海,吃不完的鱼产,内陆,连一片鱼鳞都很难看见。

    渔业想要开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此时海华的人,农民大约只占40%强,而其他的则来源于渔民。所以在兴东州,搞渔业不缺船,不缺劳动力。至于其他的资本、管理,以海华的实力,自然是不缺的。

    ……

    南方各地的治安问题,有专门的人在做;北方大片土地的开发,也走上了正常历程。马辰的精力,就主要放在海华的建设了。

    海华的建设,第一重要的是“基建”两个字。

    基建,华人是有传统的。有人说后世的华夏是“基建狂魔”,在古代,华人又何尝不是基建“狂魔”呢。万里长城、大运河、长安城,哪一项不是当时领先全球的巨型建筑?

    海华的基建,借助了后世的理念与体制,基本上由国家主导,但也有私人资本参与。

    其重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海港建设,另一方面是铁路建设。海港建设,军港、民港分设,大小码头兼顾。

    小码头,以渔港、近海货运、通勤客运为主;大码头,以远洋航运为主。这一方面,从南华时期就已经起步。

    大码头建设,既要考虑到眼前船泊吨位的现实,又要考虑到未来万吨、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货轮、油轮的需要,统一规划,分批分期建设。

    铁路建设,海华地盘,除兴东州、澳洲大陆外,其他都是岛屿。由于幅员辽阔,海华的铁路也不可能同时开张,所以先进行建设的,是热带各岛屿的铁路。

    天华州,这是马辰起家的地方,首先考虑的是一条环岛铁路,将沿海各居民点全部串起来。在后世,天华州有铁路,西北方向、正西方向、东南方向等三个方向各有铁路,但环岛铁路,竟然没有建成。

    主要原因,一是统治者不作为,二是这片地区整体上经济不够发达,有运输需要,也多以近海海运的方式解决。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天华州内部,热带雨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人类的足迹还十分有限,哪怕当地统治者在努力勘探地质矿藏,也还有很多矿山“藏在深山人未识”。

    从这个角度讲,马辰的【圈地游戏】就先进得多了,马辰驾驶着高速直升机在岛上飞一次,其左右一百公里以内,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就会被游戏“扫描”而进入系统储藏。

    所以,海华工业起步的物质基础矿山,就这样很容易地被海华纳入了开采计划。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此时的矿山开采,其经济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全世界整体工业水平的低下,仅仅是普通的钢铁,其可比价格都比后世要贵得多。

    有了这个“国土扫描”功能,让海华的工业获得了足够丰富的物质基础。政府借助于扫描结果,有效规划,合理开发,既保证当前建设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资源。

    采矿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冶金产业的兴旺,进而让整个海华的工业进入了提速阶段。

    钢铁产量,1847年,超200万吨,1848年,超300万吨,1850年,超600万吨,这时,海华的钢铁产量已经居于世界前五名。

    1849年9月,由于橡胶产业正式进入工业化生产,海华造出了第一辆汽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看起来像古典的老爷车,但马辰见到自己生产的实物也非常兴奋。华人造成汽车,其历史竟然整整提前了一百年!

    汽车的出现,又促进了公路建设的发展。当第一辆汽车行驶在大街上之后,海华的民众才知道,原来政府建的如此宽广而又平顺的街道,原来是准备行驶汽车的啊。

    汽车的出现,也标志着动力机械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内燃机,是汽车的标准动力。毕竟,使用蒸汽机的话,汽车的车头实在太大了,那不是汽车的动力,那是火车的动力。蒸汽机在路上跑,别人会说那是火车。

    汽车的出现,也标志海华在电气、电力系统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电力启动,电力照明等,都是汽车的标准配置。

    最古老的汽车,确实也配有发动机无法起动时,人工使用的摇柄。但汽车的启动,一定是使用电力。因为汽车并不是低配的拖拉机。

    汽车的出现,也即内燃机研制的重大进展,不亚于电力的发明,它让后世几乎所有的机械产品得以实现。

    农业用的耕作机、播种机、收割机,虽然可以有手动的,畜力的,人力的,但又哪有机械动力更有效果呢。

    海华现在整体上是地广人稀,唯有各式载重机车、各式耕作机械,才能有效地开发脚下土地。

    内燃机的出现,也让海华长期以来使用的“机帆船”得以合法化。不然,海华自己造不出这种机械,而社会生活中又使用着这种机械,虽然有利于马辰的神话统治,但这却并不是马辰所要的。

    马辰所想的,是一种理性的光芒。一种理性的思维与习惯,一种能被大众所接受理解的社会规范,再加上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契约约束。

    唯有这样,一个民族才能长久。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