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322章 大洋洲之战(11)

322章 大洋洲之战(11)

作者:谁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莫里斯等人所期望的,借助营地抵抗海华军,只能说是他们的一厢情愿。http://www.wannengwu.com/4525/4525024/依托于普通村庄而建立的临时营地,或许对步兵攻击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绝对不可能抗得过炮兵。

    从海华军追击开始,战争的天平就倾斜了。海华军官兵,如猛虎下山,又如风卷残云,向着敌人卷去。

    莫里斯等欧洲联军军官,有一支亲卫军,所有人都装备有战马,逃起来的速度并不慢。但是,莫里斯等人却不能独自逃跑。不管是仆从军、土著军、击针枪部队,还是隐藏在密林中的联军主力,都还有一些人活着,他们在疯狂地逃命。

    见着自己的手下在奔逃,作为唯一幸存的主力亲卫,总不能独自逃命吧?所以莫里斯等人,却是走走停停,想要救援这些被击溃的手下,又担心海华军追上来。

    心情迟疑不决之间,海华军的追兵是愈来愈近,看着那一群群只有百余人的追求分队,莫里斯决定带着亲卫冲击一下,如若不然,只是自己逃跑,回去后怕是会上军事法庭。

    “我们杀回去!”莫里斯一拉缰绳,就带着队伍转了一道弯。

    一支追击分队正杀得兴起,突然看到一千米外的联军骑兵转身冲杀过来,这支追击分队立即背靠一座土丘,临时布置了一个阵地,准备抵抗欧洲联军的到来。

    一千米的距离,也就是骑兵一个冲锋,欧洲联军的速度很快。

    只是,莫里斯等人并不知道,这种敢在战场上横扫的海华军连级作战部队,是多么的恐怖。

    一个连,有9挺班用机枪,30支56式自动步枪,余下还有70支左右的半自动步枪。此外,每名士兵,还有4枚手雷。

    此前的莫里斯,只是在望远镜里看到过海华军火力的狂风暴雨,而现在,则是要冲进这狂风暴雨之中。

    近了,近了,莫里斯等人感觉胜利在望。那些小土丘,压根不能抵挡骑兵的狂野冲锋。这群海华军士兵,纯粹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骑兵的厉害。

    认真地说,骑兵和步兵对决,骑兵的战力更加强横,如果硬要说个比例,在都是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其战力大约是1:5,一名骑兵至少相当于5名步兵的战力;在热兵器时代,这种比例有所下降,其战力大约是1:3。

    现在的问题是,海华军所使用的是一百年之后的先进装备,甚至可以说是超级装备,而欧洲联军虽然个个都手持火枪了,可其战力,并不比冷兵器强多少。

    所以这战力比就不是1:3,也不是1:5,而是1:10甚至更恐怖的比例。

    这支小部队的连长,名叫谢飞。1843年加入海华军陆军,最早驻扎在轩辕城。后来,海华军经历三次扩军,谢飞就由普通士兵变成了班长,再变成排长,然后变成了连长。

    经过几年的部队锤炼和不断的学习,此时的谢飞,已经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基层指挥员了,不然也不会在数十支小分队中,只有他们的小分队冲在最前面,逼得欧洲联军不得不回过身来想要解决他们。

    步兵对于骑兵作战,海华军相应的战术非常之多,有如何利用地形的,有如何使用火力的。

    在目前地形并不绝对有利于己方的前提下,正确使用火力,就成了谢飞连队的首选。

    他把连队的9挺班用机枪集中在阵地的最前沿,统一集中指挥,对骑兵冲锋形成最强大的集火打击。弹药手边,堆满了小山一样的弹匣。

    由于敌骑兵有五千人,己方只有120人左右,所以他把开火的距离定位在600米。

    近了,近了,冲在最前面的欧洲骑兵,冲于到了既定还击的位置,“开火!”谢飞一声令下,9挺班用机枪同时喷出炽烈的弹雨,一秒之后,其实也就是枪响不久,阵地前方正在冲锋的欧洲骑兵,有如浪花撞在礁石上一样,顿时一阵玉碎。

    数十名骑兵就从马上猝不及防地栽了下来,后面冲锋的骑兵一阵混乱。但海华军的机枪,并未停止扫射,一个弹匣打完了,不到两秒钟,又一个弹匣被装上了枪机。

    “哒哒哒……”

    “哒哒哒……”

    随着射击声起,愈来愈多的欧洲骑兵不死即伤。勇敢的欧洲骑兵,只向前推进了一百米,冲锋的路上就丢下了两百多具尸体。

    但是,欧洲骑兵并未停止冲锋,他们还在继续推进。

    海华军的9挺班用机枪,打完了第二个弹匣,又换上了第三个弹匣,欧洲骑兵终于推进到了400米。

    这是一道死亡的距离!

    400米,所有的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同时开火,尤其是自动步枪,对着三五成群的骑兵一扫射,半梭子子弹就能解决三五个敌人。上百支各形枪支同时射击,几乎瞬间,就让欧洲骑兵又丢下了近三百具尸体。

    接下来,欧洲骑兵距离海华军阵地愈近,他们的战损比例就愈高,当终于有骑兵冲到二百米左右时,欧洲联军5000人的部队,已经丢下了千余具尸体。

    这个损失,终于让欧洲的骑兵们醒悟过来,对方的人数虽少,但这火力实在太过凶猛。而且,距离越近,对方枪弹的命中率更高,在200米左右打骑兵,几乎不用怎么瞄准,就是一枪一个。

    因为骑兵人影虽小,可战马的目标太大,而华夏军事思想,向来有“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的传统。一匹战马,只要被一粒子弹击中,就差不多失去了冲锋之力。即便战马不一定仆倒在地,但战马也会恐惧啊。所以这些受了枪伤的战马,再也不会听骑兵的指挥,而欧洲骑兵的冲锋阵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混乱。

    但是,欧洲骑兵最终,也只能止步于150米位置。他们的战马,再也不能前进一步。而这时的战场,有如一幅人间地狱,战马的嘶叫声,伤兵的惨叫声,枪弹的击发声,互相交缠,此起彼伏。

    “完了,完了,欧洲完了!”受伤落地的莫里斯,看着自己的手下被一个一个地消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战场上至少躺下了两千名欧洲勇士,内心就不断下沉。

    终于,有受不了这一幕的欧洲骑兵,拉扯缰绳,向着战场的斜面跑去,以图远离这些凶猛的火力。因为,他们向前肯定是一条死路,唯有向远处狂飙,或许有活命的机会。

    可惜的是,当这群欧洲骑兵向谢飞的部队反冲之时,海华军两侧的追击部队发现了这一幕,立即向谢飞的部队靠过来。

    或许,谢飞的部队因为首当其冲,可以吃肉,但他们后来追上去的部队,也可以喝一口汤啊是不是?

    这就是海华军的自信。哪怕敌人数十倍于己方,但这些同为连级指挥官的家伙,也不觉得欧洲联军就能把谢飞他们怎样。所以他们内心急着赶过去,并不是要去“救援”,而是要去“分功”。

    所以这场战中之战就出现了意外的结果。当那些掉转马头准备逃逸的骑兵,刚刚把马速接着扯到最大,就遭到了至少四支连级部队的迎头痛击。

    一阵哒哒哒的枪声过后,这些逃逸的骑兵,再次陷入了死亡的绝境。

    而在主战场方向,谢飞的连队有如磐石,直到最后一名骑兵被打下马,欧洲骑兵们也没一个人冲到距离谢飞阵地一百米以内。

    因为死伤的敌人很多,死伤的战马同样很多。谢飞的连队,后来并没有参与对欧洲联军营地的最后围剿。

    但是,他们的战功已经足够大,而且谱写了大洋洲之战最经典的一场步骑对战。

    打扫战场的结果,他们缴获了200余匹健康无损的战马,600余匹伤马,1800具尸体,以及1400名受伤的欧洲联军士兵。

    至于几公里外的欧洲联军营地,余下的千余名辎重兵及守卫部队,根本兴不起任何有效的反抗,就被海华军攻入了营地。

    其缴获,自然十分丰富,5000余匹备用战马,可供5万大军食用一个月的给养,数百万英镜的真金白银。反而是战争中缴获最大份额的军火,用海华军来有如烧火筒,压根没啥用处。

    当然,这些枪械,包括此前缴获的火炮,拉回去回炉炼钢还是不错的。又或者,那些还算完好的击针枪,也可以发给民兵们用于值勤或剿匪。

    这场结局让人意外的战斗,史称“金斯顿之战”,由于有近千名官兵逃回默尔本,而受到了欧洲联军的重视。

    此前,欧洲联军的指挥官们,对于海华的海军战力,有着最直接的印象。四国联军一天之间,就损失了两百余艘战舰和数万海军将士,但欧洲联军对于海华陆军的战力,却没有直接印象。

    俄国人在西伯利亚与海华的战斗,包括海华陆军从伏尔加河一路攻击前进,他们都只是听说,而且后者还是海军开道。所以他们并不认为海华陆军有多厉害,如果要说真话,他们认为是俄国人的军队太菜鸟,竟然连海华军几千人的攻击都挡不住。

    此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让欧洲人明白了,海华已经成长起来,已经变成参天大树,而不是所谓的新生婴儿,更不是啥野蛮、落后的代名词。

    世界的东方,已经崛起。欧洲,如果应对不当,极有可能再回到黑暗的中世纪。

    如此说此前的欧洲联军,信心满满,有如打了鸡血;那么此战之后,欧洲联军不得不考虑一个事实:那就是以他们总计37万的兵力,呃,现在已经只剩下32万人了,还能在澳洲大陆坚持多久?

    按欧洲各国的预计,这场战斗最少可以打两年,而最正常的结果应该是坚持五年,也即欧洲联军可能付出一些人员伤亡和战争支出,但却可以给欧洲人赢得三五年时间。有了这些时间,欧洲的军事装备一定可以追平此时的海华军。

    那么,现在还能坚持多久?三个月,五个月?联军指挥部里,一讨论到这个问题,大家就愁云渗淡。

    “报告罗密克将军阁下,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大家正在开会,一位助手拿着一张电报走进了会议室。

    “海华人开始攻击墨尔本了?”英国陆军中将罗密克故作镇定地问道。

    “不,比海华人攻击墨尔本还要糟。海华人派舰队封锁了整个澳大利亚!”

    “啥,海华人封锁了澳大利亚,怎么可能?”显然,这个消息有如在会议室里丢下了一颗炸弹。

    欧洲联军能够远赴大洋洲作战,其给养却只能依赖欧洲船队从欧洲运输。根据计划,目前欧洲联军在澳洲的给养,只能维持三到五个有的作战需求,而欧洲方面,将会保证派出船队,每月送一批给养过来。

    如果离开了欧洲的给养输入,这支联军凭澳大利亚的物产,也能生活下来,但弹药枪械却没办法保证。如果失去了欧洲的给养补充,最好的结果,就是这32万人回到早年澳洲开拓年代,大家只有去草原荒漠上当牛仔了。

    海华海军封锁澳大利亚的消息,比金斯顿之战的败绩还让联军恐慌。联军指挥部的会议,只好转向应对这突然出现的噩耗。

    “罗密克将军,我建议立即收缴澳大利亚本土居民的枪支弹药,以保证主力作战需要。”法国陆军少将斯密特建议道。

    “斯密特将军,这个办法没用的。根据我们的情报,澳大利亚的全部枪支收缴回来,也最多只能补充五万人的装备给养。”西班牙陆军少将菲戈尔说道。

    但就在这时,又一个情报被送到了联军指挥部:海华陆军中央军区001师、印度洋军区003师等共计5万人的部队,已于昨日登船,再有5天时间就会到达澳洲地区。此外,海华海军陆战队,也在西澳大利亚沿海居点名登陆,并对欧洲居民进行驱逐或抓捕。

    “……”这个消息,彻底打掉了罗密克一行的幻想。

    尼玛,一个师都对付不了,对方又一次运来两个师,外加海华强大的海军陆战队,这仗怎么打啊!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