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317章 大洋洲之战(6)

317章 大洋洲之战(6)

作者:谁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默克多后面的补充,其实无实际意义。http://m.kaiyiwenxue.com/bid/4505269/因为军事行动要讲隐蔽性,只是一个常识问题。真正的创意,其实是“利用夜色”四个字。

    在近代以前,夜间军事行动,尤其是成规模的夜间军事行动,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听了默克多的想法后,包括莫里斯少将,都突然沉默下来。

    “利用夜色”布置阵地是不错,毕竟只是单方面的行动,并不是夜间作战,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问题是,只要天色一亮,这个阵地就会遭到海华军炮兵的轰炸,而近年来不管是在巴厘海战、直布罗陀海战,还是在西伯利亚的争锋,都无不证明了海华的火炮,不但射程远、威力大,而且发炮速度极快。

    欧洲的火炮专家经过研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假设欧洲火炮与海华军火炮射程一样,但在火力输出上,海华军火炮至少是欧洲火炮的十倍,也即十门欧洲火炮才能抵一门海华军火炮。

    现在,欧洲各国,尤其是英法两国,已经确定了火炮发展战略,那就是先要提升欧洲火炮的射程,只要射程达到了海华军火炮的射程,欧洲各国就可利用自己百年工业基础,大规模地生产火炮,用数量弥补射速。

    好在成绩非常喜人,现在已经差不多解决了炮钢的质量问题,火炮的发射药、火门、膛线等,也正在提升之中。

    只是,这种先进火炮想要用于实战,至少还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而在欧洲联军的战略中,澳洲之战,就是想拖住海华的步伐,让欧洲赢得赶超海华军事装备技术的时间。

    只是,未来虽然美好,却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奥斯曼帝国陆军上校曼斯菲特又说道:“莫里斯将军,各位,我赞同默克多关于利用夜色将火炮阵地推进到2000米距离的想法,至于火炮阵地的生存问题,我以为可以从四方面来考虑。

    其一,我们可以利用白天,测量好海华军阵地的位置,同时测量好我们的火炮阵地准备建立的位置,这一点,通过纸面数学计算就可完成。只待后半夜,我们就将火炮拉到我方预定的火炮位置上,随时做好开炮的准备。

    其二,那就是我们在布置火炮阵地时,可以布置一些假火炮,以在开战时分散海华军火炮的注意力,减轻我方火炮受到的伤害。

    其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利用夜色,同时将陆军主力运动到火炮阵地前方,炮兵在黎明时分,率先向海华军阵地发起炮击,而且全部采用开花弹,我方火炮打击的目标,是海华军阵地的步兵,而不是炮兵。

    其四,在我方火炮压制炮击海华军步兵阵地时,我方陆军立即向海华军发起冲锋;只要将海华军步兵火力压制下去,我方的步兵就可冲锋到海华军阵地近处,而我方的火枪兵也就可以发挥出相当的威力,并掩护一部分陆军冲上海华军阵地。”

    “啊……”曼斯菲特的话音一落,与会的近二十名军官齐齐发出惊叹声。显然,曼斯菲特这一环扣一环的作战逻辑,深深地折服了与会各国军官。

    欧洲联军这群指挥官,都是各国中层军官的优秀分子,由于海华表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欧洲联军哪怕准备了高达37万陆军部队,但他们也不觉得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所以欧洲联军事实上就是把这场战争作为海华前进的“绊脚石”,不求消灭海华,甚至不求从澳洲赶出海华,只求能拖住海华,能给海华“添堵”,能给海华造成一定损失就行。

    这种一来就把自己定位于“弱者”的态度,让欧洲联军要求各国推荐军官时,那种作战勇猛的军官就算了,你勇猛两次,联军可能会遭到更大的损失,原本几十万兵力可以同海华作战两年,你勇猛一下,可能一年都坚持不了。

    猛将不合适,自然就只有智将了。奥斯曼帝国的曼斯菲特,法国的默克多,就是这种智将的代表。甚至就是莫里斯少将本人,也属于智将,不然也不会一开始,就用战力低下的仆从军和土著军发起进攻。

    默克多提出了方向性的设想,曼斯菲特提出了可操作性细节,让这一“利用夜色”的战术得以成形。此后,各国军官又就这一战术进行了反复的分析与细化,并形成了最终的作战方略。

    ……

    金斯顿,海华军002师指挥部,师长黄正英、副师长古志孝、参谋长王光兴,海军陆战队第三支队长张伟,以及002师各团团长等共计近10人,正在召开作战会议。

    张伟,很久都没有出场的人物,他其实是马辰初在东极城发展时,最早的五名保安队员之一。

    张伟之所以目前只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名支队长(团级),与其他人相比,进步并不明显,原因在于他此前虽然“根红苗正”,但却没读过书,属于文盲。经过八年时间的业余进修,目前的取得的文凭,也仅仅是“初中毕业”。

    在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前,张伟是一艘海马级炮艇的指挥官,但他担任这个指挥官,是相对比较吃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华(南华)海军的起点较高,最初拥有的战舰,就是一战二战期间的近代化战舰。

    尽管张伟智力没有问题,但起点过低的他,与其他原本有几年受教育的同期战友相比,就要落后得多,对近代装备应该适用的战术,别人都是主动适应,积极思考,而他却相对显得被动。

    直布罗陀战之海华陆军师,与此前的陆军师相比,连增加了直属侦察班,营增加了直属侦察排,团增加了直属侦察连,师即增加了直属侦察营,其主官职务上提“半格”,也即师属侦察营长属于“副团职”,但在作战会议上,却可以再提半格,以“团职”参加师级作战会议。

    002师直属侦察营长名叫尹双全,是黄正英手下近年成长起来的一名战将。驻马六州期间,尹双全以作战参谋的身份,参与了“南洋治卫委”的剿匪工作。

    其指导的治卫委片区各游击队,对马六州的社会稳定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被马六州的同行们称为“尹狐”。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