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179章 浠水的王二东家

179章 浠水的王二东家

作者:谁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虽然满清政府碍于南华的军事威胁,同意开放七个口岸,并同意南华在满清转移人口,但马辰的人口转移大业依然开展得磕磕绊绊。http://www.baiwenzai.com/1079458/

    主要原因在于,此时的交通条件非常糟糕,譬如从川西某个山区,到川东重庆,这千里路程,对于失地农民或孤儿来讲,等于是天堑。

    他们没有钱吃饭,沿途可能饿死;他们住不起客栈,沿途可能在野外被毒虫猛兽咬死;他们如有钱,但人单势薄,极可能会被强盗打劫而死;如果他们是冬天上路,极有可能被冻死。

    同时他们还没有什么方向感。如果说他们有方向感,大约也是家乡的三五十里方圆之地,再远一点,他们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他们怎么能保证从川西某个山区小镇,安全地到达重庆的“南华商馆”?

    此外就是只要在大陆之上,稍为活得下去的佃农,都不愿意背井离乡。而且,满清在基层政权中也在吹风,“你们对长工再好盘剥一些吧,等到他们哪天全都跑到南华人那里去了,你们就自己种地吧。”

    马辰本来已经在沿海移民找到了一个“荣归故里”+“现身说法”的办法,但显然这个办法在长江沿线还没有土壤。

    “校长,我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破解此难题。”春节后,负责大陆事务的金安建议道。是的,马辰现在没有人,金安已经从只负责北海基地和两广商道变成了负责整个大陆事务,其手上秘密的和公开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5000人。

    “说来听听?”

    “我们可以委托各地的商家,在商家当地负责护送这些失地农民到我们的商馆,到时我们按人头清点,给他们适当的佣金,譬如每人2两银或3两银。”

    “为了避免无良商家赚取黑心钱去绑架民众,我们对各地商家的相关作为要进行监督。做得好的还给予奖励;做得不好的,取消其在我商馆进货的资格,甚至可以格杀。而如果只是监督,我们的人力也就够了,一个县派一两人去监督便可。”

    “你这个想法很好。不过再加两条,我们的人既要监督又要护送,沿途这些人的基本生活要保证。这部分开支也由我们南华商馆支出。”

    有读者郡看书到这里,可能会产生疑问:此前不是说每个人给50两/30两的安家费么?为何现在又不行了?

    安家费是继续给着的,没有说不行。但一个地区之所以是个地区,不能只是青壮,不然二十三上年后,又会变成老人社会。

    社会之所以叫社会,就是老中青少都有,一代传一代,一代抚养一代。在长江沿线各地,活不下去的青壮到南洋的并不多,但只要南华真的出50两银的安家费,像张二牛兄妹那种情况也肯定是有的。这事儿反倒是不急,慢慢来。

    但另一块,少年儿童的事情,却不太好处理。

    哪怕在最贫寒的家庭那里,马辰都不主张把该家的少儿买一两个去南洋,与其家人骨肉分离。

    如果要去,那就成人和小孩子一起去。这种情况,马辰依然给安家费。

    但问题是,此时的华夏,孤寡老人和流浪儿童特别多,上了十岁的孩子,大多可以做点事,很多有钱人便买来做放牛娃,女童便买来做童养媳,但即便这样,社会上依然还有在量的老人与孤儿,他们或流离失所,或成为乞丐。在寒冷的冬天,几乎每个县城的街头,都会出现昨夜又冻死了几人的情形,这些死了的人便会被“义工”抬到城外埋了。

    而南洋特别需要这些人啊,南洋可以养活他们啊。反而这些在大陆已经失去了根的华人,此后才会安心和忠诚地呆在南华,是南华未来最可靠的社会基础。可如果没有通畅的渠道,这些人哪怕倒毙在路上,也到不了南华商馆。

    ……

    南华(武汉)商馆设立在汉阳区龟山以南长江沿岸地区,按清政府的规定,15000亩地全部征下来,呈长方形摆在长江西岸,还是绵延了五公里之远。

    各地商馆整体建设周期肯定很长,但要建一个临时商业交易场所,不过是几天十天就能搞定的事情。

    所以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中旬起,南华(武汉)商馆商业中心就开始对外营业。是时,浠水县王氏货栈的二东家王方家正在汉口进货,听到汉阳那边有南洋来的货栈开业迎宾,当即让船工们驾着船就赶了过去。

    人山人海的现场,让王方家头晕眼胀甚至还有点轻微的耳鸣。但那琳琅满目的货物又实在是若人欣喜,尤其是那亮晶晶的白砂糖,虽然很贵,可浠水的有钱人也不少,哪怕一家人买一斤两斤,仅这一宗货物也够王氏货栈赚几十两银子了。

    买买买……从那一天起,王氏货栈的二东家王方家就成了南华(武汉)商馆的拥趸。他每半个月就要押船来汉阳的南华商馆进一次货,而运回去的货物总是供不应求,尤其是一些西洋货,还有罗田等地的游商从王氏货栈里进货去山里销售。

    这些日子来,要让王方家说一说从南华商馆进了多少次货来,他自己都有些记不清楚了。总体上,除了汉口的一些土货,譬如麻绳、木器、火石、灯芯、酱醋,其他货物大多从南华商馆进货。

    那银子啊,是哗啦啦如水一样流向南华商馆,而这些货物拉回浠水,那银子又叮叮当当地落进了王家的钱缸。呃,这个过程,王方家是痛并快乐着。原本王方家觉得去汉口进货押船是个苦差事,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就是别人抢这事儿他也不会让。

    这天,王二东家又在南华商馆开好了货,只管拿票去仓库提货就可闪人,又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往来,啥都不说,这整船货运回浠水,就是数百两银子的利润。

    就在他准备“闪人”之际,南华商馆的何掌柜塞了一份文件给他,“王二东家,这是我南华商馆想托你们做的事,你回去和你们大东家等人商量一下,如可行,可试着做一做,我南华商馆做事公道,保证不亏待各路合作商家。”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