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119章 被击中的陆雅文

119章 被击中的陆雅文

作者:谁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廉州地界上的反响,不是说这些读过《南洋华人报》的官员要吃里扒外,对付马家。http://m.erpingge.com/articles/290928/而事实正好相反,一些混得不太得意的基层官吏,纷纷来找金安打听,如果去龙江以北的啥海参崴具体是个什么章程。

    章程?当然是很好的章程了。

    从经济收入讲,至少会增长两倍。譬如,一个基层官吏在廉州境内,一年的各种收入相加,估计在50两左右,但去了海参威,至少在150两+。且不说其他,哪怕做一个教席,在海参崴的收入也在150两+。

    从政治地位讲,呃,这个不太好讲,毕竟不是满清正式认命的官员。

    但从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来讲,去海参崴,对土著施行礼仪教诲,却非常有价值。想一想你就是那个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读书人,你在那里传道授业解惑,在那儿播下了文明礼仪的火种,难道你没有成就感?

    从家族成长来讲,在马辰的系统内,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能出人头地,一个家族只要努力,很容易成为举世之豪族,而不会在满清,被压得只剩下读书一条路。

    而在满清,哪怕是读书,汉人也没有任何前途。曾国藩、左宗裳、李鸿章之类的人物,不是满清发善心,也不是他们有多厉害。如果没有义和团差点把满清给灭了,曾国藩之类的人物肯定也不会得到重用。

    且不说曾国藩,只说你通过读书,想要考入举人,怕也非常困难。更不要说成为进士或知县以上的官员了。

    自马辰从东极城回靖海这一年以来,廉州地界上充斥着有关南洋的传说。各种走南洋发了大财的人,纷纷回来献身说法;一些原本落魄的小文人,到了南洋竟然进了工厂、军队,提担任文化教员或管理人员,每月七八两银子的收入,一年下来可比一个八九品的官员强多了。

    重要的是,这些人在当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啊!而自己,再怎么说也是秀才甚至是举人吧?

    但这次最先找到金安的人,却不是廉州的官员,而是玉林(郁林)直隶府下陆川县主簿正九品官员陆雅文。

    陆雅文,祖籍陆川,30岁那年拼命考取了个举人,后又考了五年进士,但最终落榜。超过35岁的他,不得不进县衙里谋了个差事,直到成为主簿。

    只是,陆雅文觉得人生不该如此,或者不该仅仅如此。陆川因距沿海较近,时有西洋传教士来往来陆川,而作为县主簿,他很多时候都要代知县大人接触西洋传教士。

    陆雅文虽然不信啥西方教,但却对其“奇技淫巧”颇为上心。譬如其精密的钟表机械,他就觉得里面很有“道法”。

    因此,陆雅文这人虽然读的是孔孟之道、四书五经,可对西洋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在某一天,他看到了《南洋华人报》,这种以华夏人口吻出版的书籍一下子就击中了陆雅文的心扉。

    也因为陆雅文的这种心性,他在成为基层官吏后,虽然也给家族谋取了一些福利,但终归比较理想主义而家族所得其实不多。

    在某种意义上,今年已经43岁的陆雅文,在陆川县并不受人喜欢。尼玛,孔孟之道你不谈,天天去研究奇技淫巧,你这不是有病么。

    而这段时间,马辰的商道东路打开,陆川尽管距离玉林有近百里路,但靖海马家的各式商品还是运送到了陆川县城。

    而作为陆川主要官员之一的陆雅文,自然可以得到其中一些前卫的商货。

    因为陆雅文给马家商货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所以尽管陆川不属于廉州,但商队的人对陆雅文也是刻意结交。

    这些商队的骨干都接受过秘密培训,那就是这些满清汉官,如果其对东家及商队比较友好,那商队就要对这些汉官更加友好。因为东家的事业需要这些有文化的人加盟。尽管这些人不是每人都要加盟,但哪怕百人里有一人,也是很大的成绩。

    不过商队也有要求,那就是可以向这些官员提供各种知识、信息甚至情报,甚至也可以游说对方加盟东家阵营,但绝对不能强求。毕竟各地方也需要这些友好官员照应。

    也因为如此,陆雅文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得知南洋马氏在华夏大陆招聘吸纳读书人及官员诸事。

    别人听到这个消息,或许带要思考、咨询他人后,再来找金安接洽;但陆雅文因为内心就向往南洋或北方这种别具一格的生活,所以得到消息的当天,就向知县告假,说乡下老母亲想念自己,然后就离开了县城。

    陆雅文要做如此大的决定,当然要回家秉告母亲知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陆雅文已经找到了“方”,但还得给母亲说一说这事,免得此后母亲牵挂。

    陆母对儿子的选择没支持与没反对,让儿子自己拿主意。不过却要求一点,不管陆雅文此后如何,都要对自己的夫人好。因为陆雅文的夫人其实是母亲早年闺蜜的女儿,现在闺蜜已经不在人世了,不能对不起她的女儿啊是不是。

    说通了母亲后,陆雅文立即骑马南下,在一名长随的陪同下,先骑马,后坐船,两天时间就赶到了靖海镇。

    这时,北海基地建设办公楼前,早已是人满为患。

    金安要一一接见这些人,金安初选后,还要安排进行简单的测试,对于成绩好的人,还要再次面试。

    本来,艾森琳达是可以做这件事的,可万恶又吃人的礼教,你让这些大汉民族读书脑子都读坏了的男人,怎么可能会接受一个女人的考评?

    好在北海基地因为规模庞大,也有了十多个读书人,其中有两三个还是秀才。他们可以做一些具体之事,但整体考察与考核,还是离不了金安。

    好在这是正式选拔的第一天,陆雅文就到了。

    而当天色傍晚时,金安终于见到陆雅文,听了陆雅文的履历介绍后,陆雅文立即成了重点人士被单独关照。

    一名助手带着陆雅文去食堂用餐。一个饭盒子可以盛四菜一饭,外加一碗汤,主食、面食等随便吃,这种纯粹共产主义的感觉,再次击中了陆雅文的心扉。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