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 101章 阿生的新生

101章 阿生的新生

作者:谁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其实热带岛屿说荒凉说不上,反而是植被茂盛,毒虫猛兽众多。http://www.aihaowenxue.com/xiaoshuo/348260/只是看到若大一座岛上没有人烟,会让人不自觉地想起华夏历朝历代处理人犯时的“流放”。

    当年的苏东坡,不是“流放”到了儋州么。

    不过,当吃晚饭时,每张桌子上都是一大盆油水十足的海鱼,而且米饭管饱管够时,这些马格纳安岛的新移民情绪开始稳定下来。

    马格纳安岛的开发,其实也是开荒。由于生活物资来源统一,所以其前期的工作也是统一开展。

    移民们领到的第一项劳动工具就是锄头、砍刀、火柴、燃油等工具。他们要负责把满地的各类灌丛全部砍掉烧掉,并将泥土翻过来。

    而这些移民中的老人,则被组织起来,做一些洗衣做饭之类的力所能及的生活。小孩子,同样把他们组织起来,按学校或幼儿园标准给他们上课。

    而最后这一个措施,立即让马格纳安岛上的居民安定了下来。原本,他们是绝对没有那个经济力量供养孩子上学读书的,而现在,他们虽然迫于生计离开了故土,可孩子却得到了教育。

    而他们自己的一日三餐,也是吃得前所未有的好。每天都可以吃到一碗鱼肉(临海嘛 ),每五天会吃一顿猪肉。

    在他们原来的老家,哪怕是地主老财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啊。

    当第一批人员的心情差不多平息时,第二批300名移民又乘船来到了马格纳安岛。

    当然第二批人到来时,情况已经好转了好多。定居点的各种木屋,已经建起了多半,按规划设计的村子及公共活动场所,譬如厨房与食堂,已经可以勉强使用了。

    马格纳安群岛,在马辰与罗欧的设计中,会常年住1000名劳动力,加上他们的老人与小孩,合计为3000-4000人。

    1000名劳动力,在甘蔗种收季节,自然是种收甘蔗,而非种收季节,这些人便驾着渔船,在海上打鱼。

    以这个规模,其实是每个人要负责34亩甘蔗地。再加上一年中打鱼的收入,只要辛苦一年,至少能挣到100两银子,扣除一些小孩子的生活费啥的,一家人有一个主劳力,一年也可存60两银子。

    大约在全部的土地开发完成后,这些土地会承包给这些农民租种,包括渔船也会承包给他们使用。

    在这里,就涉及到“圈地游戏”的规则了。

    当农民租种马辰的土地并给马辰交租子时,整个经济活动其实是纳入圈地游戏的,因此这块土地上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可获得10%+的“效益加成”。但是,如果土地是农民自己的,哪怕种出来的东西再卖给马辰体系,却也不能享受“效益加成”。

    这个道理,同样适合渔民。

    也即渔民租用马辰的渔船打鱼,给马辰交租金(以鱼论价替代),那么渔民在海上的捕鱼行为将会获得游戏10%+的“效益加成”;如果渔民觉得给马辰交租金不划算,不想租船而在马辰的手里买一条船捕鱼,这也是可以的,马辰没任何意见。但这种情况,刚好不享受圈地游戏10%+的“效益加成”。

    要知道,这个10%,是指“最低”,说不定是15%,甚至25%或35%,谁说得清楚呢。马辰相信,只要他把租金(租子)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这些闯荡南洋的华人,必然逃不过他的体系。

    因为马辰的加成是全方位的。渔船加成、货船加成、土地加成、工厂加成、商业加成,而这种全方位的加成,让马辰在与其他资本家、地主竞争时,完全可以处于不败地位。

    譬如在明清时期,其他地主所收地租,其比例多数在40%-60%之间,而马辰也可以采取这个比例收租。

    这样做,不会激起别的地主、资本家的反对,也即大家都一样。

    但是,在马辰的体系内,由于“收益”要多10%+,这个“10%+”同样会按比例由马辰这个地主和种地农民共同享有。

    以一亩地一季收入500斤粮计,多10%+就是多50斤+的粮食,农民占增加效益的一半,一亩地一季就要多25斤+加的粮食,南洋一年种三季,每人每季种10亩,一个劳动力一年就可多少750斤粮。这个750斤粮,如果用来吃,就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如果用来卖钱,差不多就是7-8两银子。

    重要的是这个“增加额”属于额外的,不需要更多付出。

    华夏的农民,你可以说他最愚昧,但实际上他又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一批人,土地中的收益如何,他看一眼庄稼的长势就会知道。

    一亩地多打几十斤粮少打几十斤粮,他难道不清楚?

    当然,不管是在马格纳安或是在东极岛,又或者在此后的马尔曼达群岛,所有土地的经营方式,都是前三年甚至前五年统一经营,然后过了这几年后,再分租给华人民众。

    ……

    农历二月初八,宜嫁娶、上梁、开张。

    今天,对已经28岁的阿生也即陈历生来讲,是个好日子。因为这个一年前的渔民工,竟然娶到了巴达维亚一个华人商人之女彭阿惠。

    陈生的父母决定给儿子大办婚事。

    而这天,环球航运的船队正好回到东极城。于是,阿生家在新建的大院子里摆起了流水席。肉菜管够,酒水管够。

    阿生找了包括阿贵在内的数十个朋友,负责陪同好这些参加流水席的客人吃好喝好。

    随着客人的来来去去,阿生的传奇故事也由此展开。

    去年六月(农历)以前,阿生、阿贵与阿辰(马辰)都是一条渔船上的渔民工。其传奇起源于某天阿辰在船上面向大海撒尿掉下船,阿生和阿贵将阿辰救起来时开始。

    在那之后,阿辰有如神助,突然之间多了很多学问,身手也变好了,朋友也多了。而阿辰也没忘了阿生和阿贵,一直委任两人做最重要的工作。

    现在,阿生已经是环球航运公司的副总经理,专门负责船只采购、船只维护修理、船员生活安排等工作。既可跟船去巴达维亚,又可在东极城或巴达维亚的岸上呆着。

    也因为这样,他在一次巴达维亚的采购中与正在铺面上的阿惠对上了眼,两人的眼睛里都充了电。

    而阿生不只是地位高,权力大,就是薪水也不少挣,环球航运给他开的薪水年薪10000荷兰盾,相当于4000美元。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