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从纨绔开始 > 第一百章 玉简

第一百章 玉简

作者:明易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皇帝起了个头,众臣纷纷开始向皇后祝寿。http://m.qiweishuwu.com/1536348/

    皇后毕竟是后宫中人,加之也不是整寿,不可能像皇帝的万寿节一般普天同庆,但是身为后宫之主,母仪天下的典范,皇后的庆典也自有一番规矩仪程。

    先是皇子皇女,宗室皇亲纷纷上前,向皇后祝寿敬酒,然后才轮到朝臣按位份,各领家眷上前,说贺寿词,献上精心准备的寿礼,皇后是今日的主角,一直含笑望着众人,仪态端方,不愧万民之母的气度。

    几个皇子皇女送的都是些精致奇巧的玩意,不会让人诟病奢侈,但是又配得上皇后的身份,足见花了心思,其中皇太子送的是一本手抄的孝经,说是特地在严华寺斋戒数日,清心写就,献与母后。

    佑王元思策送的是一支玉质的凤钗,据说是自己亲手打磨,雕工颇为细致,恍惚也笑盈盈地收了。

    而欣王元思慎,则是别出心裁地献上一副千里江山图。

    本来送上书画的人也不少,其中不乏前朝大家手笔的古画诗词,颇为难得,但是佑王献上此画,却颇有不同。

    古往今来画江山图的人不少,出奇的是,这副江山图与一般的水墨山水、颜料彩绘全不相同,颜料多彩绚丽,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人物栩栩如生,甚是稀奇。皇后好奇询问才知,这画上的颜料,全是欣王府中同样颜色的宝石研磨制成,不但可保更古不变,更是较之一般的山水墨画,有一番精神彩头。

    “母后辅佐父皇安定后宫,劳苦功高,难能出宫一看这万里江山,儿臣便寻了顶级的画师,将这绚丽江山画下,只愿日后母亲看到这幅画时,便能时时知道,您与父皇守护的这片大好江山,究竟是何等绚烂模样!”

    画好,寓意更好,一番话既说了皇后幽居深宫的不易,更是将帝后共享江山的意思隐晦地表达出来,听得皇后心花怒放,连连道皇儿长大了,懂得体谅父皇母后的不易了。

    就连精通绘画的太傅周世功,也是看着这副画啧啧称奇,说道画工精湛,色泽更是万中无一,此画足以流芳百世,万古称颂,皇后娘娘听了,更是笑意连连。

    永定帝向来崇尚节俭,因此臣子们也不敢送太过贵重的礼物,不少文臣送的礼物都是诗词、画作之类,中规中矩,倒是武将们的礼物五花八门,有首饰也有玩物,甚至还有武将送的礼物是从鞑靼贵族部落中缴获的一副玉镯,说是贺大周兵强马壮,早日平定北边的鞑靼之乱,此物固然不甚应景,但却惹得帝后二人甚是欢喜,都道是好兆头。

    但是无论何等的礼物,和今日大放异彩的欣王江山图相比,却都失了颜色。

    轮到苏慕圣贺寿,便直接将事先备好的锦盒献上,有了之前欣王的珠玉在前,众人也不对苏慕圣的贺礼抱有太大的期待。

    果然,皇后身边的宫女接过锦盒打开之后,从中拿出一只做成匣状的玉质书简,书简上雕刻飞凤之状,雕工甚是精美。

    皇后有些讶异,苏慕圣口中说的特地为自己费心准备的礼物难不成就是这么个小玩意吗?伸手取过玉简,轻轻把玩,却见玉简之上,有活纽机杼,一按便可打开。

    皇后有些惊奇,伸出纤纤细手,将玉简机扩打开,便见一副层层叠叠的薄玉依次拉开,竟然像是皇帝平时批阅的奏章一般,颇为长大,一只手竟不能完全展开。皇后示意身旁宫女拉开玉简另一头,匣状的玉简张开之后,变成了一张玉质的叠卷。

    一面轻轻抚摸这这精巧至极的卷轴,一面细细端详玉质卷轴上,细细密密刻着的图画,皇后原本一直含笑的脸上,渐渐收敛了笑意,待看完卷轴上的内容,竟是双目含泪,一时哽咽不能言语!

    太子一直细细瞧着帝后的动作,此时见皇后神色有异,连忙上前,低声问道:“母后,可是有什么不适?”

    永定帝此时也瞧见身旁的皇后有些失态,放下手中正与朝臣饮宴的酒杯,探过身子问道:“皇后怎么了,今日是你的寿辰,谁敢惹你不快,朕定要好好责罚他!”

    皇后轻轻摇头,手抚着玉质的卷轴,眼中是无尽的追忆和怀念。

    永定帝定睛一瞧,皇后手中的玉质画卷上,那一页上刻着的,是一个粉雕玉琢精致的小人儿,左右牵着一对慈眉善目的年轻夫妇,仰头正对着天上的一轮明日,口中说着什么。

    永定帝心中一动,随着画卷向后看去,却是那小人儿蹲在皇宫的御阶前,后面御座上坐着一个含笑的长须老人,老人手中持书,小人儿摇头晃脑,似乎正背诵着书中的诗词。

    再后一副,是门内的老人奄奄一息,门外的小儿掩面哭泣。

    接下来,宫廷骤变,三路军队分兵攻城,城中守卫誓死守城。

    孩童年纪虽小,却是手持一封信笺,偷偷躲在出宫的水桶中,溜出了皇宫。

    孩童的父亲收到信笺,挥剑领兵,直指三王之乱。

    叛乱平定之后, 孩童的父亲登上了原本长须老人的御座,接受众人的朝拜,可是后宫之中,原本活泼聪颖的孩童,却倒在病榻,奄奄一息。

    年轻的夫妇接受完群臣朝拜后,回到孩童塌前,一人一手握住孩童的小手,眼中泪水潸然而下。

    最后,年轻的夫妇并肩而立,前面是万里河山,锦绣天下,一同望着天边的明日,仿佛在怀念孩童的稚嫩的脸庞,而他们的身后,天下万民,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

    这一封玉简,好似连环图画一般,绘尽了一个天才孩童,小小年纪对天下万民的悲悯,对大义的追求,对正统的舍命维护。

    饶是永定帝向来喜怒不显,看完之后,也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伸手抚在皇后的背上,轻声安慰道:“咱们的皇儿是天纵之才,为天下而亡,正是死得其所,朕和你不会忘记,天下万民也不会忘记!咱们要看得开才是。”

    ——这玉简中刻的俊俏孩童,正是早已薨逝的当今皇后嫡子,被永定帝追封为安乐太子的皇长子!

    多年前先帝在世时,安乐太子还是皇孙,因为天性聪慧,被先帝看中亲自教养在宫中,后来因先帝薨逝来不及将传位遗诏送出宫外,皇孙以四五岁的年纪,亲自携带先帝遗诏逃出宫中,向当年的大皇子,如今的永定帝传信,顺利拿到传位诏书的永定帝才得以名正言顺联合诸位王公平叛,顺利登基。但皇孙却因送信途中受风寒重病,早夭而亡。

    如今永定帝已在位多年,谁也不会再提及多年前立下大功却又在功成之时撒手人寰的安乐太子,皇后向来贤良,虽是嫡子夭亡,但是对待宫中妃嫔的子嗣也向来视同己出,但是宫中此后再无嫡子出生,与皇位无缘,终究是深深饮恨。

    毕竟若不是嫡子早夭,以昔日安乐太子立下的大功,还有早慧的聪颖,怎么也轮不到眼下这几位皇子在朝堂上你争我夺,为了太子之位闹得不可开交!

    无论对于皇后还是永定帝,安乐太子都是多年来不可触及的隐痛。

    可是这一副玉简,却将安乐太子短短的一生尽数刻在上面,无论是幼年的聪慧之姿,还是后来传信的决绝,一个区区孩童的大义与大功,被这一副玉简刻画地淋漓尽致!

    如今几位皇子年纪渐长,朝中之人早已淡忘了年纪幼小便已夭亡的安乐太子,连皇后近年来也不再提起这个苦命的孩儿,但是此时这一叠精致的玉简,简直又将安乐太子送回了皇后的身边,饶是多年来心中伤痕已淡,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儿,皇后岂能不深陷追忆,难以自已?

    苏慕圣适时地道:“皇后娘娘的功绩,不但在于辅佐陛下治理天下,更在于您是安乐太子的母亲,天下人如今的安定,多赖安乐太子当年奋不顾身的大义决绝。但是太子薨逝之时年纪尚小,史书中恐怕无法将太子的功绩尽数写尽,臣想着母亲不时与臣念叨这位表兄,便想着将表兄的音容笑貌刻下来,一来让皇后娘娘一解多年的思念之情,二来玉质的画卷便于留存,也能让后世之人,始终记得太子的功绩,莫要因为时光而淡忘了功臣!”

    对于一个皇后来说,权柄在握,傲视六宫,都及不上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切思念,饶是皇后多年来早已接受了自己再无所出的事实,但是若是自己的儿子的功绩真能让万世铭记,可不比什么六宫之首的尊荣让人欣慰得多吗?

    皇后追忆了良久,听到苏慕圣的这一番话,才缓过神来,轻抚着卷轴上的小小人儿,长长叹息一声:“今日的礼物中,阿圣的礼物果然最合我心意,安乐太子虽然早亡,但是若知道阿圣如此有心,想必九泉之下也会欣慰。”

    苏慕圣躬身谦逊,丝毫不露骄矜之态。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