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转校生的教练人生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非洲足球世界之十二

第三百三十一章 非洲足球世界之十二

作者:樱花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三百三十一章 非洲足球世界之十二

    亚亚·图雷萌生这些想法,显然是出于对现任非洲足球高管的无奈。http://www.boaoshuwu.com/640111/两年前,前塞内加尔球星迪乌夫就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非洲许多足协都非常不职业,管理者只喜欢钱,而不是足球。如果他们能好好做事,非洲足球还有希望;但在我看来,今后十年之内,非洲足球难有作为。”

    球场惨案不断,官员徇私舞弊,竞选贿赂风波,国家队拖欠奖金……无论在国际足联、非洲足联抑或非洲各国家足协,只要看到一位皮肤黝黑、西装革履的领导,人们大概就会将他与上述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如果说没有监督的国际足联正是在布拉特的冗长统治下满身疮痍,那么已经霸占非洲足联主席27年的现任FIFA代理主席哈亚图,也该为非洲足球的混乱和进步缓慢负责!

    非洲人败于劣根,与他们同宗的“欧洲黑人”则普遍受困于发展环境。新时代背景下,球员倒还好说,屡有巴洛特利、波巴这样的惊艳者冒出;而绝大多数黑人教练,无法在顶级舞台证明自身价值,经常扮演被忽视、被遗弃的角色。11月4日,英冠哈德斯菲尔德的鲍威尔和女王公园巡游者的拉姆齐一起下课,两人都叫克里斯,而且都是黑人。此消息一出,英国媒体掀起又一波“黑人主帅是否真不行”的讨论,因为现今英格兰4级职业联赛所有92家俱乐部中,只剩下3位“有色人种”主帅:英冠的休顿(布赖顿),英甲的哈塞尔巴因克(伯顿),英乙的凯思·柯尔(卡莱尔联)。

    对于黑人教练几乎在本国足坛绝迹的现象,英国媒体隔三差五就会推出相关报道。即便有色人种教练在职业联赛中的比例只有3.44,远远低于这个族群之于英国人口(16)以及4级联赛所有球员比例(25),相关部门也依然未能推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毕竟聘用教练属于自主商业行为,任何机构都不能强行干扰或强制执行。

    在英国媒体对这一现象做出的报道中,“鲁尼规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诞生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后称“NFL”),一直是职业体育联盟对有色人种给予公平政策的典范。这项实施于2003年、以时任匹兹堡钢人老板丹·鲁尼命名的法则规定,每支NFL球队在公开招聘教练或职员时,必须面试至少一位属于有色人种或少数族群的竞聘者。“鲁尼规则”实行后,效果立竿见影:此前NFL近百年历史中,只有过7位有色人种教练;而在2003年之后,短短12年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14人。

    《卫报》、《泰晤士报》等英国主流媒体和里奥·费迪南德等知名球员,都曾公开呼吁英足总制定自己的“鲁尼规则”,但时至今日,“纸上谈兵”仍然没有转化为现实。近两年英足总主要的发展目标是让有色人种教练在每一级教练考核的通过率都达到10,但仅以目前数据来看,这一规划在2015年几乎不可能完成。

    对于概念中的“鲁尼规则”,穆里尼奥上赛季明确表示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优秀的教练自然会得到工作,这里并不存在什么歧视。前利物浦名宿巴恩斯却不这么认为:“就算白人教练丢掉工作,他们依然可以很快找到下家。黑人教练却不同,一旦失去工作,他们就很难重操旧业。”在巴恩斯看来,当下英国职业俱乐部老板对于黑人教练几乎没有任何耐心,只要成绩出现起伏,马上就会炒他们鱿鱼。

    去年在挪威联赛下课的英格兰黑人主帅布赖恩·迪恩透露,自己从第一次上教练课开始,就是在满满的负能量环境下挣扎。“(黑人)前辈们总会走过来对我说,‘别浪费时间了,没人愿意给你机会’。”生存环境不好,敢走这条路的人自然越来越少,进而开始恶性循环。英国之外,德国、西班牙职业联赛罕有黑人主帅,西多夫、马克莱莱等名将先后试水也以失败告终。不久前维埃拉决定离开曼城青年队去到美国执教纽约城,显然就是看中了那里良好的执教氛围。

    生活中总是充满对比的滑稽,一边令人失望,一边给人希望。伴随一代又一代黑人球员、教练沉沦的,是一代又一代黑皮肤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不久前结束的智利U17世界杯上,尼日利亚与马里两支非洲球队会师决赛,最终“绿色雏鹰“历史上第5次加冕该项赛事冠军(最多)。整届赛事,阿穆尼克的球队6胜1负、进23球失5球,夺冠实至名归;16岁锋线小将奥西蒙火力全开拿下金靴,以10球成绩打破了此前库利巴利(2011年)和庞格勒(2001年)保持的9球纪录。

    U17世界杯7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U20世界杯1次冠军、4次亚军、5次季军,虽然非洲成年国家队的世界杯最好成绩只是8强,但他们在青少年赛事一直具备强悍统治力。随着欧美社会全面进入“电子时代”,喜欢踢球的白人孩子越来越少;而伴随国际足联对归化球员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非洲之外的球队,把“黑色小妖”列为重点招揽和培养对象。

    由于殖民历史,欧洲有多支国家队具备黑人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法国和英格兰。进入21世纪,黑人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两国青年队、甚至成年国家队的主力位置,而2011年,法国足坛内部甚至掀起过一场关于“是否应该因为黑人球员过多而采用种族配额制度”的讨论。如今看来,这样的趋势在全球化浪潮下很难逆转:2013—14青年欧冠14决赛,巴黎圣日耳曼U19甚至排出一套全黑人首发阵容,最终夺冠的巴萨青年军也有多达5名黑人核心。

    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比利时国家队,正享受着黑人球员带给他们的甜头。十几年前的奥利维拉、姆彭萨兄弟尚被视为异类,而现在,很多借两次移民潮来到比利时的非洲人开心地看着自己的后代身披红色球衣出战。卢卡库、本特克、卡万达和巴楚瓦伊的父辈们,主要在比利时经营超市、理发店、酒吧,他们的足球成长经历,也是这个国家的发展缩影。

    如此广泛多元的选材模式,已于近年传播到全球各地,那些富可敌国的中东国家和种族歧视氛围颇重的北欧国家也先后就范。卡塔尔阿斯拜尔青训学院从非洲选才、然后送到欧洲球队的桥段,居然成为了新时代青训模式的典型。

    2001年,丹麦甲级联赛法鲁姆队的主帅克里斯蒂安·安德森曾堂而皇之地以“足球文化差异”为由,拒绝接收来自非洲的黑人球员。但是现在,丹麦各级国字号球队中都有可以独当一面的黑皮肤选手,不仅有非丹混血,还有纯种黑非洲,最近一例是去年拿到丹麦护照、今年5月得到国际足联改籍许可的丹麦U21中场核心皮昂·西斯托。这名出生于乌干达的小将,刚获得资格就被前丹麦主帅奥尔森拉进国家队,而年初第一次入选丹麦U21时,他的爸爸妈妈还不请自来地以一段非洲民族舞打断了丹麦足协的新闻发布会!

    不过,丹麦国民真的完全接受了黑人国脚吗?不久前丹麦国家队推出新款球衣,宣传海报上赫然出现了科特迪瓦人、维拉中卫奥科雷。对此,丹麦极右政党领袖卡尔森公然吐槽:“我认为,非洲人没有资格代表丹麦国家队!”

    未来某天,西斯托可能会用出色表现打卡尔森的脸,波巴或许也会成为真正的法国头牌、甚至金球奖得主,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注定充满坎坷与辛酸。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