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周小地主 > 第八九六章北旱南涝

第八九六章北旱南涝

作者:坚强的阿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今年的干旱,有些出乎寻常的猛烈,反正在陈守信的短暂记忆中,皇城附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大旱情况发生。http://m.baijiawenxue.com/chapter/1343553/

    从在皇城生活的那些老辈人口中得知,五六年、七八年或有一次小旱,十多二十几年或有一次中旱,三五十年或有一次大旱。

    如今这般的旱情,就算是在很多七十多岁的老人们记忆中都没有经历过。所以陈守信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大旱。

    田地里的庄稼,只长到了齐腰高,就后继无力。那些越冬的麦子,倒是还好一些,最起码现在也抽穗儿扬花,只不过今年的麦子粒儿肯定也是瘦小枯干。

    去岁冬天的雪不小,不仅仅给麦子盖了三层被,最少有个五六七八层。可是今年也别指望能够枕着馒头睡,后继无力啊。

    朝廷的改制已经接近了尾声,如今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和职位已经都梳理完毕。作为内阁重组后的第一次会议,商议的就是如何管一管南方的水灾。

    是的,您没有看差,陈守信接到永平帝让他列席会议旁听的通知时,也是非常诧异。现在旱情都这么严重了,没有人管,却更加的关心南方的水害。

    诚然今年的天气状况跟后世有所相像,北旱而南涝,但是你也不能只管南边的水,不管北方的旱啊?

    还是往皇宫走的路上,跟陈长青小小咨询了一下,才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旱灾不可治,只能祈求上苍保佑。

    稍后会在各地举行求雨仪式,永平帝也会写个文书烧掉后跟老天爷念叨念叨。然后,关于旱灾的事情就处理完了。

    给陈守信听得都是瞠目结舌,然后他也就想通了,别说在这个时代了,就算是在后世的时候,面对如此多天灾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

    来到了距离养心殿不远处的一处小殿,这里如今改名为临政殿,专门用来永平帝参与的内阁会议举办。

    也可以说这次算是一个小朝会,三省六部的长官们都汇聚在了一起。坐在长长的桌案两旁,居中而坐的自然是永平帝。

    他们两父子来得稍晚一些,也没有那个客套的机会,直接落座后这次的内阁会议就此召开。

    这样的新鲜会议,让大家伙在有了一丝新奇的同时,也有些忐忑。这可是跟永平帝在平起平坐,有些人就担心会不会又是永平帝和陈守信安排的啥手段。

    在发言上来讲,都不是很积极,竟然是自家的老头子和周吉民发言次数最多。而拿出来的成果来讲,也更加的可怜。

    除了赈灾,就是赈灾,其余的事情,是一点都没谈。

    永平帝对于这次的内阁会议倒是很满意,因为在他的感觉中,大家伙好像真的有了一种心往一块使的感觉。

    并不像以往在朝堂上那样,自己端坐于龙椅之上,要么贯彻自己的意志让大臣们去执行,要么就是自己实在没辙了,受朝臣摆布。

    只不过在他心满意足的同时,却发现陈守信坐在那边除了盯着茶杯发呆之外,好像对于这个会议半点兴趣儿都没有。

    再想一下,关于这次的赈灾会议,这货也是一言都没有发。

    永平帝摆了摆手,阻止了李同州的发言,然后就扭头看向了陈守信,“守信,对于这次的赈灾,你有何建议?”

    “呃……”陈守信一愣,“那个,陛下啊,臣没啥建议,臣觉得各位同僚说得都很对。这次受灾范围比较广,受灾人口比较多,确实可以在容易发水害的地方修建粮仓。”

    “这样只要发了水,咱们的粮食就能发下去,老百姓们也就再也不用担心发水了。就算是年年发都没有事儿,咱们可以年年赈灾、年年发粮食。”

    永平帝皱了皱眉,“有话就直说,别这么阴阳怪气的。重组了内阁的目的,不就是给大家一个能够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的所在么。”

    陈守信话语里的揶揄,哪里还听不出来。他倒不是因为被揶揄而生气,关键就是这货太懒,你不推他,他就不往前走。

    “陛下,其实臣是在想,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仅仅是如何赈灾的问题,为什么不将如何预防两水之害的事情给讨论一下呢?”

    “两水流域,年年有水害发生。咱们朝廷能做的就只有赈灾么?今年又遇上了旱灾。如果连续几年,到时候咱们朝廷无粮可用怎么办?”

    “给我的感觉,现在两水的水害已经让大家都习惯了。从来没有人去想,这些灾害是不是可以管理或是整治,只想到了如何善后。”

    陈守信的话掷地有声,让所有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在治理水害上,不是没有下过功夫,可是大多都是无用功,花费的人力和物力还都很多。可是到现在却没有任何成效,每年到了汛期,总会有这里或是那里爆发水害。

    所以慢慢的,人们在治理上也就不是那么上心了,花钱了也是发水,还不如等他自己发,发完了赈灾救助,来得方便。

    但是人家陈守信说得也没有差,以前的日子都是糊弄着过,拆东墙补西墙。现在的日子稍好了一些,但是也经不起这水涝与干旱的双重折磨。

    折腾个两三年、三五年的还能坚持一下,但是要是次数太多了,这个大周朝早晚是饿殍遍野。

    而且今年仅仅是水害的初发阶段,今年的水害到底有多严重,还不得而知。

    “守信,那依你所言,该如何做?”永平帝开口问道。

    “陛下,臣以为以防为主,以赈为辅。如果不然,咱们朝廷每年在赈灾这方面花费的银两,只会越来越多。”陈守信说道。

    “因为现在的日子好了,人口慢慢多了,只要有了灾害,哪怕是小灾,涉及到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如果各位注意一下往年赈灾款项的支出,就能够发现,户部王大人已经给咱们提示了,每年的银钱都在增加,与五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一番。”

    “所以,臣以为开凿大运河,疏浚河道,连通南北。化水害于无形,解北方旱灾之困方为上策。”

    陈守信说完后便住口不语,反正让咱说咱就说,至于说吓人不吓人,那个不是咱考虑的事情。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