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三生有幸 > 第三十二章 投死

第三十二章 投死

作者:后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二日一早,李仁孝在早朝上,当众宣布任命李显忠为夏州招讨使、张石头为副使,即刻领八百名翊卫司所属御林军前往夏州平叛。http://m.qiweishuwu.com/1536348/

    众位大臣听罢,面面相觑。过了一夜时间,御宴之上的军令状,如今看来乃是一时酒酣耳热、意气使为。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然则李仁孝当众宣布,李显忠也慨然领命,似乎已成定局。朝中仍有不少耿介之士按耐不住,宰相王枢、御史中丞热辣公济、翰林学士焦景颜一齐出班,正欲劝谏,李仁孝一摆手道:

    “事既已定,诸公不必多言。朕本不予,奈何李将军执意践约。昨夜入宫见朕,谓曰‘人不立信,则无以立身。状既已立,则必蹈之。否则有何面目见于世人?’李将军此去,就当是替祁连公主走一遭,八百人的队伍,自然是打不过的。今日事毕,退朝吧。”

    李仁孝起身,拂袖而去。转身的一瞬间,瞥了一眼人群中的任得敬,眼中充满懊恼。皇姐祁连公主的驸马要是有什么闪失,都是你这个老国丈生生断送的。众位大臣听闻此次李显忠挂帅,貌似主要目的是去招安,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八百人的队伍,那绝不是去打仗,说是招安钦差的仪仗队倒更为妥帖。于是只好把话咽到肚子里,恭送陛下离开。

    张石头骑马矗立在兴庆府东城门外,抬眼望向东面,竟被早晨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揉了揉酸胀的双眼,心里懊悔至极。

    本来酒量就浅,沾酒必醉,偏偏自己还楞装大尾巴狼,来者不拒、酒到杯干。昨夜御宴之上发生的事情,自己基本都不记得啦,听了亲兵们的转述,才知道酒后闯了大祸。

    “今后俺再也不喝酒啦!你们可听好,啥时候见俺喝酒,立刻劝阻俺。其实说句掏心窝的话,俺从来都不觉得酒好喝,又辣又冲,喝多了还误事,偏偏还那么多人喜欢喝酒。酒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亲兵甲促狭地说道:

    “将军,至少酒喝多了能做美梦啊!”

    张石头一拍大腿:

    “不错,也就这点儿用处了。”

    众人哄笑,陆游却说道:

    “酒中乾坤大、学问似海深。饮酒是一种文化、一种习俗、一种传统。本多是用来助兴之途,但似师父这般,只知豪饮,不知节制,浑然把性命付与一张军令状上,醒来却怪罪是酒的过错,徒弟我心有戚戚,窃为酒所不值。”

    张石头汗如雨下:

    “徒弟教训的是,是师父贪杯,酿成大祸,与酒何干!”

    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贤弟闻过即改,乃真英雄也!”

    来人正是李显忠,身后跟着八百御林军,可谓是人高马大、旌旗飘飘、盔明甲亮、枪戟如林。乍看上去,颇为威风气势。

    可是张石头却高兴不起来,他也是久经战阵了,见识过数千甚至数万铁甲骑兵排山倒海般的攻势。那种风云为之变色、天地为之颤抖的临场震撼感,岂是这区区八百御林军可比?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船罢了。

    张石头泪眼婆娑:

    “大哥,小弟俺给你捅了娄子……”

    李显忠驱马赶来,与张石头的潘安并头而立,用力的拍了拍张石头的肩膀:

    “马不啃回头草、人不吃后悔药。大丈夫顶天立地,说就说了、写就写了、做就做了,但求无愧于心。则生死又何足惧哉!更何况咱们兄弟同心,若是小小的困难,反而显不出你我的手段,困难越大,方显英雄本色!你说是也不是?”

    张石头破涕为笑,一拍巴掌道:

    “大哥高见,小弟拜服!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做迎难而上,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

    旋即转过身去对陆游说道:

    “听见没?以后你们要是没有困难就找俺帮忙。”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陆游也一扫脸上的担忧,笑着应道:

    “没困难、找师父!这话没毛病,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陆游是典型的少年老成,十几岁的少年,事事都喜欢考虑周详、谋定而后动,心思缜密,也爱操心。凡事都要细细梳理、多方推演,搞得总是自己心事一箩筐。昨夜翻来覆去将招安之事琢磨了一夜,仍感觉几无胜算,郁闷之情可想而知。

    此时受到李显忠和张石头的感染,一抛内心的阴霾,顿时眼前一亮,胸襟为之一开。有时候机关算尽,莫如挺身一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真英雄也!

    兴庆府距离萧合达叛军的夏州城,只有六百里的路程。迎着晨时的阳光,一群欢乐的人们,带着八百御林军,踏向了通往夏州之路。然而欢乐归欢乐,死亡之旅的死亡几率却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欢乐而减少分毫。至少夏州城中,在手中握着任得敬密报的老将萧合达看来,这是一群必死无疑的人。

    造反,古往今来都是风险最大的职业。一旦旗帜鲜明的扯旗造反,便没有回头路了。抛开追求和信仰不说,这关系到太多人的身家性命。萧合达自年轻时,从辽国派来给西夏,数十年风风雨雨、戎马倥侗,早已不再计较个人的荣辱与得失。但是这不代表他不在乎跟随他一起造反的兄弟。招安?开什么玩笑!招安能够复我大辽?以史为鉴,招安之后必是分化瓦解,逐个消灭,最后没一个能有好下场。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敢于挑战统治者的人,是必须以死来做世人榜样的。

    萧合达更不会回头,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假如说现在只要他萧合达一死,亡国之仇便能得报,他眼都不眨,便会将一颗大好头颅奉上假如说现在便是阎罗王横在他前进的路上,他也会毫不犹豫,拍马挺枪与阎罗王分个生死。

    所谓英雄惜英雄,萧合达早与李显忠神交已久,只是缘锵一面罢了。西夏国内,能拿得出来与他萧合达一掰手腕的人,还真没有。所以李显忠挂帅平叛,萧合达倒也不十分意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年不惧一代名将刘法,自然也不惧他李显忠。然而领兵八百而来,却是令萧合达出离愤怒了。

    虽然任得敬信中陈述了张石头酒后狂言、他顺势下套的经过,但李显忠若敢真的领八百人前来平叛,便是对他萧合达何其的轻蔑与不屑!

    旁边坐着的原契丹阻朴部首领阿布里敕对萧合达道:

    “萧将军,这李显忠与张石头的名号,我远在西北的草原上也都有所耳闻,俱是当世猛将。就算酒后乱言,怕也不会傻傻的带着八百人前来投死。但若真的前来,将军你可不能妇人之仁,纵虎归山!”

    萧合达缕着胡须,呵呵的笑了起来:

    “首领放心便是,我萧合达还没有老糊涂。能以最小的代价除掉这两个巨大的威胁,我岂会纵虎归山?怕只怕他们不会这么傻。不过,咱们攻打灵州的计划看来需要先放一放了。传我命令,斥候向西再延五十里探查,一有情况,立即来报。”

    死,并不可怕,尤其对于李显忠这样的人物来说。然而毫无意义的送死,李显忠死也不干。

    可是五天之后,李显忠与张石头等人还是到达了夏州城外。夏州,魏晋时赫连勃勃在此建“统万城”,称大夏国。《晋书卷130·赫连勃勃载记》记载:“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可见当时统万城的城墙是何等坚固。虽然公元994年,宋军攻下统万城,宋太宗下令毁了外城,西夏也并未再筑外城,但是如今内城城墙依然高大雄伟、坚不可摧。别说萧合达在这里驻军八万,就算是八百人守着如此坚墙高城,李显忠也只能徒呼奈何。

    张石头看着远处雄伟的城墙,吐了吐舌头:

    “大哥,你就说咱们怎么打吧,反正俺绝不含糊。”

    李显忠笑道:

    “还想着打仗啊?贤弟,咱们要转变一下思想和态度了。”

    “哦,大哥的意思是招安?”

    “不错!何为招讨使?可招可讨。如今之势,咱讨得了吗?唯有招安一途。”

    “可要是招不了呢?”

    “那就是死路一条!”

    “好,咱兄弟就一同去闯闯这龙潭虎穴!”

    “呵呵,我也知道,不叫你跟着去,你也不会答应。陆小哥?”

    “小生在。”

    “你这身后还有八百多条人命需要保全。我们哥俩进城,若是侥幸谈成,则天下太平;若是有任何叛军接近你们,而我们不在其中,则表明我们已死。你带着弟兄们赶紧向灵州方向撤离。随行的马匹都是百里挑一的骏马,还有数十匹备用。萧合达意不在你们,逃命应该有些把握。”

    亲兵们一听不乐意啦:

    “将军,我们不是怕死之辈,愿随二位将军同往。”

    陆游在这生死离别之际,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

    “李将军,既如此,咱们又何必执意为西夏行险?”

    李显忠脸色平静,一字一句地说道: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人多无益,张将军若留在城外,萧合达必然怀疑招安的诚意,所以我二人足矣。西夏国此次的内乱,于我两国结盟十分不利。叛军势大,而西夏国如今国力颓微,若起倾国之兵平叛,即使赢了,国势也必衰败无比。到那时,你若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国国主,会选择与如今咄咄逼人的金国、还是会选择与如今一样风雨飘摇的宋国结盟?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便是如此。”

    陆游品味着李显忠这番话,不由得连连点头道:

    “还是李将军看得深远。”

    “其实此次招安,也并非毫无胜算,可风险也极大。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贤弟,你几月前,在中原掀起的战事,之前可有必胜的把握、可担保毫无风险?”

    张石头回答得很实在:

    “毫无把握,只是尽力而为,而且风险极大。”

    “嗯,你在中原的战事,虽然最终没有饮马黄河北岸,却已经悄悄改变了宋金两国的战略格局。如今你我兄弟二人,冒死入城招安,同样是为了将宋金夏三国的格局,引向有利于我大宋的方向。那么,生死于我何加焉?只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罢了!”

    听罢这番话,张石头、陆游及亲兵们热血沸腾,齐声高喊道:

    “壮哉!壮哉!壮哉!”

    后面离得稍远的八百御林军不由得目瞪口呆。心里道,不是说好前来招安的么?怎么搞得像战前动员呢?

    于是,顺着温暖和煦的西北风,李显忠、张石头二人,策马驰向夏州城门。

    夏州城门居然一直大开,仿佛丝毫没有窥见这一群不速之客。黑黝黝的城门洞,就如是死神之口,静悄悄地张开,等待着这两个投死之人的献祭。而城门之上,老将萧合达笔直地挺立着,就如一杆标枪插在泥土里,纹丝不动。然而他的脸色,却比下面的城门洞,还要黑……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