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三生有幸 > 第二十八章 西夏

第二十八章 西夏

作者:后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赐李姓,世代割据相袭。http://m.boyishuwu.com/book/604650/唐灭宋兴,982年,李继捧归附大宋。引起其族弟李继迁的不满,于是与李继冲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历经其子李德明,直到1038年,李元昊建国。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拓跋思恭及西夏的皇室便是党项族。党项族属西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发源于今青海省东南部一带。西夏虽也有农耕经济,但仍是以游牧为主。正是因为西夏分国,才使得大宋失去了最后一块儿天然的牧场,导致大宋无马可养,部队只能以步兵为主,机动性极差。

    羌族自古以来没有文字,信息传承都是通过绘画一途。

    自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便开始创建西夏文,设立“蕃学”,发布秃发令。其目的便是要与汉文明划清界限,标榜自己的全新道统,并非是叛国谋逆。

    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刷新文化,有利于其建国初期的统治。这种手段屡见不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所以,摆脱他国文化的影响,建立自己的文化道统,是许多小国统治者都要做的事。

    韩国、日本以及许多中国周边的国家,几千年来受汉文化的影响,文字、礼仪、文学、服饰、道德传统等等,均与汉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承。为了摆脱汉文化的影响,相继都有了自己的文字等基础文化。从汉字演化的日本文字,与汉文仍有极高的相似度。虽然韩文变身成了棒子,咋一看不识一字,然而放眼端详,仍能轻易地看出是以汉字做胚。甚至汉城这个沿用了六百多年的首府之名,为了脱汉,竟改成了首尔。

    古代时,这些国家都以穿汉服、说汉语、执汉礼为荣,然而今时今日,为了脱汉,用心良苦之极。这不能怪人家,是我们自身不够强大。

    君不见我们许多的中国人,还以说英语为荣呢!明明一句完整清楚的中文,偏偏将其中的词句换成英文,以示炫耀。由母语给这些人带来的民族荣誉感,不知还能存在多少……

    新中国建国,一样经历了文化洗礼。除四旧、批孔、繁体变简体,与旧社会的一切,一刀两断。这些举措,在建国之初,的确能够使全国人民迅速团结起来,甩掉旧社会的封建思想,共同奔向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的目标。

    然而到了如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当看到共产主义离现阶段还很遥远的时候,很多国人的信仰陷入了迷惘。

    数千年的文明出现了断层,导致信仰的缺失。

    当信仰缺失的时候,民族凝聚力就会缺失,道德阵地就会沦丧,外来的信仰就会趁机而入,崇洋媚外也就顺理成章的滋生。

    文化入侵,这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口号。

    曾几何时,我们华夏数千年的文明思想,被我们自己弃之如敝履?

    曾几何时,忠、孝、仁、义、礼、智、信,被我们自己嘲讽的千疮百孔?

    曾几何时,我们民族的礼仪传统几乎荡然无存?

    曾几何时,我们的社会变得物欲横流,笑贫不笑娼?

    曾几何时,我们觉得国产都是山寨货,外国月亮比中国圆?

    如今愿意自豪的站出来,拍着胸脯大声的、由衷的说一句:

    “我是炎黄子孙,我是龙的传人,我自豪,我骄傲!”

    这样的人,有多少……

    那些台湾和香港闹独的人,他们一样是黑眼睛、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他们的祖先一样是饮的长江黄河之水,他们一样说着汉话、用着汉字,他们小时候一样是背诵着《三字经》长大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在做着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举动?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为某些国外势力打击分化中国的工具?他们难道不知道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连外人都会耻笑?

    无它,一方面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一方面,民族的归属感在他们的身上几乎荡然无存。

    中国如今社会出现的许多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检讨。

    如果说建国初期,矫枉必须过正,那么,此时,是应该拨乱反正的时候了。

    当我们努力学习外来先进科技与文化的同时,并不妨碍我们对祖先留下的古老文明去粕存精、兼收并蓄。

    巨龙你睁睁眼吧,莫要等到国家分化、民族消融,才想起我们曾经数千年的璀璨文明,被我们自己束之高阁、冰封雪藏。

    “不肖子孙”这个恶名,不该由我们尊祖敬先、忠孝传家的炎黄子孙担负。

    当然,眼下的张石头,没有这份闲心去挖掘华夏的文明。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始终是在捍卫我们华夏的衣冠。虽然他个人的思想意识还未上升到这个高度,但这不影响他的作为。他的心中也有一份坚持、一份信念。

    作为神骏“潘安”的主人,从气质上来讲,显然李显忠更为契合。然而曾经的弼马温,一路之上对他的宝马呵护有加、爱若至宝,从汴梁斜上,走平阳府,经鄜延路出了延安府到达西平。这两千里路上,“潘安”的奋力狂奔,已经表明了它对这个新主人,那是十分的满意。

    面对西平府城门口西夏士兵的盘查,李显忠直接亮明了身份,却没成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来李显忠在西夏国,就如张石头在大宋,早已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尤其是与祁连公主的婚事,人人皆知。西夏是游牧民族的国家,更为崇尚武力。对于他与祁连公主的联姻,除了朝中少数大臣有些非议,举国上下基本上都是抱着热切的态度。

    于是西平知府王仁亲率一众官将,迎接李显忠一行的到来,摆酒接风、殷勤招待。而后又一边快马送信给西夏国主,一边以邻国使臣的规格遣人马护送李显忠一行前往西夏国都兴庆府。

    兴庆府,便是如今的银川。长方形城池,周十八余里,护城河阔十丈,南北各两门,东西各一门。城门高大坚固,建筑风格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城楼之上坐着四檐八角阁,阁叠三层,琉璃飞瓦,气势不凡。而进了城之后,浓郁的民族风便扑面而来。

    兴庆府道路成方格形,街道较宽,人群熙熙攘攘,穿着各色民族的服饰,两旁的建筑也各有民族特色。西夏国是以党项羌族为统治的多民族国家,有汉族、羌族、回鹘、吐蕃、藏族、蒙古族等等。

    然而在文化礼仪方面,早已不是西夏建国初期的形态。当时李元昊定蕃服、制蕃乐、修蕃学、创蕃字,甚至发布秃发令,不从者人人皆可杀之。西夏的秃发发式,与辽国的稍有不同。契丹男子的髡发总体上皆在两侧太阳穴上方各留有一绺头发,延续至鬓角位置,正如史料文字记载的于“额后”“妥其两髦”,西夏人则是将头顶脑盖的头发刮光,留下头顶一圈头发,兼容髡发、断发和髻为特点,将圈发垂于两鬓和脑后。从汉人的角度上看,倒是颇为搞笑。

    然而李元昊之后,有许多西夏国王开始重视儒学,大力推广汉文化。如今的夏仁宗李仁孝便是汉文化的忠实拥趸,他的父亲李乾顺更是汉文化的急先锋。李仁孝大力发展儒学、佛学,甚至尊孔子为文宣帝。中国多少王朝,从唐至清,除了李仁孝外,其他也仅把孔子奉为文宣王。可见,西夏是将儒学作为最重要的统治思想。

    所以如今的西夏都城内,很少看到秃发之人。虽然民族服饰多种多样,然而寒暄问候、待人接物,均颇有汉风。

    李仁孝对于未来姐夫李显忠的到来,十分欢喜。在西夏王宫内接见了李显忠和张石头。李显忠之名在西夏,威名赫赫,然而西夏朝堂之上,始终关注着宋金两国的局势。张石头其人,同样如雷贯耳,李仁孝不敢轻慢。

    因与祁连公主约定十月之后迎亲,而今才是六月下旬,李仁孝问及李显忠的来意,李显忠苦于应对,闪烁其词,只言在宋朝闲来无事,想要赶来西夏游历一番。李显忠如今在西夏,已经成为了“忠信孝勇”的代名词,李仁孝年纪尚小,不疑有他。

    “既然如此,李将军便请在驿馆安然住下。公主月初刚刚返回云霄宫,说是她门派中一年一度的节日就要开始,她要回去帮忙筹办。不过不要紧,朕派火敕马牌的信使,前去祁连山通知公主返回,届时由公主带将军游览我大夏国各处的风景如何?”

    李显忠尴尬万分,连忙说道:

    “皇上万万不可如此。火敕马牌信使乃是传递军国大事所用,焉能以我私事而为?既然公主不在皇城,在下明日便前往云霄宫,当面拜谒公主殿下。”

    “呵呵,也好也好,皇姐见了将军,不定会有多惊喜呢!朕今日也十分欢喜,南朝两位英雄来我大夏,朕当大摆筵席,请众位大臣一起,为二位英雄接风洗尘,也算为明日践行。”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