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之少年天子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而治之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而治之

作者:岁月秋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而治之

    两日后。http://www.erpingge.com/articles/2060208/

    宣政殿早朝。

    兵部传来消息,四川总督带领的兵马,率先完成了全境土司的统一。

    至此,改土归流之策,彻底覆盖四川全境。

    得到这个消息后,朱厚照心情无比的畅快,这意味着,西南痼疾的解决,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改土归流之策,在四川成功实施,但这只是第一步,后续怎么做,我们还要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今日这朝会上,大家都在,都来说说吧,对于四川,以后剩余的三大省,从长远角度看,应当如何治理?”

    “陛下,臣以为,朝廷这边应该派遣汉族官员,第一时间接手四川各地的职务,如此一来,对于朝廷把控整个四川,是极为关键的。”

    有大臣立刻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吴大人的话,我也同意,以我汉族官员治理西南,时间一久,西南自可安定。”

    “陛下,臣以为汉官入西南的确可行,不过我们眼下急需要做的,应该是施恩。西南四省,历年来虽有巡抚总督治理,但鉴于特殊户的地域文化,绝大多数土人,都是处于土司们治理之下。”

    “而这些土人,在长期的压迫之下,只知自家土司,对于朝廷的存在,最多是一知半解。所以,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让土人们对朝廷,对整个大明产生认同感。”

    “如何产生认同感?”

    朱厚照看着说话之人,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来。这人名为杨一清,目下是督察院右都御史。

    说起此人来。

    朱厚照也算是颇为了解,这位年逾五旬的臣子,曾是兴献王口中,楚地三杰之一,出身于云南之地,曾在东宫担任过太子太傅,后辗转多职,成了陕甘三镇总兵,如今还挂着督察院右都御史头衔。

    杨一清此人,近两个月来,都是在陕甘三镇镇守,近几日才回了顺天,例行述职。

    “认同感的产生,并非朝夕之事,臣以为,朝廷这边需要按照西南的民情现状,分而治之......”

    “大胆杨一清。”

    “杨一清,你竟敢在朝堂,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是何居心?”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杨一清的话,分而治之等同于分化,绝对不可以,他这是乱国之言。”

    “......”

    一句分而治之,引得朝堂之上,许多人群起而攻。朱厚照皱了一下眉头,随即抬了抬手,看着依旧腰杆挺直的杨一清,笑了一声道:“朕反而对这分而治之,有些兴趣,杨一清你继续往下说。其他人都别插话,老老实实的听着。”

    “多谢陛下,臣所言分而治之,并非要分化西南。恰恰相反,臣是为了大明着想。西南之痼疾已然数百年,不管是我大明朝,还是宋元时期,为了安定西南均有过各种举措。然而,一直以来都收效甚微。

    臣出身于云南,算是半个土人,求学之时便深刻的意识到了,土人和汉人无法交融的原因所在。

    土人上面是土司,土司制度由来已久,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东西极为有限,甚至于一些偏僻的地方,土司的就是不可冒犯的存在。

    更有甚者,根本不知朝廷为何物,大明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由他们的所处的环境来决定的,并非善恶之选。

    臣方才言,需分而治之。这分便是西南四省,目下不该采取以往两京十三省的治理模式,而是应该,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来。

    土人不知汉,那就让汉人和土人交融于一处,共同成长。久而久之,是土是汉又有什么区别呢?

    土人缺乏认知,朝廷大可以多多设立学堂,此乃王守仁阁老口中的教化。不瞒陛下,臣在外统兵之时,和王阁老多有接触,也深知这教化的重要性。

    再者,土人不擅长农耕,此一条以云贵之地最为严重,朝廷大可以针对这个,向他们传播农耕的知识,提供农具......”

    “好一个分而治之。”

    朝堂之上的杨一清侃侃而谈,许久之后,方才停了下来。朱厚照听完后,竟发现这杨一清的说法,和他此前考虑过的,不谋而合,一时间也是大为高兴。

    “太傅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分而治之,包含教化,推恩以及融合,此乃治国良策!杨一清,朕来问你,你可愿接下这一摊子事情来,前往西南?你若愿意,朕就封你个西南总督当当。”

    “臣......陛下若有要求,臣自然愿意为君分忧。”

    “好,很好。”

    朱厚照朗笑一声,随后大手一挥,言道:“杨一清调派西南,任西南总督。远四省总督巡抚,需倾力配合杨一清的安排,不可怠慢。另外,王守仁在甘肃也有些日子了,吏部这边送个消息过去,让他赶紧回来。”

    “白莲教之事,可以作罢了,那些没有犯过大错的人,都放了吧,朝廷往后不再追责。杨一清,目下西南四省,大部分区域已然是经历了改图归流,你上任之后,一切便宜行事。

    你只需记住了,对于西南四省,朕需要的是安定,莫要太过苛刻。朕也详细,土人总有一天,会真正和我大明一条心,交融不分彼此。这个时间,朕等得起,大明也等得起,你大可以放手施为。”

    “臣遵命。”

    “嗯,你先和兵部这边,交接好陕甘三镇的军务,兵部这边需要全力配合,不可拖沓。至于王守仁,等他回了京里,休息一段时日,朕会送他去西南,主教化之事。届时,你二人可以多多配合才行,莫要让朕操心。”

    “陛下请放心。”

    ......

    四川暂定,于朱厚照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只要大明不出现重大的问题,西南可彻底安定,如此,驻扎在西南的兵力,就能调一部分去九大边城了。

    土木堡之后。

    大明的军事实力,受到了严重的磋商,尤其是由于谦所主导的北京自卫反击战,差点把三大营打空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