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之少年天子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西南症结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西南症结

作者:岁月秋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西南症结

这座低矮房舍的结构,和朱厚照猜测的差不多。http://www.bofanwenxuan.com/1432/1432576/

它的主要部分,都是在地下,许是见不到太阳的缘故,里面颇有些阴凉的感觉。

“这肥皂太热的时候,估计会融化,所以就建了这个房子出来,专门用来存放肥皂。”

张纶这边生产出来的肥皂,稍有些发黑,不过经过现场试用,朱厚照倒是发现,这东西洗衣服的确不错。此外,香皂方面也有成果,不过成品很少。

朱厚照拿起一块闻了一下,上面有淡淡的荷花香味,倒是没有别的异味。而且,这块香皂在颜色方面呈现淡淡的粉色,看样子他的方法是没错的。

“多试验一下,确定对人皮肤没有伤害后,再考虑对外发售。”

肥皂是主要是用来洗衣服之类的,算是间接接触到人的皮肤,香皂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朱厚照对它的安全性极为看重。

这不仅仅关乎到了奇丰楼的的信誉,也关乎着顾客的生命安全,所以这方面肯定得把好关。

“少爷请放心,这一点我一定做好。”

“嗯,走吧,再带我到处看看。”

“是。”

接下来,朱厚照又在张纶的陪同下,参观了新的镜子工坊和玻璃工坊。尤其是玻璃工坊,占地面积很大,每一个环节所占的面积,都比之前那小院要大了。对此,朱厚照也比较满意,更大的地方,意味着更强的生产力。

期间,张纶又给他介绍了几项玻璃制造链上的技术改良,朱厚照实地看了之后,也是大为赞赏。总之,从目前看来,玻璃生产方面,都是好的方向在发展。

“少爷,眼下这玻璃,都是用在镜子上面,仓库里积压了不少货物,我一时间也没有头绪,不知道该如何推广出去,希望少爷给些建议。”

推广吗?

玻璃的使用,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能提现到。不过,那都是后世,在眼下的大明,能被替换的地方,的确不多。毕竟,几千年都这么过来了。

朱厚照沉思半晌后,方才开口说道:“先给你一个思路,回头去派人去工部,以捐献的名义,把一部分玻璃退出来,给紫禁城换玻璃窗。”

“这......工部那边能同意吗?”

“工部只是走过场而已,我到时候会想办法。”朱厚照笑着说道。如果紫禁城换上了玻璃窗,那对于玻璃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广告了。届时,当大臣们发现玻璃窗后,势必会有跟风的,玻璃以后也不会愁销路。

“我听少爷的。”

张纶一扫心中的担忧,眼神变得热切了许多。显然,他也从中看出了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不知不觉,夕阳已经将西天染红了。朱厚照也没有继续逗留,直接乘坐马车,同雨化田返回了宫里。

自从上次和内阁三人通过气后,送到御书房的奏折,数量明显减少了许多。晚膳前,朱厚照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批阅完了今日的奏折。

晚膳之后,他照例是去御花园里跑步。

银月如勾。

洒下无数的银色月辉,御花园里显得很安静,就连平时常见的宫女,都看不到几个了。朱厚照锻炼了一会儿后,就找了处凉亭坐了下来,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波光粼粼的人工湖。

不知不觉间,他又想到了云南的事情。

以夷制夷,用钱粮换取土司们的忠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朱厚照原本打算,等云南的叛乱结束后,再开始施行新西南的方案。

但眼下,战争不知要拖多久,他在犹豫要不要现在就开始推广。毕竟,叛乱只是云南的一个小范围,大部分地区尚且是安定的。

在朱厚照这个穿越者的眼里,西南的症结所在,可谓是一目了然,解决起来,只要对症下药即可。

在西南问题上,明朝一贯所采取的,都是刚柔并济的手段。

所谓柔,是针对于那些听话的土司,朝廷每年会调拨有些钱粮出来,以恩赐形式送给这些土司,想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得土司们的忠心。

而刚的一面,就是治军所的设立,整个西南,治军所有数百个,总共兵力大约是七八万,这个治军所,就像是大明扎在西南的钉子一样,成了土司们忌惮的存在。

任何土司,想要叛乱都需要考虑治军所的威胁力。

不过,从西南之地缕缕爆发匪患,叛乱的现状来看。

这一刚一柔,不能说完全没有成效,但效果只是了了罢了。

首先说柔。

朝廷赐粮赐钱,都是通过当地的官员,将钱粮送到土司手里。

土司拿了钱粮之后,都是肥了自身,治下的土民们,根本见不到朝廷的恩赏。

便是生活艰难的时候,土司选择将一部分钱粮发放下去,得了好处的土人,也不会觉得朝廷有多好。

恰恰相反,在那些土人眼里,发钱发粮的土司,才是善良的化身,是值得他们去追随,效忠的对象。

如此一来,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朝廷这边赐下的东西,被土司们用来收买人心了。

假如哪一日,土司生了反意,往往是登高一呼,就有无数感恩戴德的土人追随。

此外,西南之地的土人们,大多数不能识文断字的存在。

不读四书五经,不懂儒家忠君那一套、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思想,知识。都是土司们传播下去的。

不难想象,土司们为了长远的利益,定不会给土人们传播朝廷有多好,皇帝有多仁德的思想。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必要时候,引导土人们的思维,将治下的土人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说穿了,这叫愚民。

此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方面倒是在西南设立过一些学堂,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原因很简答,入学堂要钱,还耗费时间。土人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劳作,来维持生活,谁有闲心去读四书五经?

此外,土司对学堂也是阳奉阴违罢了,时常派人捣乱。

便是一些有件事的土人进了学堂,也很快会惹得土司不满。所以,这学堂之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