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南明1647 > 第141章 清版莫里斯方阵

第141章 清版莫里斯方阵

作者:石清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一旦做出决定,满清的反应速度还是不慢的,毕竟此时的满清还是一个上升政权他们内部不管是腐化还是其他都要比明朝要轻的多,人浮于事的事情也要少得多。http://www.julangge.com/bid/119966/

    清军最终决定由何洛会带领七千铁骑先行前往庐州视战场形势再做行动,而谭泰则率领大军随后出发沿长江西进经巢湖进驻庐江。

    此次出征的清军大队除了原先的旧部之外还包括了洪承畴高价聘请荷兰人帮助训练的绿营新军,这些新军废弃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兵器纯粹使用火铳与长矛,而训练他们的荷兰教官则是专门从巴达维亚(印尼雅加达)赶来的荷兰退役军官。

    他们教授清军绿营新军的正是荷兰人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中威名赫赫的“莫里斯方阵”。所谓的“莫里斯”方阵指的是由荷兰名将拿骚的莫里斯开创的新型战法。

    拿骚的莫里斯,或者叫做奥兰治的莫里斯亲王。著名的军事改革家和将领,他重新在欧洲复活了职业军队。被公认为近代欧洲职业化军队的鼻祖。

    在他执政时期欧洲普遍的步兵方阵是西班牙大方阵也是后世诸位穿越者的神兵利器,但是这种方阵需要的人数以及财力都比较庞大,荷兰作为一个小国当时并没有的国力来维持。

    于是莫里斯根据荷兰的特点将西班牙大方阵进行了魔改,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的战斗单位,要比西班牙的方阵小得多。西班牙人的战斗单位是团,摩里斯改革后的步兵战斗单位是连。

    每一连从旧建制的150人减少到115人,后来又减少到80人,火铳兵和长矛兵各占一半。他还把火枪兵的纵深减少到每行10人,战线加宽到最大宽度为250米。莫里斯发明的战斗队形,称为“莫里斯横队”。

    这种改革相比西班牙大方阵减少了步兵编队的纵深,经过严格训练,这种战斗队形更加灵活,更具有战斗力。他的横队横排数只有5排,因此使得所有的士兵能一次把手中全部的兵器投向敌军。

    还有莫里斯方阵相比西班牙大方阵更大的变化是火铳兵与长矛兵位置的变化。西班牙方阵中,火枪兵在方阵的中央,四周由长矛兵保护。而莫里斯反其道而行之,他的火枪兵在长矛兵两翼,他们真正的位置与长矛兵的第四列或第五列平行。火枪兵在这个位置上,两侧有长矛兵保护,即使在近战中,仍能进行有效射击,杀伤敌人。

    总结来说的话也就是虽然火枪兵与长矛兵仍编在一个战斗队形里,但不再混合一起。莫里斯横队是军事战争史上线式战斗队形的雏形。

    莫里斯采取长矛兵居中而火枪兵位于两侧的战术,避免了西班牙步兵团中的兵员浪费现象,同时,不仅灵活性增强,而且士兵与士兵的配合比较默契,作战实效也成倍提高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火力的最大输出。

    但是这种战法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基层军官来统一传达战斗指令,同时对士卒个人能力与军事纪律都要求很高,同时因为减少了战斗队形导致它对抗骑兵的能力比西班牙大方阵要弱得多。当然满清本身就有大量的骑兵弥补了这个缺憾。

    可以说荷兰人帮助满清建立的新军是相比原版要弱化的莫里斯方阵,是山寨版也是弱化版但是这种方阵对于此时的大多数明清军队来说无疑是降维打击。

    在训练过程中洪承畴有意识用这些绿营新军前往浙江、以及江淮一带镇压反清义军,每次出动这些绿营新军都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为满清在江南的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也是洪承畴决定与明军野战击破朱由榔主力计划的撒手锏,他认为朱由榔的御营亲军再强也不过是与明军全盛时代类似罢了,所以他对这次的行动信心满满。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明军神机营与五军营的步卒在朱由榔的苦心经营与军中说书人平时忠义说书的感染下已经拥有了近代民族主义军队雏形。

    这种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悍不畏死,每个人为了心目中的民族可以将自己化身为祭坛上的血肉祭品,这种军队一旦成型那么必将使得战争进入新的阶段。

    封建时代的古典军队作战主要是依靠士气与阵型,他们一旦伤亡超过十分之一就会崩溃而近代民族军队伤亡往往超过一半及以上才会崩溃,这种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还有朱由榔作为穿越者虽然不是军事专家但也知道炮兵在战争之中的作用,因此他一直重视炮兵的使用,在恢复湖广有条件之后特意将炮兵单独成营并在忠贞营等部西南平乱的时候在武昌严加训练,一旦开战必让满清好好尝尝炮兵的厉害。

    更重要的是明军这边朱由榔对战死以及伤残士卒有明确的抚恤与福利制度,而满清这边对于八旗子弟倒是有这些但是对于绿营来说只不过是给他们发足粮饷、允许劫掠罢了。

    当然就这两点也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明军,毕竟之前的明军经常不发饷银,至于劫掠也是只能抢普通穷苦老百姓而不敢去抢地主豪绅,毕竟偷地主豪绅一只鸡都要穿箭游营的。

    清军大队在出发之前洪承畴利用江南富足的财力为他们筹措了一批开拔银,这使得这些清军士卒们一个个士气高涨,他们觉得此次出征不过是与之前的出征没有两样,一场大的富贵就在前方等待他们。

    绿营新军的提督张大猷同样认为这次出征是自己立功的好机会,这位辽东广宁出身的老牌汉奸在努尔哈赤攻克沈阳之后就主动跑去投降。

    因为他在明军期间就善于使用火器所以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他一直都是满清佟养性麾下指挥炮兵,可以说是清军中的炮兵专家。

    孔有德等人当年投靠满清之后因为他们曾经与葡萄牙人学习炮兵技术,所以皇太极特意命张大猷前去学习,所以张大猷在孔有德等人死后成为了清军中最精通火炮的人。

    在清军入关之后张大猷指挥的清军炮兵也是屡立战功,曾经死守开封令李自成吃足苦头的陈永福,之所以在投降李自成之后却在太原坚城只守了一个多月就战败殉国,就是因为张大猷手下炮兵使用红夷大炮轰开了城墙。

    随后清军南下江南的时候扬州、昆山、常熟、江阴的城市攻城遇阻全部是他麾下的炮兵轰击城墙立功,正是因为他立下的赫赫战功才被满清多尔衮授予了江南提督的官职同时授予他世袭三等精奇尼哈番爵位(满语三等子爵)。

    不要小看这样一个爵位,要知道洪承畴做了一辈子大汉奸为满清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最后不过得了一个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连男爵都不是。

    张大猷正是因为被满清视为自己人,所以他才能够掌握这支新训练的精锐部队,像洪承畴那种降臣虽然最开始提出的建议到最后却不能掌握军权这就是汉奸的可悲之处。

    所以这次出征本来最合适的统帅是洪承畴,但是不管是北京的多尔衮还是江南的谭泰都不可能放心的将清军在江南的全部家底交到他手中,这种战略决战最高统帅只能是满人,即使各种作战计划都是洪承畴提出的。

    而洪承畴自然十分清楚这一点,他毫不犹豫的向谭泰表示愿意留守南京防卫郑成功而不是出征,这让谭泰等人十分的舒服,毕竟一条懂事的好狗没有哪个主人不喜欢。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