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南明1647 > 第138章 巧取枞阳

第138章 巧取枞阳

作者:石清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枞阳在古代一直属于桐城管辖,是桐城四大商镇之一,拥有桐城八景之一的“枞川夜雨”。http://www.modaoge.com/1516/1516899/

    明代诗人许浩曾经作诗咏唱这里的美景,“枞阳夜雨势如倾,拂柳滋花尽有情;几个渔翁趁新水,江头无数棹歌声。”

    因为枞阳附近拥有菜子湖又濒临长江,使得潜山、舒城、桐城等地的物资都要经过水道进入枞阳再入长江,所以这里在隋唐时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埠。

    旧时陆路交通不及水路便利,舒、桐、潜各县是皖中的粮仓,每年早晚稻丰收,以及小麦、芝麻、五谷杂粮的运输,多选择漕运,便通过河流进入菜子湖,而抵达枞阳,最后入长江流散至入各地。

    也正是因为枞阳水路运输便利,所以安庆城内所需的粮食与物资都经过枞阳,一旦占领了枞阳就可以完全切断安庆城内的物资运输通道。

    便利的水运交通给枞阳带来了财富但是这种财富在和平时期是一种优势,在乱世那就是一种惹人垂涎的灾难。

    枞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辅公祏起兵于此;南宋李全在此抗击金兵;元末陈友谅扎寨于浮山,朱元璋屯兵于城山,二人在枞阳境内多次血战。

    正是因为知道此地的重要性,朱元璋为了管理这里同时征收税收于是在枞阳驻扎了部分兵丁同时设立了巡检司,也使得这里也就成为了拱卫安庆的据点之一。

    到了明末张献忠为了掠夺南直隶的财富,曾经多次进攻江淮一带,其中便有枞阳县治桐城结果却屡遭败绩,只是占领了枞阳并在陈友谅的浮山寨驻军许久直到被黄得功、刘良佐合力赶走。

    满清入关消灭南明之后第一时间在这里重新构筑被张献忠破坏的城墙,以此来拱卫安庆。

    现如今李定国这个张献忠的义子作为明军重新回到了这里并轻车熟路的占领了浮山寨。

    说来也是好笑,当年守卫桐城、枞阳的明军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变成了清军,继续与变成明军的张献忠余部忠义营作战。

    双方等于是交战的人马不变只是换了立场罢了,原先要推翻大明的人成为了大明的守卫者,原先大明的守卫者却变成了异族的走狗一心要覆灭大明,例如安庆城内的刘良佐。

    因为枞阳川这条连接长江的小河的原因,枞阳又分为上枞阳与下枞阳。

    下枞阳最重要的地点便是罗塘洲与杨家矶,为了防止汛期长江倒灌淹没此地,当地官府与百姓合力修筑了堤坝。

    也因此使得河道狭窄,大型舰船并不能够通行反而是小型船只可以便利来往,余龙部水军占领此地之后为了防止清军用小艇火攻自己的战舰于是便构筑了水寨。

    原本李定国与余龙认为枞阳城池狭小可以一鼓而下没想到留守此地的守将胡守金是个善战之辈,他硬是挡住了忠义营与水军的联合进攻。

    胡守金是刘良佐的部下跟随他征战多年,在投降满清之后受到满清的重用,甚至比老上司刘良佐更受宠。

    这是因为他是清军中为数不多精通水战的人才,原本担任江宁(南京)水师游击。

    后来洪承畴为了加强安庆的守卫力量就命他前来枞阳领着一千人驻扎并任命他为副总兵。

    在他临行前洪承畴向他保证若是能够防守枞阳得力必定为他请功。

    所以胡守金守卫枞阳十分卖力,他见到明军占领浮山寨之后立刻命人用小艇载木柴火油企图烧毁明军的战船,幸亏余龙机警才没让他得逞。

    不过余龙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就构筑了水寨严防死守,但是这样一来就无法为从陆地攻城的李定国部忠义营提供火力支援。

    “安西郡王,末将的水师无法进入枞阳川就无法提供火力支援,您可有解决的办法?”

    在李定国浮山寨大营中余龙有些焦躁的走来走去,他之前在广东时候为海盗时候也有小艇。但是这次随朱由榔出征安庆为了水战破敌,驾驶的全是大型战舰。

    毕竟在这个时代水战比的就是谁的船多,谁的船大,谁的船上炮多。

    但是现在面对小河小艇他的战舰却成了无用武之地的累赘。

    这又怎么不让余龙感到窝火与愤怒,于是他让副将留守水寨,本人则赶到浮山寨找李定国商议对策。

    “余将军不要烦躁,我已经想到破敌之策了。”

    没想到李定国一脸淡定的看着余龙,等他说完才告诉他自己有了破敌之策。

    “啊!还请郡王快快说来!”

    一听李定国有了破敌良策,余龙再也忍耐不住他急忙上前询问。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