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南明1647 > 第98章 天下事

第98章 天下事

作者:石清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当朱由榔的改革措施经过陈子壮等人的稍微修改之后公布出来的时候,立刻引起了轩然**。http://m.gudengge.com/1786880/这还是陈子壮、瞿式耜等人殚精竭虑尽可能的照顾了那些人的利益,但还是引起了一片骂声。

    更有人上书认为朝廷之中有奸臣蒙蔽了皇帝,但是没想到朱由榔直接下诏说明这次的改革是皇帝的意思与他人无关,同时也表示改革必须推行。

    在朱由榔的巨大威望之下改革得以推行,但这只是在表面而在背地里从衡州到整个两广、湖广都在暗流涌动,有一场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这一场变动也很快就被满清方面所知道,但是满清也有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双方几乎是同时默契的减少了战斗转而解决内部问题。

    满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豪格被拿下之后,如何整合正蓝旗的问题。原来豪格在襄阳被朱由榔击退之后不久就返回了北京,没想到他刚一回北京就被多尔衮以“丧师失地,有辱国体”的名义给剥夺了军权,随后又以“口出怨言,心怀不轨”的罪名关入了大牢。

    在永历二年二月底的时候豪格就突然“病死”了,随后豪格所控制的正蓝旗就成了八旗各大旗主眼里的一块肥肉。为了自己独占这块肥肉,多尔衮宣布将正蓝旗交给顺治统领,但是顺治年纪尚小便由多尔衮代管。

    接着多尔衮将正蓝旗内的佐领抽调到自己的正白旗与兄弟多铎的镶白旗中,再从两白旗中抽调人员补充正蓝旗,经过一番操作之后成功控制了正蓝旗。

    当内斗结束之后多尔衮在北京也收到了谭泰的奏疏,知道江西战事已然失败,不过为了稳定人心多尔衮并未过多处罚谭泰而仅仅是将其罚俸命其留在江南戴罪立功。

    除了要解决正蓝旗的问题之外,多尔衮还要解决漠北喀尔喀蒙古犯边的问题。虽然漠南蒙古已经臣服于满清但是漠北的蒙古各部却桀骜不驯,他们依然保持着南下劫掠的传统。

    满清为了保护漠南各部也为了控制漠北,于是便抽调兵力由多铎统帅征讨漠北,这也是多尔衮没有强令谭泰继续进攻江西的原因之一。

    多尔衮之所以与朱由榔同时采取了收缩的策略说到底是因为兵力不足,谭泰等人留在江南,多铎又领兵出征漠北而因为他的“剃发令”导致西北原先已经臣服的地方再度发生了起义。

    此次西北反清起义是由原明朝甘肃世袭卫所军官米喇印、丁国栋发动,他们原先已经投降了满清,但是由于满清不尊他们的民族习惯与信仰,愤而发动了起义杀掉了甘肃巡抚张文衡、分巡西宁道林维造、总兵刘良臣等拥戴了明朝宗室改顺治五年为永历二年。

    由于四川的明军在樊一蘅的统一指挥下开始围攻保宁,在客观上与米喇印等人协同合作导致清军兵力捉襟见肘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向多尔衮告急。

    多尔衮无奈之下只好命人将雪藏在锦州将近两年的吴三桂调入关内,命他前往陕西镇压起义军。原本因为与南明弘光朝不清不楚而被猜忌的吴三桂,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启程前往镇压。

    原本他与南明弘光朝不清不楚不过是为了待价而沽,没想到多尔衮将他扔到了锦州看管又因为满清没有辽饷导致这些辽西军阀们失去了最丰厚的一份收入人人不满。

    这次吴三桂也不假模假样的装心怀故主的大明忠臣而是像饿狼一样前往西北镇压反清起义军,他的手中必将沾满反清义士的鲜血。

    而在更为遥远的大西南,大西军张献忠余部却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三人的带领之下横扫了云南的叛军,他们经过一年的艰苦征战并以牺牲了四弟艾能奇为代价成功平定了云南各路土司与叛军。

    也许是由于朱由榔穿越的产生了蝴蝶效应,大西军比历史上平定云南的时间更早。现如今他们一边派兵把守进入的云南的险关要隘,一边派人向贵州等地打探消息同时在云南休养生息,显然不管是孙可望还是李定国都不会偏安于云南一隅之地。

    当朱由榔在四月得到西北反清起义的消息之后,他便准备再次出征可是他刚下令各地休整数月的军队准备集合时却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怒的消息。

    原来在之前的时候朱由榔曾经派身边的侍卫统领邓凯前往郴州调查一件寡妇殉节事件,他原本以为这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没想到如今却变成了惊天大案。

    “你是说你的人在郴州调查的时候,人证全部都死了?整个村的人都被强盗杀了?”朱由榔面带愤怒的看着跪在身旁的邓凯,只见他脸上还有一道明显的疤痕。

    “是!”

    “你接着说,还发生了什么事?”朱由榔重重喘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

    “臣经过数月的调查发现那个村的村民并不是被强盗所杀,而是有人杀人灭口。杀人者是郴州总兵曹维建,而他之所以杀人是因为收受了贿赂白银一万两。”

    “为了一万两白银就将整个村子屠灭,保昌侯的兄弟好大的手笔。”朱由榔面带冷笑的说了一句,原来曹维建正是刚刚因为立下战功而被皇帝封为保昌侯的曹志建的兄弟。

    “那你脸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朱由榔接着追问

    邓凯眼圈一红声音低沉的说道“臣调查出真相之后便带着几十名弟兄想要返回向陛下禀告实情,没想到半路却遭遇截杀,臣的弟兄们全部因为掩护臣逃离而牺牲了。”他说完再也忍不住,当场嚎啕大哭。

    朱由榔也没有想到曹维建如此嚣张,居然敢截杀钦差,这简直是国法难容。

    “来人,传保昌侯!”朱由榔大声下令。

    等曹志建匆匆赶来的时候,朱由榔面带怒色的将邓凯所得的情报命人念给他听。听完事件的整个经过,曹志建面色发白,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兄弟会如此胆大妄为。

    “曹卿,由你去郴州解决此事,你去将曹维健带来让邓凯与他对簿公堂,看看是否冤枉了他。”

    “臣遵命!”曹志建跪地磕了几个头之后起身走了出去。

    没过几天曹志建就给了朱由榔一个交代,不过这个交代朱由榔却并不满意。他原本是想让曹志建将曹维建带回来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没想到曹志建到郴州之后直接逼迫曹维健自杀并将贿赂曹维健的一干人等一并处死。

    虽然经过这件事之后朱由榔的改革得以在郴州顺利推行但是曹志建擅自杀戮也犯了他的忌讳,这说明曹志建的军阀习气并未有多少改变。

    正当朱由榔处置曹维建之事的时候,在沅州却有一群人正在密谈,如果朱由榔在现场的话会发现这些人中有被自己驱逐的前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坤以及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等人。

    “傅抚台,杂家所说之事千真万确你还不信吗?”面白无须已然有些风霜之色的王坤神情不悦的看着堂上正坐人,用尖利的嗓音接着说道“先帝血脉就隐居在辰州,此事千真万确。正统血胤你不拥戴难道还要拥戴一介藩王吗?”

    原来堂中正坐之人正是大明偏沅巡抚傅上瑞,他原本是何腾蛟的幕僚后来因为他的举荐担任了偏沅巡抚一职。

    “傅抚台你还犹豫什么?桂王在朝廷倒行逆施又重武人轻文臣,改变大明三百年优待士人的祖制已经人心尽失,我等拥戴先帝之后正本清源,事成之后你便可以入阁封侯,这等好事还要犹豫不决吗?”

    一旁的马吉祥见傅上瑞还在沉吟不语于是帮腔开口,他接着说道“永王殿下身上带着先帝给的玉佩等证物,王大铛又曾经在京城侍候过先帝,难道还会认错不成?实不相瞒,定蛮侯刘承胤已经表态愿意拥戴永王了。”

    马吉祥嘴里的刘承胤是割据在武冈的一个军阀,他手下兵马不少并且本人也骁勇善战,傅上瑞一听刘承胤也愿意拥戴顿时怦然心动。

    他一直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应该入阁,结果朱由榔却一次都没有召见过他,更让他不满的是朱由榔的改革已经触动了他的利益,他手下的军官们也都不满只是因为朱由榔威望高暂时不敢行动罢了。

    现在听说崇祯的第四子永王朱慈炤尚在人间并且就在辰州,他立刻就动心了刚才沉吟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只见他轻咳一声说道“傅某并不奢求封侯与入阁,但是傅某对先帝一片赤诚,既然先帝血脉尚在桂王自然应该退位归藩由永王入继大统。”

    见傅上瑞表态答应了此事,王坤与马吉祥相顾一笑心中想大事成矣。想着前往四川贵州等地区拉拢其他人的严云从、郭承昊,二人心中更是得意。

    到时候将永王推出来振臂一呼到时候天下响应,将那个可恶的桂王赶下台再东征收复江南,最不济也可以像东晋、南宋一般割据半壁江山。

    而根据他们的观察永王性格懦弱实在是一个好控制的傀儡,到时候朝廷大事还不是他们几个人说了算。现在想来一切都还像在梦中一样。

    原来这几个人被朱由榔驱逐以后便四处漂泊,从两广来到了湘西正当他们以为自己要穷困潦倒结束一生的时候却意外的在山谷中发现了隐居的永王朱慈炤。

    由于王坤在北京的时候曾经侍候过崇祯一家,他一眼就认了出来当即上前相认,虽然永王极力否认但还是被他们给控制住。

    经过一番软硬兼施之后永王这才道出了详情,原来当年山海关一战后李自成便将他们释放而一位大顺军的将领见当时的永王年纪尚小便把他带在收为义子。

    那位大顺军将领是河南人他对大顺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就偷偷返回了家乡,谁知道战争还是波及到了那里,他便带着永王又搬到了湖广,就在今年的时候他因病去世留下了永王一个人生活在此地直到被王坤他们发现。

    王坤等人如获至宝,他们认为朱由榔都能成事那永王也可以于是便产生了拥戴永王继位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想法,只能说他们很傻很天真了。

    不过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头脑不清楚的蠢货,就凭他们这几个人居然真的说动了不少的支持者,这主要还是朱由榔的改革得罪了太多的人。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