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南明1647 > 第9章 轻舟疾行

第9章 轻舟疾行

作者:石清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在皇后宫中朱由榔让宫人下去之后,对皇后说道“皇后,你替我草拟一份敕书,内容是命李明忠、焦琏到平乐府整顿军务准备接驾事宜并命陈邦傅予以协助,同时任命其子陈钦华为监军与李明忠同行。http://m.juyuanshu.com/1630174/

    肇庆距离梧州三百里,只有水路最快,但是太后她们已然先行。想要在她们之前先到梧州必须轻舟快行,我担心碰到她们的时候事情会泄露。

    所以决定以李明忠先去平乐准备军务准备接驾的理由乘小船快行而我藏在舟中以麻痹丁魁楚他们避免引起恐慌。”

    “陛下,此去凶险可要千万当心啊。”王皇后知道朱由榔心意已决,只能劝他多加小心。

    之所以让皇后来写诏书是因为,朱由榔虽然靠猜也能看懂这些繁体字但是让他用毛笔去写就不可能了,又不信任其他人所以让皇后来写。

    等皇后写完之后,朱由榔笑着对皇后说“皇后字迹看着有些娟秀,他们一定会认出来的,不过我也想好理由来瞒过他们了。”

    这时候外面有人禀报,林时望、吴继嗣求见,于是朱由榔笑着对皇后说“等我的好消息吧,皇后。”

    说完转身走了出去,等朱由榔走后王皇后的眼泪才流了下来,丈夫在以前太过懦弱现在又如此激进,她实在是不知道那种才算是良人。

    一见到二人朱由榔直接开口说道“总共挑选了多少人?”

    “臣在勇卫营中挑选了二十六人都是身经百战忠诚可靠之人,臣在锦衣卫中挑选了六人也都有过剿贼的经历,忠诚也没有问题。”

    “好,带我去见他们。”

    朱由榔与二人来到殿外见到了等候多时的众将士,众人等候多时又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都一脸疑惑,等见到皇帝亲自出现连忙行礼。

    及时制止了他们喊万岁之后,朱由榔说道“朕找你们来是有大事托付于你们,现在每人领赏银五十两随朕去武靖伯府。”

    说完又对林吴二人说道“林卿前往勇卫营安抚其他将士不得走漏消息,吴卿负责锦衣卫与皇宫不得让人出去。”

    “臣等领命!”

    朱由榔带着之前在太后宫中的那两名大汉将军李大海、王永忠再加上这三十二人一路疾行前往李明忠府邸。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是李明忠似乎早有准备,朱由榔手下刚一叫门李明忠就已经穿戴整齐出门迎接,看来聪明人同样不少不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于是朱由榔也没有废话带着李明忠就直奔肇庆西门,在他们走后接着就有人监视李明忠的府邸,那是朱由榔命吴继嗣派锦衣卫的人所做以防有人出城走漏消息。

    肇庆西门也由林时望的勇卫营看守,朱由榔让李明忠领先出城而他自己则混在人群里,出城之后直奔码头,在码头早就有吴继嗣准备好的小船。

    等众人都上船之后,朱由榔才对惶惑不安的众人说道“众位将士不用担心,朕并不是弃城潜逃而是要去梧州锄奸,事成之后必有重赏。朕的皇后与林时望、吴继嗣俱在城中,之所以挑选尔等随朕前去是因为你们的武艺高超忠诚可嘉。”

    众人见皇帝不是逃跑也就放下心来,因为他们的家眷还都在城中,要是弃城而逃的话大家说不定就一哄而散了。

    见众人已经安下心来朱由榔才接着说道“在路上不要随便说话泄露朕在舟中的消息,等赶上前面太后的船队之后由武靖伯前去见驾。”

    随后朱由榔与李明忠到了船舱之中,朱由榔拿出早就写好的敕书对李明忠说道“为了防止走漏消息,我藏在船中不再出去。这是我写好的敕书内容则是命你前往平乐府整顿军务,途中遇到焦琏命他随行听你消息。这是让你来应付太后与丁魁楚等人的托词,武靖伯你一定不要让他们看出破绽来。”

    “臣明白!”

    明朝时候内河航运一般都是用沙船,虽然广东有广船但那是适合远洋航行的大船在内河航运不如沙船灵活。

    沙船船身宽前后都是方形底头平吃水浅,多桅杆多风帆适合在内河进行小规模航行运输,朱由榔此次乘坐的就是沙船。

    虽然是逆流而上但是三百里水路三天还是能够到达的,至于太后她们的船队则因为人数众多要慢不少,此去一定会超过她们,所以朱由榔担心会被发现从而走漏消息。

    太后的船队是白天出发而朱由榔他们是晚上出发前后相差不过六个时辰,结果到了天亮的时候已经追上了太后的船队。

    很快便有担任后卫的人前来查看,李明忠收拾好行头之后当即大声应答随后上了他们的船只前去见驾。

    来到太后所乘坐的大船之后,李明忠向两位太后行礼说道“臣奉陛下之命前往平乐府整顿军务。”

    两位太后也没有多想,就随口答应了下来让李明忠回去,这时候侍立一旁的王坤与夏国祥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随李明忠走了出去。

    来到船头之后只见丁魁楚与马吉翔早就等在外面,李明忠笑着对丁魁楚说“下官给阁老请安。”

    接着他作势便要行礼,丁魁楚连忙上前扶住了他然后说道“武靖伯怎么如此多礼,来到我船上叙话。”

    随后李明忠与丁魁楚、马吉翔、王坤、夏国祥等人来到了丁魁楚的座船之上,李明忠示意丁魁楚等人让闲杂人等退下之后才拿出敕书说道“陛下已有西巡之意,让下官先行前往平乐府整顿军务同时在路上若是遇到焦将军则与其同行。”

    说完便把敕书递给丁魁楚,丁魁楚假意推让“这是陛下给武靖伯的旨意,我等臣子怎可随意翻看。”

    一旁的王坤与马吉翔连忙说道“丁阁老是首辅元老又怎么是外人呢。”

    接过敕书看完之后丁魁楚想了想之后才问道“这是哪一位学士的字迹,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这是皇后殿下的字迹,万岁爷对其他人不放心也怕走漏了消息引起行在恐慌。”

    王坤闻言连忙上前接过丁魁楚手中的敕书查看了一下,说道“不错,正是皇后殿下的字迹。看来陛下确实已经有了西巡之意,并且不准备停留梧州而是要前往平乐了。”

    丁魁楚听王坤说完也放下心来,连忙对李明忠说道“武靖伯既然有要务在身,那我就不多留你了。我这传令下去让他们给你的船队让开道路,按路程来说焦将军说不定已经到了梧州了,一路小心。”

    “多谢阁老关心。”说完,李明忠便走了出去。

    等李明忠走后,丁魁楚才对王坤等人说道“看来陛下已然决心西巡,我等可以放心了,想来陛下也能明白我等之前进谏的良苦用心。”

    “正是如此。”众人纷纷附和,至于他们心里怎么想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等众人走后丁魁楚立刻招来心腹苏文聘把事情跟他说了一遍,然后问道“你怎么看?”

    “阁老,既然陛下决定西巡并要前往平乐,那阁老也要早做准备啊。要知道东虏不得陛下不会罢休,我估计他们还会追击陛下。阁老不如从梧州走水路前往藤县,那里地势险要足以防御,到时候东虏必定前往平乐,阁老可以在那里以观天下成败。”

    听完苏文聘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丁魁楚却并未驳斥于他反而捋着胡须沉吟起来,原来早就在肇庆得到广州失陷的时候,丁魁楚已经暗中派人前往联络佟养甲与李成栋商议投降事宜,只是还有谈妥条件罢了。

    丁魁楚想要保住自己的财物与地位但是却不愿意担上卖主求荣的骂名,所以对佟养甲提出的劫持朱由榔投降的要求一直没有答复。

    现在苏文聘提出的逃往藤县以观成败的建议可以说是正好契合了他的心思,所以他表面犹豫其实心里已经做好了决定。

    不提丁魁楚与苏文聘如何商议,只说李明忠回到船上之后,立马到了船舱之中与藏在里面的朱由榔详细说了一下众人的反应。

    而等候在船中的朱由榔听完李明忠的复命之后,笑着对李明忠说道“武靖伯做的很好,想来我们很快便能前往梧州了。”

    很快前面的船队在丁魁楚的命令之下让开了道路,朱由榔等人的小船超过了他们往前驶去。

    到了这一天傍晚船只来到了肇庆与梧州之间的德庆州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德庆县,却意外的遇到了一支小型船队,上前问话之后得知正是率部入卫肇庆的焦琏。朱由榔大喜连忙命李明忠派人通知焦琏,让他到船上来。

    等焦琏进了船舱之后正在疑惑,却看到了从屏风后走出的身着便服的朱由榔。焦琏大吃一惊连忙下跪请安,朱由榔上前扶起他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握住他的手说道“焦卿,我等你很久了。”

    “陛下,您怎么在这里?可是臣来晚了行在失守了?”不怪焦琏疑惑,这皇帝身穿便服又坐小船实在是容易让人想多。

    “行在安然无恙,焦卿不用担心。我正要前去梧州,没想到遇到了焦卿,那我大事成矣!”

    说完便把征调陈邦傅入卫肇庆之事的原委说了一遍,然后说道“陈邦傅不但不听调遣反而向朕索饷,朕此次微行前往正是要除去他。

    如果焦卿念及联姻之情那可以把朕绑了送给他,朕也绝不怪卿,当年要不是爱卿舍命护送朕的命早就没了。”

    说完朱由榔就盯着焦琏,看他的反应,其实这纯粹是朱由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焦琏可以说是所有武将之中最忠心于朱由榔的,他却还用言语试探。

    说到底还是穿越者没有安全感,又要去拼死一搏心中忐忑不安罢了。

    焦琏听朱由榔说完,立刻又跪了下去,然后说道“臣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鉴,日月可表,陈邦傅此贼如此跋扈,臣又怎么会因私废公。陛下但在此安坐,臣这就前去除掉陈邦傅。”

    说完起身就要出去,朱由榔急忙拉住他说道“是我误会将军了,将军既然有此忠心那就随我一起行动,我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

    接着便把自己制定的计划详细的向焦琏说了一遍,焦琏听完之后也觉得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是可行,同时心中大感奇怪陛下什么时候这么大胆了。

    也难怪焦琏奇怪,当年他营救朱由榔的时候,朱由榔因为惊吓过度不能行走是焦琏背着他把他救了出来,现在朱由榔却大胆的要求除去一位手握重兵的武将,当然他不可能知道是这个熟悉的陛下内在已经换为全新的人了。

    “焦将军,你此次带了多少人马前来?”朱由榔是见焦琏的船队规模并不大因此发问。

    “臣因陛下急招所以只带了三百人入卫,这三百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是臣的心腹家丁与亲军。”

    明朝自嘉靖中期之后军事家丁制度泛滥,每个武将都花重金养着一批家丁,平时好吃好喝供养占时作为督战队与救火队使用,焦琏也是如此。

    在原本的时空里焦琏就是靠着这三百人屡次击败李成栋部清军保卫桂林,后来也是在这些人损失殆尽后焦琏部也就战斗力大减了。

    听完焦琏的解释之后,朱由榔也明白了这种需要时间的进军只能使用小规模精锐部队,于是他接着问道“那如果让你随我转回梧州,你可以让陈邦傅出城吗?”

    焦琏闻言面露尴尬之色,挠了挠头说道“这个。。。。。陛下若要臣冲锋陷阵可以,使用计谋实在不是臣所擅长的。”

    听焦琏说完之后朱由榔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好,那焦将军你把心腹手下都叫来,我一一有赏。”

    “遵命!”

    很快焦琏带了过来三名大汉,只见他们都身高马大极为雄壮,焦琏一一介绍分别是赵兴、白贵、刘起蛟。

    三人见到了朱由榔也是赶忙行礼,朱由榔对他们说道“三位将军果然雄壮,朕此次前去梧州是要除掉奸贼陈邦傅,你们随朕一起前去,功成之日朕不吝厚赏。来人赏赐三位将军每人百两纹银。”

    “谢陛下赏赐!”

    当朱由榔赏赐部将拉拢人心之时,在广州的佟养甲与李成栋却陷入了争吵之中。原来清军在英德战败的董方策已经逃回了广州,他们详细叙述了英德之战的经过并且夸大了明军的数量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李成栋主张先进军三水卡住北江水道阻止滇军南下并且派人试探性进攻一下肇庆,而佟养甲则主张修缮广州城防准备迎战明军反扑同时派人前往福建调集援兵入粤。

    佟养甲之所以提出如此保守的意见也是有他的考虑,因为当时潮州、惠州的明军都是在他们的威吓之下投降的,现在当地的百姓已经因为“剃发令”群起造反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