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密案:漕海之变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口诛笔伐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口诛笔伐

作者:宁城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思来想去,陈佐尧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杜杞。http://www.qiweishuwu.com/199332/

    于是,他决定去看看。

    去往杜杞书房时,天色已经黑了。

    行至书房门口时,清照禅师正好从房门间踏出来。两人相视一眼,微微颔首示意,擦肩而过。

    这一幕,与昨夜的场景十分相像,让陈佐尧恍然失神。

    他在门前顿住脚步,叩了叩门。

    杜杞从发呆中回过神,抬手招他进来。

    看到杜杞面容的那一刻,陈佐尧心弦一紧。平日里不怒自威的世叔,如今竟然因为这两起命案及《秋日聚宴图》上的异变,搞得形容憔悴。

    “查出什么眉目来了么?”杜杞的声音有些沙哑,端起茶盏。

    陈佐尧注意到,他端茶盏的时候,手微微有些颤抖。

    “幕后黑手的作案方式和时间段已经了然,但实在很难锁定究竟是何人所为,唯一能查到的线索只有那几粒算盘上掉下来的算珠。”陈佐尧回答。

    “算盘,应该是商人的东西。老夫听说,你把泰和商号的莫留笑找来审过了,你觉得他嫌疑大么?”杜杞问。

    “农户和脚夫的死,都与这幅《秋日聚宴图》有所关联。很显然,在背后故弄玄虚的人并非是因为个人情仇所杀人。因此,莫流笑的嫌疑是存在的。但我有预感,这件事并非一人所为。”陈佐尧说。

    杜杞轻啜一口茶水,茶水有些凉了,他不禁皱眉,放下了茶盏。

    “里应外合。”杜杞说出了这四个字,“你的意思是市舶司内有细作。”

    “可惜的是我们暂时没办法抓住任何的蛛丝马迹,来确定这一点。”陈佐尧说着,看向墙壁上的《秋日聚宴图》,“他们似乎是想借这种方式,向我们传达出某个警示的讯息。”

    “靠杀人来传递讯息?”杜杞微眯起眸子瞧了那幅画一眼,眉宇间漫上一股愁绪。

    “世叔,有些话,我不知当问不当问。”陈佐尧忽然说。

    “你说这话时,便已经知道当问不当问了。”杜杞说道。

    “您是不是知道一些内情,但是有难言之隐。”陈佐尧看着杜杞,等待这他的回答。

    “我怎么可能知道内情呢,只是有一些不好的预感。我初任两浙转运使的时候,皇帝把这幅画送给了我。你曾帮我解过圣意,说君主之意,是想让我效仿吴越旧主,爱民如子。可如今这画上出了异变,我这心里实在难以安宁。”杜杞说,“清照禅师说我手染血腥,让我为前尘往事忏悔,可我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也许,幕后黑手正在以另一种方式解读这幅画的喻意,亦或者说,他在为这幅画赋予新的喻意。”陈佐尧沉声道,“世叔不必过于焦虑,时间万事,终究会有一个解。您若觉得这副画挂在书房中令您心神不宁,大可将其挂到别处去。”

    杜杞盘算着陈佐尧的提意,望向那幅图画。

    画上的两抹血迹已经干了,但那殷红的色泽仍旧触目惊心。

    那两道血迹的出现,将画上左边两个坐席上的农户与劳工的形象彻底抹除了去,只剩一团模糊的血渍。

    叔侄二人盯着那幅画,而就在此刻,画上异变突现。

    画上所绘着的右边坐席上,那个身姿魁梧的武士身上突然有血渗了出来,将那个身形的轮廓渐渐覆盖住。

    二人的瞳孔在一瞬间放大到了极点!

    “这……”历经过大风大浪,在朝野为官多年,向来处变不惊的杜杞,在看到这发生在眼前的异像之后,竟然显得有些神情慌张。

    陈佐尧神情错愕,也被这景象惊吓到了。

    不等叔侄二人做出什么反应,一个侍卫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报——”

    “讲!”杜杞喝道。

    “启禀杜相公,中庭发现一兵卒被人刺死,死状诡异。”侍卫急匆匆地说。

    杜杞和陈佐尧同时一惊,“带路!”

    无论昼夜,市舶司衙内都会有前、后行卫轮班巡视。在如此森严的环境下发生命案,消息很快便在市舶司内传开了,许多人都被惊动。

    杜杞和陈佐尧赶往中庭时,柳音离和左蒙等人已经身在当场了。

    尸体斜靠在白天时陈佐尧审讯其他人所在的那个石桌前,提灯细看,人已经没了气息。

    兵卒的胸口被一只长杆的毛笔刺穿,身上再无其他勒痕,看样子,这是致命伤。

    用毛笔杀人,这无疑太过诡异。

    “刚死不久。”柳音离看着尸体说,“而且看样子,凶手是个高手。能将一支无尖的毛笔刺入兵卒体内,这力道是非常人所能的。”

    众人都对此感到惊奇是,陈佐尧却笑了笑。

    “我还以为能有多奇诡,这无非就是用长锥将人刺死,拖到了这里,然后拔出坠子在伤口处插入了一支笔而已。”陈佐尧将手中的灯盏向下沉了几寸,“看到这些溅出来的血迹了么,这就是拔锥子造成的。我更好奇的是,他是怎么避开前、后行卫,在司衙深院杀掉一个手执武器的兵卒的……”

    听完陈佐尧的话,众人心头的疑云稍稍散开了些许。

    陈佐尧提着灯在四周巡视了一下,转身时忽见周珩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

    “希元,发生什么事了?”

    “又死了一个。”陈佐尧回答。

    “什么?”周珩大惊。

    “嫂夫人已经回去了?”陈佐尧关切地问。

    “嗯,孩子不哭了。我便将她们母女二人送了回去,然后有人告诉我这里出了事,我便赶过来了。”周珩说,“死的是什么人?”

    “落单的兵卒。”陈佐尧皱着眉说道,“《秋日聚宴图》几乎在同时出现了征兆,画上武者的形象被血迹覆盖了。士、农、工、商、武,这五等人中,农、工、武,先后遭遇毒手,剩下的只剩下商,和士了。”

    “这就显得很奇怪了。大宋王朝的士农工商按当世地位排序,农、工、武皆为下品,士与商为上品,为何下品皆遭受坑杀呢?”周珩顺着陈佐尧的想法思量了一下,“始作俑者莫非是想表达什么?”

    “等一下,我知道蹊跷在哪里了!”柳音离的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激动地说,“农耕土,而埋于土。漕工行水上,却溺水。武者执兵,反被兵刃所杀……始作俑者想表达类似‘死得其所’,或是各行当反受其业之害?”

    “这……”杜杞觉得有些道理,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你说对了一半!”陈佐尧恍如突然被柳音离的话点醒,“不是各受其害,农、工死时,身上有商人之物。武者死时,身上有士人之物。这很显然,杀人者要把罪责归咎给商与士。呵,我懂了,他想表达是商与士,坑害了农、工、武,这是对我大宋的体制不满啊!而他们每个人的死,似乎都对应了五行的一种。农死于土,工死于水,武死于木……”

    “反贼未平啊……”杜杞拧紧的眉头忽然舒展开了些,他似乎明白了图生异象的原因。

    “谋逆之党?”周珩疑问。

    “这三桩命案显然是要栽赃给商人和士人啊,同时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对我大宋体制口诛笔伐。”柳音离问,“既然他利用了五行,可还剩金、火两种呢?”

    “他不会就此罢休的。”陈佐尧眼神犀利起来,“商和士,才是他最大的目标。若按你之前的推敲,商人经商囤金,而民间有句俗话叫‘百姓点灯,州官放火’,士人执明火。那么商死于金,士死于火,他一定会如此利用这两种方式的。只是,他要对谁下手呢?”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