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密案:漕海之变 > 第四十九章 杭州市舶

第四十九章 杭州市舶

作者:宁城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中原的对外贸易始于先汉。http://m.bofanwenxuan.com/154/154624/

    虽然汉武帝时期便已有官营的海外贸易,但此时的对外通商大都以陆地为主,例如颇负盛名的“丝绸之路。”

    隋唐时代,运河的开凿加强了漕运能力,海运也得到重视,进一步发展。

    前唐显庆六年,唐高宗创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此为市舶司的前身。

    宋承袭唐制,并发展出了一套自有的海贸政策,沿海要地设市舶司,次要海港设市舶务。开宝四年,宋征服南汉,占据南方沿海,随后朝廷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控通商口岸中南来的船只,执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

    雍熙四年,太宗皇帝派遣八位宦官组成四个使节团前往南海,邀请外商来此做生意。两年后,于杭州设立第二个市舶司,便是如今的杭州市舶司。

    隋朝的杨素凿通了江南运河,从镇江而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成了如今杭州的富庶丰饶。

    《隋书-地理志》有记述言:“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

    而青时在读了柳耆卿所写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之后,便欲罢不能,只盼有朝一日能一睹杭州的繁荣之景。

    船入城之际,“烟柳画桥”,“户盈罗绮”这两个词句便从他脑海深处浮起。

    不得不说,柳耆卿的词,生动且形象地描绘出了盛世苏杭之景。

    他兴奋地站在船头,望着热闹富饶的街市与往来的才子佳人,目不暇接。

    漕船在水上航行多日,终于抵达,船上的船夫与漕工也全都涌到甲板上观望,心情激动。

    陈佐尧则安静地坐在漕船内,不紧不慢地翻动着手中的书卷。

    漕船穿过河堤,驶入市舶司海港码头。

    相比市舶司码头,泗州城的漕运码头难免有些相形见绌。此处水域更加开阔,岸上仓储的塌房更大,且数量庞多。

    海港码头最显眼的,当属那些体型硕大的海舶。海舶的造型大都为头小,尖底,便于破浪前行。船舶身扁宽,体型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能稳定。同时结构十分坚固,船底有密封隔舱,底板和舷侧板均为三重大板结构。桅杆使用的是转轴桅杆,抗风性强,且船帆繁复,八面乘风。大船上又配小船,双锚,亦有探水设备,便于远洋航行。

    “停在这边的是商舶,体型庞大,吃水深,可载重五千余料。”

    “另一边的是客舟,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每舟篙师水手可达六十人。分三舱,四壁有窗,不过我还没进去看过呢!”迟骋得意洋洋地给青时介绍道。

    不过小侍从青时的眼睛早已看得直了,“这么大的船,我还是第一次见!”

    “还有更大的呢,皇上已经在命人建造巨舶了。一船可载几百人,船上囤的粮食可以吃一年,还能养猪和酿酒呢!”迟骋眉飞色舞地说,“据说是出使海外友邦用的,但我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

    “迟大哥,你懂的可真多!”青时投来敬佩的目光。

    “嘿,我当初可是很想做水手的,试问哪个好男儿不是志在四方?因此吹着海风远洋航行,乃是我此生最大的希冀!”迟骋感慨地说着,“哎,可惜我水性一般,最后只做了个内渠押运的漕卒。”

    “你年轻力壮,还有机会的!”青时笑道,眼睛在码头上扫来扫去。

    漕船离码头越来越近,看的也更加真切了。

    码头上准备装卸的货物堆积如山,官差忙于点检商船,以防夹带兵器、女口、逃兵等。海港码头上往来人中,有些许面容异于中原人士,衣着也十分奇异。

    “那些是什么人啊?”青时不禁好奇地询问。

    “啊,那是大食国人和高丽人。”迟骋回答,“他们有的是过来出使或游玩,有的已经在中原做生意,讨了老婆定居了。我大宋朝对友邦人,很是优待的。”

    青时听得目瞪口呆,在北方的时候,他从来没见过这种人,于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甚至船进码头时,都没记起要去通报自家公子。

    最后漕船停进小料船的码头。在这边,不同规格的船,泊船区域划归得十分明确。

    “这些进行过抽分、博买的瓷器和丝绸,要立即发放公凭,莫要耽误了出海。”

    “李都头,你带人去阅实一下回港船舶。叮嘱一下脚夫,搬运香料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那是大食的船,上面可能还有贡品。”

    海港码头之上,一个身形颀长的男人持着簿子立在货物前,对着孔目(官吏名)和都吏认真地吩咐着事情。

    他身形偏瘦,皮肤呈麦色,额宽,五官说不上好看,但鼻子很挺。

    那两个官吏应声离开后,他的眸间渐渐流溢出一种疲乏的神色。

    此时天刚过午,这个季节的杭州,湿热得很。他抬起袖子擦了一下汗,低头用笔在簿子上做了个标记。

    码头边,有专秤(官吏名)在为友邦商人进行临场抽解、和买,他负着手凑上前去,望了一眼。

    “周舶干,您来了。”

    “这个要十份抽二。”他拿起箱子里的珠宝查验了一下。

    “要抽两成?可平时都是十抽一的。”专秤扭头看向他。

    “这批珠宝成色很好,如果售卖可以卖很高的价钱。这种情况下进行抽分时,不可低于两成。”他说。

    “明白了。”专秤作了一揖,转身对那商人解释了一番。

    商人听后似乎有些生气,叽哩哇啦地说一通,专秤官吏赶紧解释道,“我们还会和买的,高价和买,高价!”

    那商人听后,情绪稳定下来,用生涩的语言说道,“如此甚好。”

    男人在一旁看着,满意地笑了笑。

    抬头间,他看到一行带着行囊的人缓慢走了过来,那一行人中只有一名女子,身着白衣,其中还有书童模样的白净小生。为首的那一个,他看着似乎眼熟,于是盯着看了许久,直到那人也看过来,与他四目相对。

    “伯雍!”来者也是试探着喊出了他的名字。

    “希元,真的是你!”

    男人兴奋地咧嘴笑着,奔走过去,一把将陈佐尧抱住。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