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密案:漕海之变 > 第十八章 坊间见闻

第十八章 坊间见闻

作者:宁城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陈佐尧有些无言以对,同时又觉得她说的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http://www.modaoge.com/1516/1516899/

    其实簪子是什么材质的,本就无所谓,这不过是柳音离试探他反应所开的一个玩笑。

    当晚吕湘菱前来见他,身边并无其他物件,话说到羞怯处,便随手取下了头上簪子,用手绢包了送给陈佐尧留个念想。且今日又差婢女送来了参鸡汤,以表关切之情。

    无事献殷勤也好,知恩图报也罢,根本没必要以身相许。

    一个不愿被禁足深闺的知州府千金,即便父母之命,尚且不会情愿。而她愿意为陈佐尧做这些事,除非,她是真的中意了他。

    不过,陈佐尧现在更感兴趣的是柳音离要搞什么名堂。

    这个长相娇俏,却有着侠客一般豪爽性格的女神捕,突然管起了自己的闲事,必定是打了什么算盘。

    陈佐尧思量之后,发现着了她的道了。

    柳音离称簪子是锡簪的时候,特意把吕湘菱对陈佐尧的感情卷了进去,这就勾起了他的心思,让他和她打赌。

    关于结果,她必定是胜券在握。

    她图的,是日后可以用来束缚陈佐尧的那一个“答应彼此一件事”的承诺。

    但是恍然明了这一切的陈佐尧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懊悔的神情,而是饶有兴趣地打量起柳音离来。

    “我倒是很好奇,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这簪子是锡制的。莫不是你想要喝酒,找了个借口唤青时去买?”

    “等东西拿回来你就知道了。”柳音离神秘一笑。

    听闻东街的酒肆酒水闻名,青时出了驿馆的门以后,就直奔那边而去了。

    那家酒肆对面恰好是聚客最多的“百香楼”,楼阁之上的莺莺燕燕翩翩起舞,琴瑟和鸣,悠扬的曲儿飘下来落进耳朵里,勾得人心痒痒的。

    青时站在门前,仰头观望了半晌,店掌柜站在一旁瞧了瞧他,“这位客官,想进来喝酒,还是去那边喝茶呀?站在这边,望着那边,总要选一个才是啊!”

    青时从愣神中抽回思绪,“不去那边喝茶,也不在这喝酒,我是过来打酒的。”

    “那您里边请。”店掌柜边招呼着,引他步入厅堂,而后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小哥眼光不错,整个泗州城内,属我这里酒水最醇。除了宫廷酒与皇亲国戚的家酿,各地名酒我这里都有。京城丰乐楼的眉寿酒、和乐楼的琼浆酒、玉仙楼的玉液酒,还有东阳酒,羊羔酒,瑞露酒,红曲酒,荔枝酒,黄柑酒……”

    青时听得云里雾里,摆手打断,“小生不饮酒,所以亦不懂酒。托我买酒的姐姐只吩咐要好酒,并没有说要哪一种类。而我的理解是,好酒并不一定贵,所以只带了半贯钱出来,不知能否在您这里换一斗好酒呢?”

    店掌柜的神色僵了僵,思量过后,稍有缓和,“客官言之有理,好酒并非一定高价。若是寻常百姓家饮酒,多选取国窖酒。而国窖酒有两种,春日酿造,放至秋日出售的叫‘小酒’,分二十六个品级,价格从六十文一斗,到两百六十文一斗不等。可这个时令,是在春夏交汇,所以店内不卖‘小酒’。那么还有一种是冬日里酿造,存放至此时出售的‘大酒’。‘大酒’有二十三个品级,最低品级九十文一斗,最高品级六百文一斗。你这半贯钱,恰好可以买到我这店中不错的国窖‘大酒’。”

    青时从钱袋里拿出半贯钱,递到店掌柜手上,“那就给我打一斗吧!顺便叫后厨给我包些红盐,这也是姐姐吩咐的。”

    “好,请稍等。”店掌柜收了钱离开。不多时,返回厅中,身后跟了一个抱酒坛的店伙计。

    店掌柜的手里拿着用纸包包好的红盐,“近来盐铁管制森严,红盐价格有涨动,所以能赠与客官的便只有这么多了。但若是用来腌制梅子或黄柑,份量也是足够的。”

    青时接过纸包,对着店掌柜拱了拱手,“多谢。”

    他把红盐小心揣起来,而后抱着酒坛离开。临出门时,还不忘瞥一眼“百香楼”上的莺歌燕舞。

    与前朝盛唐的豪迈奔放之气不同,大宋之风,更加含蓄婉约。而不知何时,开始兴起一种名为“词”的文体。旖旎之风,不逊于诗。

    比诗更妙之处是,这种“词”可以创调,由琴瑟演奏,然后被歌唱出来。当下,正受民间喜爱。

    青时放缓了步子往回走,耳畔仍回荡着悠扬的词曲,恍然想起自家公子对他讲过的一则轶事。

    据传建州崇安曾有一书生名为“柳三变”,身为举子多与乐工歌妓往来,为其创调填词。

    柳三变第一次赶考,进士不第,便写了一手《鹤冲天》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人欲抒发心中怀才不遇之愤懑,不料想却被人唱成了曲儿,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皇上闻之大怒,便斥责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自此柳三变仕途无望,频频出入与烟花巷陌,逢人便自我嘲解,“吾乃奉旨填词。”

    这一事,成了当时的轶闻。

    后来柳三变去了杭州,做了两浙转运使孙何的门客,并写就一首干谒词,名为《望海潮-东南形胜》,名躁一时。

    但据称那孙相公并未提拔柳三变,直到景祐元年时,柳三变暮年及第。如今,正在这泗州担任判官一职,却很少露面。

    那“百香楼”上莺莺燕燕传唱的,大多都是他填的词,词调繁多,且意象适俗。

    青时前几日还从陈佐尧的书卷中看到了那一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当读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段时,他的脑中不禁浮现出了华美的盛世之景,心中自此对苏杭一带,无限神往。

    “那失事的运银漕船便是从杭州市舶司而来,若是机缘巧合,公子会不会带我去钱塘转一转呢?”青时遐想着,将手中酒坛抱紧几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