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真实的盗墓之黑鬼钎 > 第183章 守陵村的来历

第183章 守陵村的来历

作者:黑山马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我们三个人被让进了东屋子里面,还有一个老人端坐在炕上吸着旱烟,看到我们三个进来也招呼我们坐在炕上歇脚。http://m.juyuanshu.com/745966/

    老人很健谈问我们几个人是哪里的“大爷,我们两个是前边镇子上边的八角村子的,这个是他的朋友,他战友”王二哥把我们三个人介绍给炕上那个微微欠身示好的老人。

    “哦,八角村子的,今天是回不去了,现在夜路不安全,有狼。”老人说的是实话,那个时候,中原八角村子附近还真是有土狼出没,很少袭击人类,但是走夜路人遇见的时候常常在后面跟着,两盏绿灯笼似的跟着人后面,也够慎人的。

    “大爷,现在这边还有狼呢?”我真的是第一次听老人说起的,兔子以前也见过,但是谁也没有看见过的,也没有在意的,慢慢就淡忘了。

    “当然有了,去年的我家的一只山羊就给叼走了,在后山坡处找到了一堆吃剩下的蹄子和犄角”老人对我们几个人说。

    “走夜路不安全,今晚就住在我这屋,我儿子和儿媳妇住在西边的屋子,反正炕也够大,睡的下咱们几个人,再说,我们村子早年间还有姑娘嫁到了八角村子做了媳妇了呢!”

    “你说的是哪家的啊?或许我们还认识呢啊?我在那个村子几十年了啊,他也是的啊?”王二哥好奇的问了问,没想到八角村子里面还有守陵村里面嫁过去的人啊?

    “哦,村子北边的老严家吧,我还是结婚的时候送嫁妆的时候去过呢,不知道现在家里,前几年回娘家的时候,我还见到一次呢,现在她娘家那边爸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兄弟在这个村子了。”老汉沉思一下,似乎在回忆在确定下的。

    “哦,村子北边基本全是老严家的,但是比您小几岁,我们还真不好猜的啊?”王二哥说的是实话,村子北边好几户都是姓严的,都是一家的,还真不好说的。

    “大爷,您是这村子的人,您知道这个村子的来历吗?”我问起这个老汉,兔子老家八角村子的来历的,据说,早年间村子里面的有一棵老柳树,树龄有多年了?村子里面最大岁数的老人也说不好了,只知道他们小的时候,那棵柳树就在哪里,也就是那个样子了,一点也没有变化的,谁也说不好有多少年了,很多人都相信有几百岁了。那棵柳树长的很奇特,有八个巨大的树干,就像章鱼的八个角一样伸向天空,所以就叫八角柳树村子,后来柳树枯死被砍伐了以后,村子就叫八角村了,也有纪念死去的柳树的原因吧。

    “这个,我就是小的时候听我爷爷说,我们的祖辈都是守卫皇陵的士兵,世代在这里守卫者皇陵,最初就是几户人家,慢慢世代繁衍。村子就形成了,原来是一个小村子,后来人多了,房子盖不下了,就迁出去一部分,成了另一个村子,所以有了东西守陵村的典故了,村子基本都是姓“见”姓氏的,基本都有血缘关系,都是本家亲戚的”老汉说的很慢,不时的在炕沿的木板上面磕着烟袋锅子里面的烟灰。

    我递上了一只我们手里的卷烟,老人摆摆手,示意抽不惯,还是从合抱袋子里掏出了烟丝,自己有抽上了一锅子,话语也慢慢的说了起来。

    “见”姓氏,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姓氏的,也很好奇。

    “这个是皇帝赐姓氏,也没有几户人家的,村子里面全是的。祖上几十辈了,现在都不知道守候的是谁的陵墓了,就连陵墓在哪里都不知道了?”老人似乎也有点悲哀,眼神也有点黯然了。

    是啊,我也为老汉悲哀啊,祖上是守皇陵的,世代相传。到了他们这一代就连守的是谁,甚至陵园的位置在哪里都不知道,也是一种悲哀的。而我们这些盗墓人,却要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盗皇陵。

    和老人随便聊了一会,中年男子嘱咐自己的媳妇烧火做饭,还叫我们先陪着老人聊天说话,一会陪我们喝几杯,王二哥和兔子和老汉聊着天,都是相邻村庄的,也有很多共同话语,王二哥虽然在村子里面很少搭讪村子里面的人,但是现在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和老汉聊到开心处,也是大笑。

    “老人家,这个村子祖上都是守候皇陵的,到现在多少代了啊?”我问老汉。从这些可以推断要是真有古墓年代和规模。

    “这个说不好了,据祖上说最初守陵的只有六个人,皇帝全部赐姓氏为“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了现在东西守陵村子的人都有近千口人之多了,还不算嫁出去的媳妇,这些全是当初六人的后代,我们可以说就是六个不同姓氏的老祖先的后裔吧,少说也有三四十代人了吧?”老汉道来。

    “啊,三十十代人,少说也有一千多年了吧?”我听了很吃惊,心里背着“唐宋元明清朝代表,想一千多年前是什么朝代的,但是怎么也算不出来的,邙山历朝历代都是古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死后首选的安葬地方,真的不好推断这里是谁的陵墓的,只要打开棺椁的时候,或者进入古墓从遗留的文字推断是谁的墓葬了。

    “哎,老人,也走不动了,每天就到院子里面转转的,也出不去这个村子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去了,这个村子现在就没有多少人了,就剩下我们这一帮的老头老太太了,我儿子要不是去年结婚,也都出去了,谁也不愿意守着这鸟不拉屎的荒山野岭了,可怜我这一把老骨头,还能和祖宗们埋在一起的。”老人有些伤感,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大爷,您不老呢,您就是不愿出去,要不就能到省城转悠去了。”我的话,老汉很高兴,抽着旱烟的脸上有了些红润。

    聊天间媳妇端上来煮好的饺子,现在真想不起是什么馅料的啊,招呼老人坐好吃饭,中年汉子也陪着我们的围坐在一起,我去招呼大嫂吃饭。

    “不用管她,她一会在堂屋里面吃”中年汉子劝住了。

    那个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很多家庭是媳妇和孩子不能上桌的,要等客人吃好了才能吃饭,我现在想或许是这个原因吧,那个时候每个家庭都很穷的,怕孩子上桌,招待客人的饭菜本身就少,还不够孩子吃的。就不同意孩子上桌的,现在虽说不是每个家里都缺吃少穿的年代了,但是多年的规矩却留了下来。

    我小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父母总是把我和弟弟撵出屋子,我们在外面看着大人吃着我们平时很少吃到的摊鸡蛋和烙饼。现在还印象真实的保留着啊!毕竟那个时代每个家庭都饿怕了,现在我都不吃白薯和玉米粥,一个是小时候家里吃怕了,一个是在监狱里面吃怕了,现在看着就醋心的。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