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扛鼎公 > 一百二十二、攻克长安(二)

一百二十二、攻克长安(二)

作者:大冈之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打到长安去,越快越好,不要再等了。http://www.chuangshige.com/novel/13177183/你们同意的跟我来,不同意的在这里监视河东城。这就么定了。”李渊说。自从与大竹等人在猎场上邂逅回来后,李渊越想越不安心,薛举的竞争让他急于动手了。

    薛举,这个从金城崛起的草莽英雄,从贩马富翁变成了一方诸侯,最后占领了富饶的天水城,自立为皇帝的人。李渊一定远远地观察着他,起初以这只是一个狂妄之人,没想到真是侵占长安之心。

    定下决心之心,李渊又觉得仓促行事不太好,于是又想到了大竹与继援,就派人去找来。谁知来的人只是大竹。

    “大竹,你的那个江湖朋友呢?他怎么没有来?”李渊说,“我打算再听听他的说法,现在马上就要大军开拔了。”

    “大将军,你有什么要问,不妨都说出来。我那个朋友已经给我留下一个锦囊,里面写了一些东西,他说大将军要问的,都在上面写明白了。”大竹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囊。“但他人已经不在这里了。”

    李渊大愕,旁边的建成与世民也惊讶:他们没有想到还有什么人胆敢回避父亲的召见,反而留下一个布囊,说什么要回答的都在上面。这不是炫耀智力吗?

    李渊的面子上过不去,就说:“既然他走了,那我也不问了。反正军情大事,要临机应变。”

    大竹听了,笑了起来。他见建成与世民脸色不悦,就把布囊打开,里面有一片白纸,上面一个字也没有。

    “大将军,继援料到大将军无话可问,所以只留下一张白纸。”

    此话一说,李家三父子惊呆了。

    “此人真有三国诸葛孔明之才啊。”李渊吁了一口气。

    “大将军,我身为一介将官,自然要为大将军与众位弟兄着想,所以我请继援去办一件事,如果顺利,那长安战局将非常有利。”大竹说。

    “哦,办什么事?”李渊急切地问。

    “他将潜入薛举营中,伺机除掉贼首。”大竹沉稳地说。

    李渊听了,只觉得毛骨悚然,似乎感到那先遣不定的继援会把刀子架在自己的肚子上。

    李世民对继援刺杀处罗可汗一事有耳闻,只是内心轻视所以没有认真计较,现在听大竹说,继援还要刺杀薛举,内心在震惊之外,也有一丝侥幸。

    “父亲,薛举那老贼,妄敢自立,天下人谁不恨他,江湖人士去刺杀也不足为怪。”李世民说,“我们做好我们的准备就行了。”

    “嗯。”李渊点点头。

    渡河开始了。黄河古渡口有三个,分别是龙门津、蒲津和风陵津。李渊将令一下,数千船舶轮流运送兵士过河。同时,在河东城外,围城部队进行佯攻,又是放火又是擂鼓,让城中守将无暇他顾。

    李渊过了河,河西的州县果然如袁长风所说的,望风披靡,不论军民都前来投诚。在袁长风的指引下,李渊全速扑向一个战略要点,那就是永丰仓。这是个大粮仓,是供给长安城粮食的基地。其作用好比是洛口仓之于洛阳城。打下永丰仓后,李渊开仓放粮,让周边百里的百姓都可以来免费取用。这一来,云集而至的百姓数量极多,他们纷纷称赞李渊的义举,很多青壮之人更是投军入伍。

    在关中地区,有一伙流寇,规模大如瓦岗军,一直在游荡。李渊要收为己有,一下子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办,于是就找来大竹。

    “大竹,有一流寇人数甚多,你是草莽出身之人,可否出使,为我收纳?”李渊问。

    “愿为大将军效命。”大竹答应道,“末将在中原时,曾与流寇之人交过手,深知其有忠义之人,也有屑小之徒,对付他们要恩威并施。如大将军能让我率领部分人马,一边安抚一边招降,则大事很快可成。”

    李渊答应了。

    大竹从自己的部属中选了数十人跟随自己前往。这些人多是奴仆、寒门出身之人,希望在战场上立点功劳,为自己和家长得来一点好处。

    大竹却另有打算,他看到李家的军队之中,掌握实权的多是李家亲属或者李氏的旧友,自己最终还是个外来人,就算立了天大之功也不会有更多的实权,相反可能引起权臣的嫉妒——这些是袁长风对他说的。

    所以大竹一直在军中特色自己中意的人物,借以充实赤玄门。大竹曾经把这个打算过“军师”袁长风。袁长风也十分同意,而且他给的理由是,天下治乱相替,等到太平之后,军人会退居幕后,不再是呼风唤雨的人物,而要成一番功业,除了科考之外,就是团聚众人,把帮派发展壮大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中的流寇中,势力最大的一股是孙华率领的。大竹把一封册立为光禄大夫的命令藏在怀中,就向冯翊出发——这里是孙华所部的大本营。李渊还封大竹为招抚大使,除了招抚孙华,关中地区所有强人流匪,只要愿意忠于李渊,都可以招抚而来,并授给他们官职。

    大竹思考着这个孙华,觉得此人应该与江淮之间的杜伏威相似,有豪杰之气,却又不甘心受人摆布。为收服这样的人,少不了要表演一番自己的神武勇力,这样最能折服那些草莽人物了。

    盘算完毕后,大竹前往冯翊城。出乎他意外的是,在冯翊城外数十里之处,就有一群人黑压压地跪在地上。领头一人,更是肉袒负荆,膝行着迎接大竹。

    “罪民跪见大使。”那人说道。

    大竹急忙请他起来,说:“你是何人?”

    那人说:“我是孙华,是这一群流民的头领。”

    “因何跪在此处?”

    “罪民听闻李大将军派大使来招抚,故而在此等候。我们几多兄弟都在此处,请大使发落。”

    大竹看了看孙华,只见此人额宽嘴阔,有着忠勇之相。

    大竹请各人平身,请孙华换好衣服。然后与其对面而坐,说:“孙将军既然有意归顺我军,不知道有何条件?李渊大将军曾经对我说过,孙华英雄,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答应。”

    “罪民没有什么要求,只求能为大将军破敌立功。”孙华说,“我已将那些老弱遣散,只留下眼下这些精壮,即日就带着他们为大将军杀敌。”

    “此事不忙。”大竹说,“孙将军有意立功,可以与我一起扫荡关中盗贼,还关中一个清朗乾坤。”

    孙华一拱手,重重地说:“万死不辞。”

    接都会,孙华说,距离八十里这外,有一处地方叫土门,也有一伙强人盘踞着,其头人叫白玄度,也可以说服其来归降。

    大竹想不到收服孙华有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于是他把孙华部属分为三部,分别交给自己嫡氏使用。孙华没有二话,一切照办。接着就要去收服白玄度,这个计划要好好想一想。

    大竹的想法不是尽快地收服各路流贼,像孙华这样的,早就铁了心要归顺李渊的,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

    “白玄度是何许人也?”大竹问。

    “白玄度本是白马族人,这个白马族是胡人的一个分支,有人说是匈奴的后人。白玄度与他的族人一起放牧为生,后来牧场被突厥人给占了,只好迁入内地。正好那时朝廷下令垦荒,人口缺乏,所以他们就在土门一带安置下来。然而他们本来就不会种地,虽然开了大片土地,三年倒有两年荒。朝廷一开始有补助,后来见他们如烂泥扶不上墙,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了。白玄度的族人心一横,就做起了飞贼的勾当。但抢劫的目标不在土门,而是邻近的州县,一旦得手或者被官军追击,就逃到土门躲藏起来。”孙华说。

    “这样的人,你能说服吗?”大竹说。

    “我曾经救他一命,他为了报恩,一定会答应的。”孙华说。

    “我听说胡人不太重情义,这一救命之恩如果他不来报,又该如何?”大竹说。

    “那我提头来见!”孙华坚决地说。

    “不!如果他不同意,就要提他的头,而不是你的头来见。”大竹说,“我军所向披靡,如果被一个小小的蟊贼乱了气势,一定不能饶了他。”

    “是!”孙华说。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