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扛鼎公 > 六十四、李靖的踪迹(威胁)

六十四、李靖的踪迹(威胁)

作者:大冈之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马衔枚,人缚面。http://www.julangge.com/bid/2227940/李靖一行人悄悄地接近陈老乌的中军帐。陈老乌以及身边的卫士都盯着城墙攻防,根本没有发现有一支突击队正在身后接近。

    李靖与乞必力等人对视一下,随即挥动马鞭。五匹战马飞奔起来,余下的步卒呐喊着跟进。

    乞必力一马当先,他挥动双刀,银光四射,像一团雪花碾进了中军。有惊骇中反应过来的士兵想去阻挡,马上就变成一团血雾与破碎的身体。士卒纷纷逃跑,陈老乌才反应过来,扭头要看看怎么回事,却发现一个满脸虬须的胡人,已经到了近前,手中的刀寒光一闪,陈老乌的脑袋就倒在了地上,眼睛还睁在那里,一副疑惑的样子。

    主将一死,大军陷入崩溃。攻城的士卒回头一看,后头乱了起来,也就没有了斗志,纷纷后退。王道喜一看,亲擂战鼓,令士兵们出城反击。

    这一战,陈老乌的数千人马顷刻瓦解。漫山遍野全是散兵败卒。李靖让王道喜不要停步喘息,直扑陈老乌的老巢——一个更大的县城。这个县城的守军早已望风逃遁,被王道喜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接着,李靖让王道喜派出接收大员,把四里八乡全部收拢过来。王道喜大胜、陈老乌大败的消息像野火一样疯传,很快周围乡邻县城都归顺了王道喜。

    接着,李靖马上要王道喜巡视各地,选派良官治理。

    “哎哟!”王道喜苦笑着说,“怎么打胜了之后,比打仗进还累呢?我要喝点酒,好好睡一觉。”

    李靖仔细打量了一下王道喜,发现这句话是出自真心的。王道喜人如其名,富态的身子,下巴上也垂着肉,难得生气时好像也在笑着。

    “算命先生说过,我是一员福将。福将福将,不吃苦头的。”王道喜揉着酸痛的腰前说,“这个家还是你老兄来当吧。说真话,我不如你,你来当家,将士们也同意。”

    果然,王道喜的话一说出口,众将便欢欣鼓舞。这一大胜仗,以少克多,让李靖的威望马上超过了王道喜。

    在王道喜的再三恳求下,李靖答应收下令符将旗。

    “你确是一员福将,但你还不能休息,宁乡城还要你来管。”李靖说。

    “再好不过!……得令!”王道喜高兴地说。

    随后,李靖任命乞必力为骠骑将军,搜寻属地的良马,组建骑兵。接着在各个县乡中寻找贤才,治理百姓,维护治安。很快,李靖的控制区域占据一个郡的大半,这个郡名称是洋州。其地北与秦岭相连,越过武关,就到了关中;南与江陵相接,也就是萧飒僧言当郡守的地方。

    一顿烦劳之后,李靖有了几天休息,他点燃熏香,煮上一锅清茶,在月色下摆下棋案,自饮自弈起来。他回顾近来发生的一切。自己原是马邑郡丞,受朝廷供奉;如今成了一郡之主,却是“草头王”的身份,名义是还是隋朝的下属,实际上洋州成了独立王国。其中的变化源于自己想借李渊谋乱的事情,通过上告朝廷,获得朝廷特别是皇帝的常识,从而给自己升官加爵。然而忠于朝廷之路并不通畅,差一点捉为阶下囚;不忠于朝廷的事情却做得很顺当,在一个小小的洋州,居然成了独当一方的人物。

    “洋州毕竟小啊,处在夹缝之中。”李靖摆下一枚白子,白子上面是一条黑子组成的“墙”,下边是几枚黑子组成的“虎”形。“武关难以翻越,只能向南走;而南边是萧家的龙兴之地,萧家是前朝皇室,根深脉广;加上江陵人多地多,历来是出兵之地,不好攻取啊。”

    李靖又落了一枚黑子,位置在白子的“镇头”上。李靖仔细研究了一下,叹了一句:“白棋势孤,取活是不难,难在出头难,进中腹难。”自古以来,高手下棋,必取中腹,要是被压制在边角一隅,行棋就十分吃力,而且难有胜算。

    ————

    江陵城下,彩衣公子驰马而行;随从跟在后面,有的抱着野兔,有的扛着野猪,有的举着长棍,上面串着许多野鸟。这是一群打猎的人,正趁着暮色赶回城中。城门口早有几名官员在等候了。

    “主公,你这一整天都去哪里了,很多人派出找你,都找不到。”有一名年轻的官员说。

    “本文,你有什么事吗?我说过去打猎的啊。”彩衣公子说。

    “洋州发生大事了。”那个被叫做文本的官员说。他正是当初大竹派到江陵去帮助萧僧言的子文本。由于他精明能干,又给萧僧言出了一个献出萧兰儿换得郡守官职的主意,受到了萧僧言的重用。

    “哦,你也上马,我们边走边说。”彩衣公子说。他正是治理江陵的萧僧言,自从献出萧兰儿,从皇帝那里获得了郡守的职务后,他就成了这块祖传之地的最大父母官。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他已经脱去了在千流岛上展现的浮华与玩世不恭,除了沉于政事,就是在闲暇时少着少数人打猎。

    马步的的,行个让路,二人就在路上讨论起军国大事来。

    “有个叫李平的,扫荡了陈老乌的兵马,占领了他的地盘。”文本说道。

    “李平?从来没有听说过!”萧僧言道,“又是一路强人?”

    “不清楚,但他原来是王道喜的手下,王道喜把位置让给了他。他打仗很有能力,用数百人马守住守乡不说,还反过来把陈老乌给端了。”文本说。

    “这个陈老乌,我早想收拾他,没想到被人抢先了一步。那不管李平是谁,现在务必要把洋州拿下。”萧僧言说。

    “主公,此事从长计议啊。”子文本说。

    二人回到府中。早有大小官吏在忙碌开了。这些人在子文本的调教之下,养成勤政之风,一有事情就会整整齐齐地处置公务。这点让萧僧言很满意。众官吏见萧僧言回来,都起身施礼,萧僧言连忙请大家坐下,自己与文本到来了后堂。

    “如何从长讳言?”萧僧言捧起茶杯,边喝边问。

    “洋州在关中与江陵之间,其地贫民少,不足于为兴大业之用。但是如果我们吞并了它,自然就与关中接壤,那中关中的代王以及其他豪强,就会感到不安,马上就会派兵马过来。那样,我们的北境就不安宁了。如今之计,应当先夺巴蜀,再下江东,北方之事须下一步再讲。”子文本说。

    “嗯。”萧僧言沉吟了一下,他的身材还是那样单薄,只是眉宇间多了严肃之感。他与文本多日相谋,讨论国家大事,都认为天下将乱,隋室将顷。那正是各路英雄大展身手的时候,萧僧言背负振兴家族的使命,要将覆灭已久的梁朝重新建立起来。这个担子十分沉重,让他夙夜难安,只能忘我辛劳。他早与本文就发展方向有过讨论,认为要以江陵为中心,向南扩张直到交趾;向西扩张吞并巴蜀;向东扩张占领江东。之后,再大举北伐,先占关中,再占河东,再到河北,如此统一天下,重振梁朝。

    “洋州可以作为江陵与关中之间的屏障,不可轻易拔掉。这也是我们以前任由陈老乌胡作非为的原因。”文本继续说,“而且,现在取陈老乌而代之的李平,是个不凡的角色。他一出手就把人马多于自己十倍的陈老乌给打败了。而且打败之后,马上安排官职,组建骑兵,这一来,这个洋州成了块石头,不好啃了。”

    萧僧言翻了翻案前的公文,上面有很多洋州方面的情报。他紧锁双眉,说道:“只怕是我不犯人,人要犯我。这个洋州地界十分狭窄,如果是陈老乌这类无能之辈占据,自然不会向外扩张;如今这个李平,听起来很有才干,一定会想到向江陵扩张的。他又能练习骑兵,这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必须要加以防犯啊。”

    “主公说的是!在下有一计,不知如何?”文本说。

    “快快讲来。”萧僧言眼睛一亮。

    “本计有明暗两策。明策即派使者前往,意在维系相和,不起干戈;暗策即派人潜入洋州,在他的马军中下药,使骑兵无法成形。没有了骑兵,洋州有再多的兵也不敢犯边。”文本说道。

    “明策易行,暗策颇难。”萧僧言说,“骑兵是南方少见的兵种,李平一定会视为珍宝,保护有加。不会轻易让他人下药的。”

    “嗯,可派间谍以马医身份前进。南方湿热,马容易生病,马医能够给他们的马病上加病,让他们战力大为下降,不必药死也可。”文本说道。

    “哈哈哈——”萧僧言笑了两声就嘎然而止,“那你就去办吧。”

    萧僧言重新捧起了案卷,文本退了出来。夜色已浓,文本看到后堂的灯光又亮了个通宵。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