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扛鼎公 > 三十三、枫林大捷

三十三、枫林大捷

作者:大冈之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把枫林寨之事敲定后,信雄与伯当劳告辞而去。http://www.boaoshuwu.com/1407/阿愚对战争更加疑惑了,这打仗打的是什么呢?自己一直拿命在冲杀,可换不来一丝功劳,相反生死关头却常常出现。而信雄他们却有这样的手段,能够在敌我双方的阵营中来去自如,决定胜负。阿愚无暇思考战争的意义,初五就要快了,得枫林寨的地形弄得滚瓜烂熟,绝不可到时因为这个出丑。于是,他伏案再次研究布防图来。

    而信雄也有事情要准备。枫林寨之战,事关重大,给阿愚一个功劳还是小事,为伯当劳在瓦岗军坐稳位子,继而掌握这里的兵马才是大事。所以必须让阿愚取得胜利。为此,他为阿愚初五的夜袭准备一干精干的人员,称之为“选锋”。选锋的指挥由阿愚担任,这事得花点心思,因为阿愚充其量只是一个旅帅,资质尚浅,像夜袭枫林,成则大功一件,论理是轮不到他的。幸亏阿愚在芙蓉坡之战中表现出极为出色的战术水平,这获得了军中明眼人的赏识,也自然引起了王世董的注意。为了弥补芙蓉坡战而无功的遗憾,再加上信雄的劝说,王世董愿意给这个新人一次机会,让他指挥选锋,夜克枫林。

    伯当劳在瓦岗军中可不好受,由于首战失利,把胜利的果实眼睁睁地还给官军。这不胜不败的局面让大当家十分不畅快。大当家名叫翟让,本是当地一名豪强,因为犯了王法,只得落草瓦岗寨。因为天下纷乱,游民甚多,前来投靠的人日益增多,所以瓦岗寨的势力壮大起来,地盘日益壮大。虽然如此,翟让不敢对外称王,以免树大招风,但山寨之中,都称其为“大王”。翟让让自己的兄长翟宽负责军需后勤,以统制全军,又以自己的亲信王信儒为大将,镇守要害。枫林寨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点,由王信儒坐镇,一直安全地抵御着官军的侵袭。

    近年来,官军围剿的力量日益增强,寨中有人提出打出去,争取更大的地盘。像新近来投奔的李密等人就是这样的看法。但翟让不舍旧林,贪恋故渊,不愿远行,表面上对李密十分尊敬,但对他的建议只是再行商议便无下文,而且只给了他一个“军师”的虚职。李密正是海阳先生,他在千流岛躲避王世董,带着宋菩提与牛黑达,投奔瓦岗寨。本想着中原地大人众,可以做一番事业,没想到翟让不思进取,反而被限制在小小的山寨之中。为此,李密多有后悔之心,在言语间有所表现,这引起了翟让亲信的注意,他们天天在翟让面前说他坏话,称其有“不忠之心”。翟让耳根子软,一度把他关起来审问,只是顾惜他神机妙算的才能,才没有下死手。此时幸亏伯当劳上山来,他带着大量见面礼来叩山门,让翟让非常开心,所以就把李密宽赦了,并官复原职。李密因此视伯当劳为救命恩人,处处给予照顾。伯当劳急于在寨中立足,自然倾心交结,二人结为同盟,渐渐形成一个小圈子。这事让翟宽、王儒信心生芥蒂。在伯当劳败于芙蓉坡后,他们群起攻击。翟让就削低了伯当劳的职务,只让他在河边巡哨。

    伯当劳自然不服,与李密等人商议后,就定下了放官军入枫林,除掉王信儒,继而架空翟让,由自己的人马掌权的计划。继而找到信雄,把这事交由他一起实施。所以就有了前文所述,信雄与伯当劳夜访阿愚的事情。

    ——————

    初五半夜,月如弯钩,星稀如珠。枫林河畔,风动草木,虫鸣吱吱。一众黑衣军士,靠着微弱的夜光,撑着木排渡过了河流。随后他们放掉木排,静候在河岸边蒿草之下,等待时机。巡逻的守军一队队走过,他们打着灯笼,举着火把,相互之间说着口令,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

    已是三更时分,己方河岸上,故意有人在打更报时。阿愚示意众人打起精神,出动的时间到了。这时,果然有一队巡逻的瓦岗军走来,领头的正是伯当劳,他圆形的大脑袋即使在暗夜里也是轮廓分明。

    “都给我走快点!老子的夜酒才喝了一半,还有一只羊在锅里炖着。”伯当劳大声说着。

    其他军士一听这个,马上来劲了。

    “大哥,给我们吃一口呗。这半夜三更巡逻,回去也睡不着了。”

    “行!今天我心情好,你们跟我去喝酒吃肉!”伯当劳说。

    军士们刷地一下乱了队形,前呼后拥地推着伯当劳回去了。在这当儿,阿愚下令众人跃出草堆,潜入哨所后方。之后,按照脑海中已经熟记百遍的布防路线,阿愚带着众人绕过一个个明堡暗哨,直达中军大帐。

    大帐的守卫正发现不对劲时,阿愚的槊刀刀尖已刺破他们的喉咙。随后,阿愚等人冲入大帐,里面有一人端坐在案前看书。他见到阿愚闯入,十分惊奇,正要发问,阿愚先开口了:“你可是王信儒?”

    “正是……”话音未落,阿愚已箭步向前,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

    “四处点火,乱中取胜!”阿愚下令,众将士得令,四散呐喊放火。一时间,中军乱作一团。枫林河对岸的官军,看到对面火起,知道事情成功了,连忙派出军队,强行渡河。守河的瓦岗军前后受敌,阵线大乱。伯当劳趁机带着几个亲信脱离了战线,任凭官军渡过河来厮杀。

    战至平明,硝烟渐熄,枫林一片狼籍。王信儒的人头被高高挂起,官军们庆贺着胜利,大量的战利品被缴获,大量的俘虏被收押。枫林攻克,就意味着进入了瓦岗寨的核心区域,距离彻底平定这些草寇已经为时不远了。

    阿愚的声望大振,受到全军的瞩目。王世董特别高兴,他觉得这是自己慧眼识珠、破格使用的结果。为奖励阿愚,并证实自己之前的判断,他果断下令让阿愚担任前军都尉。这一官职可以统帅数千人马,是旅帅之上级之上级。有了这样的官职与声望,阿愚说话的声音也响了。他为芙蓉坡阵亡将士请了功,并要来了数倍的抚恤。一直以来,他都为弟兄们的抚恤伤脑筋,认为那一件很难办到的事。可是现在,只要他一句话,不,只要一个意思表示,立刻就有人照办不误。

    阿愚离开了原来的部曲,那些千流岛的子弟舍不得离开他。他们纷纷要求阿愚将自己带走。

    阿愚在临行前,与千流岛子弟做了告别。他将大量的金银放在案前,那是王世董赏赐的。

    “诸位兄弟,你们要跟我一起打仗,可以!但以后生死由命,求海龙王保佑;你们要解甲归田,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立功还乡,拿上这些金银,以后做个太平百姓。何去何从,你们决定吧。”阿愚说。太多的血,让他不愿看到千流岛的子弟葬身异乡。他知道,他每一次指挥,每一个军令下去,就可能影响子弟兵的生死。同时,瓦岗军眼看要覆灭,王世董着手解散一些部队,以降低军费开支。

    “阿愚兄弟,你这是什么话,我们当然要跟着你打仗了,这立功的赏银,是我们打渔十年也换不来的。”有人说。

    但也有人动了思乡之情。“我们比较想回去,家中老幼都在,自己在外,容不得一点闪失。”

    一名小卒上前来,说:“都尉大小,小的愿意放下刀枪。只求能赏赐些许银两。”阿愚一看,原来是那个在芙蓉岗背诗的人。

    “在下不才,因为家贫欠债,被收了监充了军。如今受都尉大人大恩,挣了一份功劳,可以赎去罪名。如能回乡,即投身科举,以圆我多年美梦。”小卒说道。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阿愚早就发现些人谈吐不俗,只是军情紧急,无暇深谈。

    “在下姓杜,名克明。”小卒道。

    “杜兄熟读诗书,自然要在科举上求功名,这点比我们这些粗人强啊。我给你银两,你放心去吧。”阿愚说。

    杜克明伏首称谢而去。

    经过阿愚的劝说,很多千流岛子弟都解甲而去。张夜叉快成了光杆司令,只好抓来些流民充数。他对阿愚的举动十分不解,问他为何要把千流子弟遣散。阿愚告诉他,这是王世董的意思,草寇将要除尽,军中冗员太多,不利后期。

    实际上,阿愚与王世董的看法完全不同。他知道枫林寨胜利的内幕,已经看到了战事将愈加激烈,千流岛的子弟如果再待在军中,可能会在无穷无尽的战事中,百无一余。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己能够成名,是踏着瓦岗军的尸骨上来的,也靠着信雄与伯当劳的阴谋上来的。他不愿这一切发生自己的子弟兵身上。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