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 第109章 三国(四十)

第109章 三国(四十)

作者:洛娜215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送走正在思考要如何出卷的司马徽,夏安然放松下来, 他幸福得打了个哈欠。m.muyuwenxuan.com

近些日子以来, 夏安然几乎是独立处理兖州、豫州二州政务, 这是他自三国以来第一次独立奋斗。

往常他上有荀彧,身边有曹纯、郭嘉,下头还有诸葛亮, 现在只有一个钟繇被留下来能给他少许参详。

别的全由他一人决定。

为此, 他已经加班好几天了!

今天总算可以稍稍空闲, 他本打算乘着今天休沐,补个回笼觉,却被水镜先生找上了门。

现在每一天,夏安然都感觉自己是在驾驶一辆正在疾驰的马车, 马车在轰隆隆前进,他只能傻乎乎在后头拉着,操纵着马车左右转弯。

他不知道前头的路是不是对的,也不知道马车会不会在下一个瞬间翻倒下去, 他只知道必须稳住, 这里没有人能给他兜底, 他拉不住这辆马车,按照这里的信息传送速度,他是等不来援军的。

要不怎么说人的潜力无穷,就算是这么可怕的情况和压力他都给扛下来了。

他敲了敲有些酸疼的背, 趁着左右没人, 双手上举后压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他还听到了脊梁骨的咯噔一声。

呼,舒服多了。

松开手睁开眼的时候,他就看到面前停了一只大黑鸦,此时正侧着脸用他的豆子眼看自己。

它的嘴里还叼着夏安然当做零食吃的炸小鱼。

夏安然登时被吓了一跳。

呀!什么时候进来的,都没声音!

他起身走到了大黑鸦身边,摸了摸它的小脑袋,然后指尖转到了黑鸦身上,他在找沈戚平日里头挂在黑鸦身上的传信小竹筒,咦?没,没有摸到?

夏安然有些不敢置信,他又摸了一遍,甚至将大黑鸦捧了起来看了看它的肚皮。

真,真的没有啊!

难道大黑把信传丢了吗?

夏安然顿时有些着急。因为竹筒一直都是曹纯捆绑的缘故,他其实并不知道,曹纯是怎么把竹筒固定在大黑身上的同时,还没有影响大黑鸦的飞行。

而且绑在大黑身上的竹筒也是特制,里面都被打薄以减轻重量。

能够曹纯动用到飞鸦传书的,一定不是普通的消息。

他把大黑鸦放了下来,任由那只冬天肥了一圈的乌鸦,跳着跳着,又去叼起了一根炸鱼干。

夏安然急匆匆的走出门去,他要去找一个对鸟类驯养比较擅长的人,虽然东汉末年,的确没有出现飞鸽传书这种情况,但是杂技艺人也已经有了驯养,鸟类的技能。

毕竟历朝历代,都有贵人喜欢在宅院内,养些花鸟鱼虫。

养乌鸦的虽然不多,但是养画眉鹩哥的并不少,夏安然打算找一个比较擅长鸟类的人,来告诉他,鸟身上哪些部位是可以捆绑东西的。

如今当务之急,为了不耽误事情,最快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大黑身上绑个竹筒传信过去,让曹纯再重新将消息传送一遍。

希望曹纯的简讯里面没有机密消息,否则被人捡走了可就麻烦了!

他有些后悔,当时没有问曹纯这个问题。因为在他的概念里,大黑鸦一直都是非常的靠谱的一只鸟。

它上次都能从长安飞过来,还保证信件没有遗失呢。

所以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就是因为太相信大黑,所以他才没有想到第二条可以和曹纯沟通的途径。

夏安然一边在心里盘算,接下来要如何做事情,一边唤人策快马去主公那里。

其实,按照他对曹纯的了解,除了会派大黑来传信之外,传令兵应该也已经同时出发了。

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常言道,做最好的设想,最坏的准备。

夏安然此时极为冷静,他表情冷肃一道道喻令在他心中划过,打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腹稿。

点粮草、备军器、谁可为主将、谁可留下守城。

正当他走出门不到四五步,忽然天上投下了一片阴影,他抬头一看。是一只乌鸦,大黑?

夏然有些吃惊,难道大黑是想要陪他一起去吗?真是一只好鸟。

他刚这样想,就将头顶的鸟翅膀一收,直直的往下俯冲。

正当夏安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伸出手想要去接鸟的时候,这鸟在半空,忽然又打开了翅膀,若无其事的拍打了两下,落在了夏安然不远处的一个石凳子上。

总感觉被忽悠了的夏安然默默看了它一眼,刚要绕过去,就发现,鸟的身上都出了刚刚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是一个小竹管,怎么会突然出现竹管,刚刚完全没有找到呀?

难道是这只鸟,自己把竹管找了出来?

他一时间没有去思考太多,而是直接将竹管的封口打了开来,取出了里面曹纯的信件。

曹纯的语言十分简练,他将曹操找到了刘协的事情,以及刘协打算迁都昌邑用两句便说清了。

夏安然那先是一愣,有些惊异于居然不是去许县定都?

他因时间来不及思考更多,就看到,曹纯说他们已经在洛阳往昌邑行进的路上,预计十日内会到达,此封来信,是为了让他做好迎驾的准备

原以为就算迁都,也是迁到许县,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夏安然顿时有些麻爪。

迎,迎驾的准备?

他忙收拾了一下衣服,就准备去找钟繇,问迎驾的制度问题,钟繇这一方面比他擅长多了,这种事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史书上会喷死大佬的。

另外还有,小皇帝要住在哪里的问题?昌邑本身并不是王城,没有可供王爵居住的宫室,幸好曹嵩前些日子已经搬离了昌邑去了他的老家,房子便空了出来。

曹操也懒得搬,那套房子便一直空着,按照规制来说,这一套房子就是诚意最高规格的房屋了。

事急从权,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安排小皇帝住进去也无可指摘。

毕竟现在是东汉,还没有规矩说帝王一定要住全新的宫室,以及帝王居住过后这里不能住人之类的规矩。

他正准备出门,忽然听到背后一声尖利的鸦叫,扭头一看,大黑鸦正非常不满的看着自己,夏安然有些莫名。

就见黑鸦拿自己的喙啄了啄竹筒,又抬头看他,这是他平时讨食时候的动作,夏安然更加不理解了,大黑刚刚不是跟吃过两个小鱼干吗?

但是他也没有多想,直接捧起了大黑,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阿爸不知道你今天会来,没有准备别的吃食,只有小鱼干辣,大黑乖,先吃点小鱼干,等等就去给你准备肉干哟!

然后,当他刚刚踏进室内,便看见一只在嚼着小鱼干的乌鸦慢悠悠抬起头来,双方对了个正眼,一人两鸦,面面相觑。

一时之间,夏然猛然想明白了什么,怪不得,方才他一时之间倒还真没有反应过来,就算竹筒掉了,线却是不会那么容易丢的,但是,第一只乌鸦身上连线都没有,毫无疑问,他手上的那只乌鸦才是大黑,那屋里这只理直气壮骗吃骗喝还不怕人的乌鸦,又是谁呢?

难道是曹纯新养的过来认门的呀?

他还没有想明白,就见手上的这只乌鸦怪叫一声,翅膀一振,小爪爪夏安然的胳膊就冲了过去,叼着小鱼干的乌鸦不慌不忙正正向后一跳,然后悠闲得一仰头将最后一口小鱼干吃了下去,姿态格外写意轻松,特别有大师风度。

当两只乌鸦并排站在一起的时候,夏安然便清楚的看到,正宗的大黑鸦,反而是个子更小的一个。

虽然大一幅要狠狠叼那只更大一些的乌鸦的样子,但是夏安然却能从他的反应中看出,雷声大雨点小,显然这两只乌鸦时认识的。

他的时间宝贵,见这两只乌鸦闹不起来,便没有再管他们,他打算先去找钟繇,只路过小吏这里时,同人说了一声,让他多准备些肉干。等屋里动静熄了,再把肉干送进去。

既然是他们家大黑带回来的,哪怕不知道是朋友还是敌人,他这里作为大黑的家人,总得拿出一个待客之道来,否则就有点太失礼了。

说起来,大黑是公鸟还是母鸟?那只乌鸦好像比大黑的体型还要再大一圈,难道是男朋友?

等等,鸟类是公鸟体型大还是母鸟大来着?他只知道公鸟会长得更好看些……呃,乌鸦都是黑的,一下子也看不出哪个更好看呢!

这个八卦的小念头在他脑中不过是一闪而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接驾,得尽快做出一个章程来

曹军的移动路线,和几年前离开时候一样。

东出洛阳,经过成皋、荥阳,中牟、陈留,一路向东,直到兖州的昌邑。

献帝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已经不再是之前有些苍白的小模样,他脸蛋红润了很多,脸颊肉也长了出来,正在发育期的少年,一旦营养跟上,个子就见风涨。

小皇帝这段时间内,足足长高了五厘米。

之前他自己的衣裳得有些短了,一时间寻不到正常的衣服。刘协便找了一套军装穿上,他对此倒是全不在意,反而觉得还挺轻便的,连马车都不肯坐了,反而是寻找了一批温顺的小马,骑在马上,一路走一路看。

见他如此,曹操便调整了下队列,并且干脆让小皇帝走在了前列,如此队伍,前列反而比较安全,如果有人要行刺,在中游的马车就可当做靶子。

从洛阳到城里的道上,可以很明显的看见差别,明明是作为东汉十三州地位最超然的司隶,原来在刘协眼中也觉得不错,但是渐渐地他便发现,一入陈留,就和司隶完全不一样。

陈留是兖州最为富庶的郡城之一,陈留太守张邈作为曹操的好基友,又是曾经资助过他起兵的,情分自然不同。

曹操成为兖州刺史后资源也是给了好兄弟挺多,尤其是陈留曾被张济攻破,不过轻骑数百便可入城劫掠,可把张邈给气坏了。

虽然被劫掠的那部分并非陈留的中心地带,而且袭击还是来自于比陈留更加富裕的颍川郡以及司隶的方向,张邈并未将防御放在那一边的原因,但是无论如何,此举对张邈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

这位曾经已经将自己的身份地位由武转为文士的陈留太守当下一脱上衣,开启了被封闭很久的一键换装功能,扛起大刀又上了演武场。

自此,为了驻军巡查方便,道路被拓宽,杂草被压平,小灌木被砍除,数万人大军行走在夯实的路上,十分的轻松。

他可以看到偶尔经过的村民的表情,和长安百姓不同,他们脸上并无畏惧。尤其在注意到他们所挂的旗帜,是曹字大旗的时候,更是兴奋不已。

有好几个妇人,当下一路小跑,也没在意兵士猛然立起对外的长戟,妇女们高高举着自己的篮子。她们一边挤过来一边对着背后喊“是曹刺史啊!!我看到曹刺史了!!!”,

口气就和【快来看鸭,是长着翅膀的猪】差不多。

她们冲击到的位置恰巧是小皇帝这儿,小皇帝在被人护到了身后的同时直面了领头那妇人的喜悦之情。

她的肤色黝黑,肤质也不细腻面上有许多细纹,脸也有些方,但是现在她笑的很好看,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眼角下垂,与之相反的是高高扬起的唇角。

妇人的牙齿不整齐,也不白,明明不是寻常意义的美丽女子,刘协一直觉得好看的女子就是董太后那样的,或是小表妹那样的……

但是现在他忽然醒悟。

原来,原来这才是真正高兴的表情。

会笑的很丑。

但是会让人知道她很开心,也让人跟着想要一起笑。

原来……他身边的那些人,从不曾真正对他微笑过。

他抿抿嘴唇,看着那些妇人浑然不惧武器,高高举着手中的篮子,“曹刺史,且来试试吾家中的鸡子!今天早上摸出来的,可新鲜呢!”

“曹刺史,来试试吾家的胡瓜,刚刚摘的,刺都没断,水灵着呢!”

“曹刺史啊啊!”

兵士们显然也没能预料到会有如此情状,尤其在没过多久后围过来了一群村民后。

他们挡不住,却又不能不挡,想呵斥,看着这些人的真心笑颜,又不好呵斥。

这些村民,穿的并不好,衣服上带着破洞,但是面色却能算上红润,几个村民扶着一个老者走上前来,那老者拐杖一丢,当场就给曹操跪下了。

曹操此时已经下马,并且挥退了想要来护卫的兵士,见这位耄耋老人如此举动忙喊着“使不得”要将人扶起。

却不料老人沉甸甸的,就铁了心扎在地上,曹操又不敢真用力,只得也蹲了下来。

老人对着他行稽首大礼,他虽年迈,却字字清晰,还是一口的官话“曹刺史救了吾三次。”

“一次为曹刺史入司隶,沿途剿匪,赶走了侵占我族田地的贼人。”

“一次为曹刺史下令剿蝗,护住了我族田地。”

“一次,是曹刺史建校,吾将族中识字幼子全数送去,现已为学子。”

“曹公救我三次,救我族三次,吾此拜,曹公受得。”

亦是同时,他的族人们亦是倒头拜下,口曰“谢曹公大恩,谢汉军大恩。”

曹操微微一愣,他眼眶一红,伸手搀扶起老人,后者此次被他扶了起来,曹操哈哈一笑“此乃操之本分,操领陛下令,为一地刺史,自当庇佑百姓,当不得一句谢。”

老人却是不赞同得摇摇头“曹公此言差了。”

“吾享曹公恩惠,却不可不言谢。”

“吾不仅要谢曹公,还要谢陛下。”

谢我?小皇帝立刻竖起了耳朵,眼睛亮闪闪的。

“陛下虽年幼,却有识人之明,”小皇帝眼睛立刻暗了下来,他低下头,捏着马缰绳的手指扣了扣缰绳,他知道这是场面话,应当是这老人怕只夸了曹爱卿不夸自己,给曹爱卿找招罪呢。

他哪里有什么识人之明呢?

如果真的有识人之明,一开始就将曹爱卿留在长安城,或者听曹爱卿的,在那时就回了洛阳,后面就没有那么多事啦。

正当他这么想的时候,就听到老人语音带笑,还有欣慰,“谢陛下守住了汉室天子的尊严。”

刘协一愣,他看了过去,老人的目光落在了马车上,眸光悠远“谢陛下让吾看到,吾大汉天子,铁骨铮铮,纵年幼,不可掩其锋芒,”

老者回首,昂然挺立“曹刺史可谓治世能臣,陛下亦是少年英才。我大汉之未来,可期。”

“老朽欲向天再借二十年,以观我……”

“大汉盛世荣光。”

曹操沉默片刻,忽拜下“操定不负老先生之愿,吾将竭力辅佐陛下,护我汉兴。”

刘协在后头静静看着那一幕,一时之间心中尽是说不出的滋味。

忽然,他感觉自己的手被人触碰了一下,他一愣,手中竟是被塞进来了一个小纸包。

他一扭头,竟是他在军中认识的一个老大哥塞过来的。

前些日子小皇帝装作寻常兵士跟着曹军训练时候,就是被分到了这兵哥下头,兵哥不知道他是谁,却对他很照顾。

他低头看看纸包,这是什么呀?

兵哥对着小孩说“是柿饼,方才一个婶子塞给我的。”

柿饼?那又是什么?

小皇帝捏捏纸包,再抬头看到曹操已经挥别了老人和那些来送行的村民上了马,军队又开始缓缓移动。

村民站在路边,此刻随着兵士的移动,他们都看向了挂着帘子,实则空无一人的马车。

他的马跟着走,刘协坐在马背上扭头看向了村民。

他想知道这些人会怎么看待自己,看待他这个坐在王位上,却反给他们带来不幸的自己。

他不敢看,却如自虐般的逼迫自己回过头。

却见那一行人对着马车倾身一拜。

少年的双眸微微瞠大,他呆呆看着那些人直起了身,遥遥间,又有兵士的阻挡,他其实看不见他们的眼神。

只是,只是,他好像又看到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那是从来没有人,给过他的期待。

小皇帝出生后母亲就被害死,为了保住他,他被灵帝交给董太后抚养,董太后虽给了他教养,养的却也不算精心,后来灵帝发现刘协比兄长更聪慧一些,犹豫是否要改立太子之时,他不过是个稚儿,却连翻遭遇了各种迫害。

父皇没有期待过他,皇后更是没有,皇兄也觉得他是个威胁,董卓将他推上了皇位,却希望他不过是个傀儡。

王司徒希望他能撑起一面大旗,李榷郭汜更是只要他不死就可以。

他们眼中的刘协,是一个活的玉玺,地位可能还不如至今流亡在外的传国玉玺。

小皇帝这辈子做过的最大胆的一件事,应当就是命人将传国玉玺丢到了宫外井中,此举一则为守住大汉国祚,若还在他手上,他无法护住这一方印。

另一,则是为了保住他的性命。

若是传国玉玺尚在,刘协就变得可有可无,董卓那时候只需用印即可,并不需要刘协的存在。

那一年,他不过九岁,这一件事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只一人暗暗做了决定,并令人去做了。

——这件事,至今没人知道是他做的。

他探了探身子,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整个人都要踩着马镫站起来,但是他这样危险的举动很快被人制止了。

曾为黄门侍郎的曹纯和小皇帝也算相识,只是他们认识的时候刘协还不是皇帝,见他此刻兴奋的模样,曹纯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轻夹马腹,与眼圈红红的小皇帝错身而过,到前头去找曹操去了。

被按了按脑袋的小皇帝慢悠悠坐下,他捏了捏小手,像是忽然发现手中还捏着纸包一般,拆开了油纸包裹住的“柿饼”

里头是红彤彤的饼子,带着果子的甜香气。

小皇帝啊呜嚼了一大口,第一次不顾礼仪,低着头吧唧吧唧吃出了声音。

真甜。

策马向前的曹纯落后曹操一个马身,接着他忽然发现曹操减下了马速,以同他并行,正当曹纯颇有些不解之时,就见曹操靠了过来,于他耳边小声道“子和,今日这……可是景熙所安排?”

曹纯:……

曹纯轻咳一声,正待要为自己的伴侣解释,就见曹操摸了摸下巴上的美髯,表情颇有些苦大仇深“操方才确为之触动……只是细细想来,这实在过于凑巧。”

“且此处已靠近昌邑,操的确是不记得有来此缴贼……”

“主公,”曹纯打断他的话“咱们在…………(缺粮的)的时候确有来过此处。”

曹操闻言又思索了一下“唔……有吗?”

曹纯眼神坚定。

“那,那大概是操记错了。竟是错怪了景熙……回头得同他道歉才是。”

他的弟弟默默点了点头。

片刻后,他的眼神也变得漂移起来,因为此刻就连他也有些不再确认,这是否出自景熙的授意了。

远在昌邑正忙得团团转的夏安然:阿啾!!!

这一支护卫着小皇帝的军队在抵达昌邑城的时候正赶上这一年的第一场雪。

初雪轻轻柔柔得洒向神州大地,刘协因为下雪,已被请回了马车上,他捧着小碳炉,换上了合身的袍子。

这些都是前些日子昌邑城送来的物资,换上了新衣裳,小皇帝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他隔着薄薄的帘幕往外头看。

昌邑城的城很旧,街道却很宽。

昌邑城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