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归来是你也是诗 > 下部:归去来 第四章 一个好女人

下部:归去来 第四章 一个好女人

作者:晏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吃完饭以后,吴道回到了自己的房间。http://m.baiwenzai.com/1343792/

    吴道和孟一虹聊天之时,孟一虹就告诉了他,宿舍里有网络接口,电脑接上网线就可以上网。

    在济州大学读研究生时,吴道就买了一根很长的网线在宿舍里用,这次到方州学院又带了来。

    回到自己宿舍,他找到接口,打开电脑,接好了网线。电脑果然连上网了。吴道迫不及待登录了qq和邮箱,然而两个平台都没有司百芳发来的消息。

    司百芳的qq账号显示未在线,吴道就给她留了言:

    “百芳,你在东南亚还好吗?我一直挂念着你。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遇到什么事情,千万要告诉我,我们是心灵的朋友,我永远都会支持你。”最后又告诉司百芳,他已到方州学院工作,换了新的号码。

    正想关电脑时,吴道看到qq头像在闪烁,是有人给他发了消息,打开之后,惊喜地发现是司百芳发来的:

    “吴道,谢谢你的关心。我刚上线就看到了你的消息。我在东南亚生活得很好。大哥哥很照顾我,你不用担心我。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大哥哥是谁?”吴道回复。他的心中突然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发完消息,吴道又翻看了下qq上的好友,忽然注意到何花换了头像和用户名,新头像是她的婚纱照,用户名换成了“乐在其中”。头像下面还有“好友更新照片”的提示,吴道打开何花的qq空间,看到了何花新上传的照片,都是她的婚纱照和婚礼现场的照片。

    身穿婚纱的何花,脸上写满幸福。新郎是一个标准的西北男人,相貌并不英俊,但身体非常健壮。吴道不禁想到,如果大学毕业之后自己真的去了西北或者那次去西北之时留在那里,现在会不会也过上这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身边有了一个像何花一样可爱的妻子了呢?

    :rg

    看完何花的照片,吴道又想到了孟一虹,不禁想要更多地了解她,就在网上输入“方州学院孟一虹”,查找与她有关的信息。检索出的结果并不多,有她获得社科奖、资助贫困儿童、向灾区捐款、到偏远地区义务讲学、获得无偿献血金奖等,几乎每一条都让吴道对她增加了敬意,他突然觉得孟一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心中对她产生了更多的好感。

    “这就好。”吴道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司百芳说的“大哥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司百芳的心里,“大哥哥”和自己究竟谁更重要?他不能问这些问题,因为司百芳是自由的。

    “我有事要出去,常联系。”

    “常联系,保重!”

    “我没和你说过吗?”

    “没有。”

    “他是济州师大的研究生,是北京人,也是到这里教对外汉语的。他对我很好,处处照顾我,帮我做了很多事情。他比我大几岁,我叫他大哥哥。”

    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司百芳的话在吴道耳边不断重复,他想起自己和司百芳的往事,真如做梦一般。

    遇到司百芳之前,吴道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离奇的情感经历,如果“大哥哥”真的和司百芳走到了一起,他会祝福他们的。

    他又想起孟一虹,如果自己没有遇到司百芳,而是遇到了年轻时的孟一虹,会不会爱上她呢?现在的孟一虹虽然人到中年,比自己大了十几岁,但却有让人着迷的地方,她和何花一样,没有出众的容貌,也没有过人的艺术天赋,但一个至善、一个至纯,都是世间少有的好女人。

    “你也是。”

    关上电脑,吴道又用手机给田莫问、赵武、荆立科等老师和朋友发短信,把自己的新号码告诉他们。短信是群发的,发短信之时,吴道在通讯录中看到了胡学山和张春梅的号码,想起对他们的承诺,便也选中了他们。

    收到吴道短信的人很快都做了回复。最后,他才打电话给家里,把自己的新号码告诉他们,又把一天的经历和现在的住宿情况说了一遍。

    “现在学校还没开学,食堂也还没开。明天开学,食堂就都开了。不过,我在学院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学院食堂的饭也吃够了,去的时候也不是很多。我们去外面吃早餐吧。”孟一虹说。

    “好。”

    方州学院北门附近有几家小的早餐店和摊位,卖煎饼果子、油条、小笼包等等。吴道以为孟一虹会在其中一家吃,但是她并没有停留,而是带他去了一家比较远但是非常干净的店,那里卖的早餐种类很丰富,以馅饼为主,也卖包子、油条、花卷之类,还有几种粥和小菜。同一种商品,价格比外面的小摊要高一些。

    很快吴道又为自己竟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而自责,他对自己说:“吴道,你在想什么呀?除了司百芳,你不会再爱上任何人!”

    一夜无事。第二天早上,吴道起床之后去吃早饭。出门之时又遇到了孟一虹,后者也是去吃早饭,两个人便一同前往。吴道刚到方州学院,对周围不熟悉,就问孟一虹:

    “孟老师,咱们去哪儿吃饭?要去学校食堂吗?”

    吴道不好再说什么。

    “这家店我经常来,饭菜干净,吃着放心。外面那些小摊,我是不敢吃的。”孟一虹又说。

    “外面的小摊有一些的确不干净。我在济州大学毛城分校上本科时,有一年夏天在外面的小摊上买了一份凉皮,结果就食物中毒了,发起了高烧。所以我在学校里,一般都是在食堂吃。有时候在外面小摊吃,也都是吃包子、油条这些熟食。这些东西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吴道说。

    吴道跟着孟一虹挑选了几样早餐,付钱时,吴道想自己付钱,但孟一虹却把他那一份也一起付了,吴道很不好意思。吃饭之时,吴道拿出钱包,对孟一虹说:

    “孟老师,我把早餐钱给你吧。”

    “不用了,就是几块钱的事,我是你的长辈,不差那点钱。”孟一虹说。

    “孟老师一点都不老啊,看起来还很年轻呢。”

    孟一虹看了看吴道,笑着说:

    “田师兄说你不会说话,我看他说的不对,你这不是挺会说话的嘛。”

    “入口的东西,还是要注意卫生的。只要经济条件不是太差,最好还是到正规一些的店里。多花点钱,吃得放心。”

    “对。我以后还是要多向孟老师学习。”

    “我不过是上了岁数,对生活质量要求得更高了一些而已。”

    “还没有。”吴道说。

    “那我们先不回宿舍了,我带你在学院里转一转,也消化一下肚子里的饭。等一会儿,我再带你去人事处报到就行了。”

    “也好,回到宿舍里也没有什么事情。”

    吴道也尴尬地笑了笑,不知道该说什么。

    吃完早饭,两个人又返回方州学院。吴道要去学院人事处报到,但还没到上班的时间,孟一虹就对他说:

    “你还没在学院里转转吧?”

    “你说什么好女人?”孟一虹说。

    吴道意识到自己说的话不妥,脸当时就红了起来,停顿了一会儿才说:

    “我是说,孟老师真是一个好人。”

    孟一虹带着吴道在校园里走了一圈,给他讲了各个系和部门所在的位置。

    走到中文系的报刊栏时,吴道看到上面有一张向地震灾区捐款的明细表,是暑假之前就贴上的,他想到昨天在网上查到的信息,不免停下多看了几眼,不出所料,孟一虹是捐款最多的人之一,多数人捐款都是一两百元,只有孟一虹和另外三个人捐了一千元。看到这里,吴道脱口而出说了一句:

    “真是一个好女人。”

    “不是田老师说的,我自己在网上看到的。”

    “网上还有我的消息?”

    “有不少呢。”

    “你是说向地震灾区捐款的事情?都是应该做的,况且我就是一个人,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再说这些钱也并不多,我捐一千块钱,只是不想比系里的领导捐的更多。”

    “我知道,孟老师不仅向灾区捐款,还资助贫困儿童,到偏远地区义务教学,获得无偿献血金奖。”

    “没想到,你知道的还挺多啊,谁告诉你的,是田师兄吗?不对啊,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

    “孟老师,你下次去偏远地区教学的时候,可以叫上我一块去吗?”

    “你也想去?”

    “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就想去西部支教,父母不同意,才没去成。我也想资助贫困儿童,只不过我现在没钱。”

    “现在还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什么事情都瞒不住。”

    “想做好事不留名也不行了。”吴道笑了笑说。

    “其实我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些事情,也不想靠这些出名。贫困儿童,我一直都在资助。只是到偏远地区义务教学,我去的次数并不多,实在不值得那样宣传。看看吧,今年要是有机会的话,再去一次。”

    “终身大事,我当然想解决,可是命运并不掌握在我的手里,一切都要看天意。”

    “你不用总是为感情问题而烦恼,陷到里面去就不好了。生活中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啊,从心底那个小角落里走出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你的生活会更丰富多彩,心情也会好很多。”

    “谢谢孟老师,我会努力去做的。”

    “你不用和我比,我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你将来还要买房子,结婚生子,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我要向孟老师学习。”

    “千万别学我,你还是先解决自己终身大事的问题吧,那才是最要紧的。”

    “那孟老师以后献血的时候,叫上我一块儿去。我每年献两次,每次四百毫升,十年以后就也有金奖了。”

    “献血不是为了得金奖,奖牌只是一个纪念。”

    “对。那孟老师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其他事情你不必向我学习,无偿献血这一条倒是可以学。无偿献血可以帮助别人,对自己身体也有好处。”

    “孟老师,你获得了金奖,是献过很多血了吗?”

    “我从二十岁起,每年过生日的那个月都去献一次血,每次四百毫升。献血证就当是生日礼物了。献到二十次的时候,就获得了金奖。其实正常人每年可以献血两次的,我一年献一次也不算多。”

    “对,以后我就生日那一天去献血,把献血证当生日礼物。”

    “你生日是哪一天?”

    “也好记,就是五四运动那一天。”

    “很好记,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那一天。”

    “的确很好记。只不过每年的七月,学校都放暑假了,我就不能和孟老师一块儿去献血了。”

    “没有必要一块儿去,你可以在你生日那一天去献血啊。女人有生理周期,不是每一天都能献血的,男的就没有关系,哪天都可以献。”

    “对,是幸运。”

    “现在去人事处报到吧。学生虽然还没开学,但是人事处、教务处这些部门已经上班了。”

    “好。”

    “有意思,我们的生日正好是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日子。”

    “巧合吧。”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几乎每天都可以找到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但像法国大革命、五四运动这种影响深远的事情还是比较少的。我们能在那两天出生,是一种幸运。”

    “其实我要买的东西也不多,之所以去超市买,就是为了走走路,锻炼身体。你想吃什么,我买回来中午吃。”

    吴道向来不喜欢麻烦别人,在孟一虹那里吃了一顿晚饭,早饭又是她付的钱,他已经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就说:

    “我还是自己在外面吃饭吧,天天在孟老师那里吃饭,太麻烦你了。”

    吴道跟着孟一虹到了学院人事处报到。之后,孟一虹又给中文系的主任打了电话,告诉他吴道已经安排好住处,也完成了报到。此时,时间已到了上午十点多,孟一虹对吴道说:

    “我要到昨天去的那个超市买菜了,你要不要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吧,没什么要买的东西。”吴道说。

    “什么提议?”

    “我们都是一个人,没有地方吃饭。不如,我们以后就一起做饭吃好了。有时间的时候就一起做饭吃,没时间的时候就各吃各的。”

    “这个提议很好啊,以后我就不用天天买饭吃了。在外面吃饭,就算是找最好的地方,也终究没有家的感觉。”

    “跟我不用客气,我是你的长辈嘛。再说我也不是天天都做饭,一个人吃饭,做饭不值当。你要不吃的话,我也没动力做了,做了就得剩下。”

    听了孟一虹的话,吴道突然觉得她其实一个很值得同情的人,一个人生活,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想做饭自己吃也不好做。又想到,自己和孟一虹两个人的情况其实一样的,都是无依无靠,没有地方吃饭。既然两个孤单的人遇到了一起,还成了邻居,何不一起搭伙做饭吃呢?这样生活上也有个伴,况且孟一虹又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人,能和她一起做个伴,其实是自己的幸运。于是吴道对孟一虹说:

    “和孟老师一块儿做饭吃,我当然是求之不得的。我也不想天天在外面吃,一个人做饭又不值当的。我就怕会给孟老师添麻烦。我有个提议,孟老师且听一听。”

    “孟老师,你说的很对,我就是把生活过得太复杂了,谢谢你。”

    “这就对了,我见你常常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好像每天都不开心。什么事情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生活才能继续。”

    “咱们去超市买东西吧,aller。”(aller是法语单词,意思是“走”。)

    “既然这样,我和孟老师一块儿去买菜吧。昨天买东西都是花你的钱,今天应该我付钱的。”

    “你现在刚上班,还没发工资,等你发了工资再说吧。其实你不用想那么多,那样,生活就变得太复杂了。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生活过复杂了,而实际上生活是可以过得简单一些的。”

    吴道看了看孟一虹,忽然想到了何花和司百芳,她们虽然年龄不同、性格各异,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纯粹,她们是用单纯的、不掺杂利益的眼光看待世界,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