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517章 战争迫近

第517章 战争迫近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1941年4月。

在内部军演大获全胜后,周逸龙主张的军事革新,被正式提上日程,苏联陆军开始大规模重建机械化部队。

米哈依尔战斗群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各单位从旅升级到师,人数进一步扩充到小十万人。

在全军推广新战术的同时,苏联陆军的整体数量,却跟历史上没有太大不同。

这是因为这一时期,苏联已经扩增了数以百万军队,在缺乏骨干军官的条件下,周逸龙认为就算再多一些数量,也发挥不出多少作用,还不如专心搞好训练。

在两年时间里,主张军事革新的苏军将领得到大力提拔,朱可夫由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升任苏军总参谋长,巴甫洛夫也晋升大将,出任西部军区司令。

至于周逸龙则变化更大,除去正式担任装备与训练委员会委员,更是被钢铁同志点名授予陆军中将军衔,用以更好的在陆军中推动新式战术。

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由周逸龙推动的海军造舰计划也大获成功,截至1941年5月,苏联海军在美国方面援助下,成功建造出四艘中型航母,即72号工程改进方案,这型航母被正式命名为“红星级航母”。

“苏联级战列舰”也顺利入役,就连“红色警戒号”也顺利进入舾装,由于造舰计划的成功,库兹涅佐夫上将向中央申请,授予周逸龙海军中将军衔,以便继续推动海军发展,得到钢铁同志批准。

与此同时,贝利亚也对周逸龙的变化做出认可,授予他内务部师级政委军衔。

如此一来,周逸龙身兼四职,同时担任委员会委员,陆军中将,海军中将和内务部师级政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时,钢铁同志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话:

“如果你也能在多个方面,做出如此显著的成绩,一样可以获得这些殊荣!”

在大力发展苏军实力的同时,对于纳粹德国的动向,周逸龙也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

在两年时间里,德军表现出超越历史的战斗力,战役行动更为迅猛,尤其让周逸龙吃惊的,是发生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战役。

因为德国陆军进展神速,英法联军最终只有约十万人成功撤退,比历史整整少了二十万。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许多人可能觉得,对于二战这种动则投入上百万军队规模的交战,伤亡二十万人,并不是什么影响重大的事情。

但这要看什么时期,以日本为例,日军在战争初期一共只有十七个常备师团,陆军总人数大约45万。

到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开始以这十七个师团为核心,陆续扩增出大量部队,到二战结束时,整个日本陆军暴增到500万人(海军另有240万)。

日军能够扩张这么快,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常备师团的骨干存在,只要骨干足够,新兵训练好加入进来,就能很快形成战斗力。

而对于英法军队来说,敦刻尔克的三十万军队,正是战争初期的常备骨干,没有了他们,英军想要快速扩张出有战斗力的部队,就会变得相当困难。

正如历史上苏联损失掉初期的正规军后,仓促招募的新兵部队,越打伤亡越大,完全是靠着一股绝不投降的信念,才撑过了最艰难的几年。

还好英国在新任首相丘吉尔领导下,展开了顽强抵抗,英军凭借海空军的优势,还能勉力确保本土安全。

但在接下来的北非行动中,周逸龙已经开始预感到不妙,少了精锐援军的支持,盟军能否在北非打赢隆美尔,成了一个未知的变数。

如果德军成功占领整个北非,不但能将意大利海军给彻底解放出来,更有可能会借道土耳其,从亚美尼亚方向进攻苏联,又或者抽调出精锐的北非军团,直接加入苏德正面战场。

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周逸龙乐于看到的!

面对严峻形势,周逸龙数次尝试提醒苏共中央,德军即将可能发动的对苏战争,但事情却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上,苏联早在两年前,就对德国可能发动的战争抱有警惕,为此苏军进行了大规模扩充备战。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德军什么时候最有可能发动入侵?

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苏联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天天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边界线上防备德国入侵吧?

从1941年年初开始,苏联方面就不断接到各种战争预警,有的是波兰农民悄悄跑过边境提供的,也有的是德军投诚人员报告的。

这些讯息鱼龙混杂,有说三月德军就会开战,也有说四月五月的,这些错误的讯息,极大干扰了苏联方面的判断。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苏联高层判断,德军不会在打败英国以前,发动对苏作战。

这个判断,是基于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做出的结论!

除了疯子,谁也不会冒着巨大风险,在东西两线,同时跟两个强大的对手作战!

但希特勒偏偏就是个疯子,他总能作出一些有违常理,让正常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只是目前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眼见边境线上,德军开始不断调动军队,周逸龙无法坐视历史悲剧的发生,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首先,通过总参谋长朱可夫的关系,周逸龙以联合训练为名,调动米哈依尔战斗群进入巴甫洛夫负责的西部军区,于二线待命。

此时苏军在西部跟德军接壤的,主要有三大军区,由北至南,分别是西北军区(波罗的海),西部军区(白俄罗斯特别),西南军区(基辅特别)。

其中巴甫洛夫负责的西部军区是防御核心,它承上启下,连接着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一旦西部军区顶不住,苏军必然会被分割击溃。

为此,苏军统帅部为巴甫洛夫配备了44个步兵师,以及部分机械化师,摩托化和骑兵部队,总兵力达到67万人,并在几乎整个白俄罗斯西部投入大量资金修筑了著名的“斯大林防线”。

“斯大林防线”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的,仅仅明斯克段的防线就长约140公里。

正是因为这条防线的存在,让苏军统帅部判断,德军不会打主攻西部军区的主意,因此,苏军将更多兵力划拨给了西南军区。

而历史上,德军恰恰是在西部军区面前集结大军,巴甫洛夫要以手中步兵为主的67万兵力,面对德国及其仆从国的90万大军,其中包含27个德国步兵师,12个装甲师和12个机械化步兵师。

由于德军集结规模实在太过庞大,根本无法全部隐蔽,因此一些部队干脆摆出懒散的架势,故意给苏联情报人员探查,让他们误以为这些德军是来东部度假。

可怜的巴甫洛夫,纵然有“斯大林防线”加持,但想想法国更为坚固的“马其诺防线”,悲惨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周逸龙将自己的十万内卫军摆在这里,意义可想而知!

他相信,只要自己在这里,并提前几天做出反应,就能极大的改变历史走向。

当然,仅仅做出这些被动防守,在周逸龙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在通过内务部消息得知,德军还在不断调动中,暂时不会发起攻势时,周逸龙又向上面提交了一份申请。

借着苏联号战列舰下水服役的机会,他提出要带领一支舰队,去做远洋测试,而地点,就是紧挨日本的远东地区。

有人提出反对,觉得这样太招摇,但钢铁同志只是略一思考,便签字同意,他说道:

“有必要让日本方面认识到,苏联海军的强大,这样可以避免我们陷入两面作战的可能!”

于是,就在1941年5月初,周逸龙以苏联海军中将的身份,率领一支战列舰编队,向着亚洲方向缓缓驶去……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