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474章 双人小组

第474章 双人小组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正当周逸龙围着满院子的瓜果蔬菜兴高采烈时,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位十六七岁的青年走进了院子。

青年岁数不大,却长得虎背熊腰威武非常,他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却丝毫不显得费力。

周逸龙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惊呼出声道:

“西蒙诺夫?”

那个青年猛然一怔,盯着素未谋面的周逸龙露出狐疑之色,最后还是蒂霍米洛夫出言解释道:

“首长!这是西蒙诺夫的二弟德米诺夫。”

说完,他又转向傻愣着的二儿子道:

“还愣着干什么,这是你哥部队的指挥官,快叫首长!”

“首长?”

德米诺夫下意识的呢喃了一句,仿佛仍然不敢相信,眼前这位身着便装的家伙,会是一位了不得大人物。

站在德米诺夫身旁的,是蒂霍米洛夫的妻子,她特意跑到沃罗涅日州,就是不希望再勾起对大儿子的悲痛,此时见到儿子生前部队的长官,顿时眼圈泛红。

她对着周逸龙欠身点个头,就接过儿子背上的麻袋,匆忙冲进了屋里。

“哎!”蒂霍米洛夫轻叹一声,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好将话题转移到儿子身上:

“你们回来时,可曾见到你弟弟维亚切克?”

德米诺夫眼神仍旧盯着周逸龙上下打量,漫不经心的答道:

“没有,也许他还在地里玩呢。”

正说话间,一个清脆的童音从院子外响起:

“爸爸!爸爸!有人在偷我们的庄稼!”

紧接着,一个虎头虎脑的七八岁小娃,风一般冲进小院,因为速度太快,他甚至一头撞在了周逸龙身上,发出一声痛呼,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是你!”

周逸龙看清来人,指着地上的小娃大叫道,这不正是刚刚在玉米地里,向他扔泥团的那小子吗?

“是你!坏蛋!”

小娃也反应过来,抓起地上的泥巴,就打算再次扔向周逸龙。

还好蒂霍米洛夫反应快,大吼一声道:

“维亚切克!不得无礼,这是首长,是战斗英雄,你平时不是最崇拜英雄吗?还不快赔礼道歉!”

“什么?父亲,他是战斗英雄?可我刚刚明明看见他偷吃我们的西红柿!”

维亚切克童言无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周逸龙大为尴尬。

还好蒂霍米洛夫比较淡定,装作什么也没听到一样,继续教训着儿子。

在父亲的训斥下,虎头虎脑的维亚切克不敢顽皮,一股脑爬起来,低垂着的脑袋,主动认错道: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扔你的,我以为你是坏人!”

周逸龙有个台阶就赶紧下,立刻从衣兜里抓出一把糖果,几乎是瞬间,就将维亚切克哄的眉开眼笑起来。

农场的娃儿,平日里可是很难见到这些漂亮糖果的。

只是周逸龙抓糖时,无意间撩起了衣角,将插在腰间的手枪给暴露了出来,德米诺夫一看到做工精良的军官手枪,顿时两眼放光,屁颠屁颠的凑了过来。

“首长!您这把手枪,是部队配发的吗?看起来真是威武!”

周逸龙摸枪早就摸习惯了,一点不以为意,随口答道:

“就是配发的,只要入伍,每人都会配发一把武器!”

听到这话,德米诺夫眼中冒出金光,舔着脸笑嘻嘻问道:

“那您看,我能参军入伍吗?”

这句话引起了周逸龙的警觉,西蒙诺夫已经牺牲,他不能上一次门,又把人家弟弟给拐走了吧?

他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身旁的蒂霍米洛夫,发现对方脸色果然有些难看,周逸龙心中有数,便一口回绝道:

“不行,你还不够入伍条件!”

一听这话,德米诺夫立马急眼,他拉着周逸龙的胳膊反复询问道:

“为什么?我力气很大的,我也会打枪,我可是参加过民兵训练的!”

这家伙年纪轻轻,竟然还是个民兵,周逸龙被缠得受不了,干脆编个由头道:

“现在部队要求很高,光会打枪还不够,要准确命中300米开外的目标才行!”

这个要求可不低,他本以为德米诺夫会知难而退,没想到这家伙竟兴奋起来,大声应答道:

“这个好办,您等着,我马上回来!”

看着他急急忙忙冲进屋里的身影,周逸龙有点不解的看向蒂霍米洛夫,却发现后者叹了一口气,并没有继续制止的意思。

没多久,德米诺夫就抱着一把老式单发猎枪跑了出来,他向着周逸龙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满脸激动道:

“首长!我们去村子东边吧,那里有靶场,我打给您看!”

这……还真是说来就来!

尽管不太情愿,周逸龙还是被德米诺夫兄弟两,拉扯着向靶场走去。

其实他心里对此根本不保什么期望,一个未经正规训练的民兵,拿着一把老掉牙又没有瞄准镜的猎枪,就想命中远在300米开外的目标,哪有那么容易?

300米啊,目标就算是一头牛,肉眼看起来,也不会比苍蝇大。

德米诺夫兄弟似乎经常玩这种游戏,他们一到靶场,哥哥就迅速趴在地上架好枪,弟弟维亚切克拿着一个自制的木头望远镜,观察着前方。

很快,维亚切克就大声喊道:

“前方11点方向,发现站立目标,距离300米,无风!”

我靠,这操作真是有模有样,竟然连风速都有?

周逸龙很想问问,他们这些东西都是跟谁学的,可又不好打断,只能向着维亚切克报出的方位看去。

只见11点方向,果然有一个木制稻草人,站立在一颗大树前,因为距离太远,目标本来就不太清晰,此时又被大树的阴影遮罩,周逸龙看起来都有些费劲。

他正在想,德米诺夫能不能看清目标时,却发现对方眯起一只眼,两手稳如泰山,牢牢端着枪身。

他屏住呼吸,神情专注的可怕,说时长,其实快,仅仅刹那间,德米诺夫就扣动了扳机。

“啪!”

一声脆响,稻草人木屑四溅,看得周逸龙目瞪口呆。

奶奶的,这可是裸眼300米啊,要是久经训练的老兵还好说,可一个年纪轻轻的民兵也能轻易做到!

难怪史料上说,苏军狙击手在二战中表现最为优秀,周逸龙自来到苏联后,已经亲眼见证了不少。

德军的情况却恰好相反,虽然德军狙击手在一战表现也很杰出,但二战开始后,德军就没有专门培养过狙击手。

这是因为德国在早期打得是闪电战,部队依赖机械化快速推进,让德国将领们错以为狙击手已经过时。

直到斯大林格勒,在神出鬼没的巷战中,德军被苏联狙击手差点打破了胆,这才想起培养专业狙击手。

即便德军奋起直追,苏联狙击手在使用规模和作战效率上仍然是世界最高的,在最鼎盛时期,甚至每个苏军步兵排都有一名狙击手。

而且他们发明了一直延续到后世的成功模式,即双人狙击小队。

跟德国单独行动的狙击手不同,苏军是两名狙击手组成一个小队,一人负责观察,一人负责狙击。

这样的好处非常多,首先瞄准镜的视野很狭窄不便于观察,有一个专门的观察手,就更容易捕获目标;其次,两人小组可以互相照应,在必要时观察员一样可以充当狙击手作战。

德米诺夫和弟弟维亚切克刚刚使用的,就是标准的双人狙击小组模式,周逸龙看着他们俩,饶有兴致的问道:

“这些东西,你们都是跟谁学的?”

德米诺夫站起身子,满脸骄傲的说道:

“哥哥教过一些,更多是在民兵队学的!”

民兵队?

周逸龙略一思索,便心中释然,民兵队里可不一定全是菜鸟。

要知道,此时苏联经历一战和革命战争并不久,民兵队里可是隐藏着许多优秀的退伍老兵。

看到周逸龙还在思考,德米诺夫忍不住问道:

“首长!我达到要求了吗?可以入伍吗?”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