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414章 重建装甲兵的困难

第414章 重建装甲兵的困难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周逸龙的火车还没抵达莫斯科,克林姆林宫里就正在发生一件,对红军装甲兵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

斯大林习惯性的叼着烟斗,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他的手边,还有一份审阅了一半的文卷。

此时,他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文卷上,而是微微皱起眉头,直视站立在桌前的爱将巴甫洛夫,一丝不苟的,仔细聆听对方讲话。

巴甫洛夫似乎在汇报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一直陈述好半天,才最终停下来。

斯大林深吸了一口烟斗,认真思考一会儿,才表情凝重的询问对方道:

“你是说,我们应该重建独立成军的装甲部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它们分散成旅和营级作战单位?”

巴甫洛夫肯定的点头说道:

“正是如此!”

“我不明白!

之前你还在反对机械化军的建设工作,并根据你在西班牙战争中得出的经验汇报,装甲兵是无法独自成军作战的?”斯大林的表情,明显有些困惑。

巴甫洛夫见领袖果然抛出了这个重磅问题,心中暗道一声侥幸,急忙将事先从周逸龙哪儿获得的灵感抛了出来,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说道:

“总书记同志!

经过实战检验,我们之前组建的机械化军,的确存在重大问题。

无论是坦克性能,还是部队编制,以及相关支援武器和战术使用,之前的机械化军都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节奏。

因此,我们实际需要的,其实是一支全新的装甲部队。

关于组建这支部队的具体计划,我已经在提交给您的计划书里,有非常详细的阐述!”

巴甫洛夫说的计划书,正是斯大林手边看到一半的那份文卷。

事关国家大计,即便巴甫洛夫是斯大林的心腹爱将,也不可能两手空空的,就带一张嘴过来献计。

因此,提前回到莫斯科的这几天,他一直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的撰写这份报告。

报告中,他大量引用了米哈依尔的成熟观点,并附上了许多发生在诺门罕的实际坦克战例。

都说事实胜于雄辩,有了这些具体战例,巴甫洛夫不相信,最高领袖会不动心?

但他还是低估了,此时苏军重建装甲部队的难度。

即便看过实际案例,斯大林也的确有些心动,但将已经解散的部队又重建,如此反复下必定劳民伤财,在没有最终确定是否有必要前,他也不敢轻易下这个决心。

更何况,此时苏军中,反对组建装甲兵团的大有人在,并非巴甫洛夫中将一人。

当斯大林将自己的这些担心,委婉告知巴甫洛夫时,对方瞬间明白,事情难办了。

身为坦克部长,巴甫洛夫自然知道,还有哪些人在反对建设独立的装甲兵部队。

这些人几乎清一色的,全是苏军中德高望重的人物,比如现在仅剩的,两个开国元帅之一,布琼尼。

布琼尼元帅是苏联革命时期的军事代表人物之一,可以说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他率领的红军部队,在其中居功至伟。

布琼尼元帅最擅长指挥骑兵作战,他领导的骑兵,一直都是红军机动能力最强、威力最大的战役集团,几乎在所有开国之战中,都发挥过极其重大的作用。

即便后来在二战中,苏军诞生出的新一代名将,如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巴格拉米扬甚至铁木辛哥,统统都是他曾经的部下。

光是歌颂布琼尼的歌曲,苏联都不知道有多少首!

就算说布琼尼,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骑兵将领,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但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

当时代没有改变的时候,这些拥有丰富骑兵经验的老帅们,将成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军事葵宝。

但是,当时代发生巨变后,这些曾经宝贵的骑兵经验,就变成阻挡新式武器和战术发展的重要阻碍。

在布琼尼元帅看来,苏军主力战役集群应该还是以骑兵为主,而坦克和装甲车,应该更多的配属给骑兵作战,而不是组成机械化大兵团独自作战。

即便巴甫洛夫已经贵为中将,又是总书记眼中的红人,但在布琼尼元帅面前,他还是跟一个稚嫩的新学生一样,几乎完全没有把握能够说服对方。

当初巴甫洛夫提议要解散机械化军时,也正合布琼尼元帅的心意,在斯大林同志首肯后,方案自然是通过的无比顺畅。

但现在,想要重建独立的装甲部队,就要先过以布琼尼为代表的,诸多苏军老帅的关。

这在斯大林同志也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前,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困难事情!

但巴甫洛夫不愿轻易放弃,在诺门罕时,他曾跟随周逸龙亲身见证了,完全不一样的装甲战打法,更是同对方长时间讨论过,这些专业的问题。

此时的巴甫洛夫,早已明确装甲兵发展的正确道路,他一脸认真的,继续坚持说道:

“总书记同志!这些知识,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在诺门罕时,我曾详细研究过米哈依尔同志的战术和理念。

我敢肯定,这就是未来装甲兵发展的大方向。

我衷心的恳请您,批准我们重建装甲兵的计划!”

听到巴甫洛夫再次提起米哈依尔的名字,斯大林也不禁露出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

就在不久前,朱可夫回来向自己汇报工作时,也是数次提及米哈依尔的大名。

在朱可夫的报告中,米哈依尔被描绘成一名果敢睿智的指挥员,在诺门罕之战中大放光彩。

这位神奇的米哈依尔政委,不但在实战中表现极为突出,更是对军事理论的研究,也非常超前。

按照朱可夫的说法,米哈依尔对装甲兵的建设思想,比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成熟正确许多。

就连已经组建完毕,正在欧洲虎视眈眈的德国装甲部队,在朱可夫眼中,都不如这位米哈依尔的理论来得正确优秀。

斯大林觉得自己没记错的话,巴甫洛夫的军事观念,之前应该是跟朱可夫明显不同的。

不知道为何,自己的这两位心腹爱将,去过一次诺门罕后,就全都被那个神奇的米哈依尔给吸引住了。

这让斯大林本人,也对这名年轻的政委同志,愈发好奇起来,尤其是当对方还一次性破获了,如此巨额的沙皇宝藏秘密后。

斯大林再次深吸一口烟斗,沉吟片刻后,一脸郑重的说道:

“事关重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件事情。

这样吧,你先回去准备下。

几天后,我们组织一次军事委员会议,你、布琼尼和朱可夫同志都将参加。

在大会上,我们详细讨论此事,再最终确定下方案!”

这虽然并不是什么最好的结果,但已经让巴甫洛夫看到希望。

他利索的敬了一个标准军礼后,就转身准备离开办公室。

就在他即将拉开办公室大门时,却听到斯大林同志的声音,突然在身后说道:

“对了!这次会议,叫上那个米哈依尔一起,就由你去通知他吧!”

巴甫洛夫心中一震,随即便为米哈依尔感到由衷的高兴。

要知道,这可是苏联军事委员会的最高级别会议,就连巴甫洛夫这种坦克部长,都是刚刚够格参与,像米哈依尔的级别,完全就够不上的。

而斯大林同志,竟然特意点名要求米哈依尔参与,那就说明,这小子露脸的机会来了,只要他肯好好表现,未尝不是大有机会发展啊!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