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三百六十九章 生死状(上)

第三百六十九章 生死状(上)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周逸龙仰天哈哈大笑道:

“拳脚比试太过儿戏,我正愁没啥好玩的,只管将生死状拿来!”

长田勇一冷哼一声,向着身后的一名弟子点点头,后者随即飞快去取笔墨了。

趁着等待的机会,秋叶晃生又凑到周逸龙身边小声说道:

“长田勇一是日本国内少有的成名武士,有九州猛虎的著名称号。他的爆发力很强,一定要小心防备他暴起伤人!”

周逸龙点点头,随即表示了解。

另一边的辻政信,几次看到秋叶晃生这个叛徒,低头在米哈依尔身边嘀咕,心中早就恨得牙痒痒。

可如今形势比人强,被几把冲锋枪黑压压的枪口威逼着,即便是狂妄如辻政信,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刚刚的事实已经证明,这帮疯子是真的会开枪的。

辻政信只希望长田勇一能够拖住对方足够久,好让警察们快点赶来。

如果日方警察局的局长,知道此时的关东军红人,竟然在眼巴巴的等着他们上门救援,估计大牙都会笑掉了。

难得太阳从西边出来回,一向连23师团这种二线野战部队,都看不起的辻政信大人,居然沦落到需要向警察求助的地步了。

…………

生死状写的很简单,周逸龙也不想搞得太复杂,主题无非就是一句话:

“自愿打擂,生死无算!”

签了状子,长田勇一顿时露出一副得意的神情,就仿佛是吃定了周逸龙一样。

作为一名长期浸淫武道的高手,长田勇一对自己的武艺可是非常有自信。

想当初,比他年轻许多的关东军天才剑道高手,大和虎都败在他手下,并最终被成为他的弟子。

对于面前的这个苏联胖子,长田勇一还真的没有太放在眼里。

他大手一挥,做出一副很有格调的样子,指着武道馆两边的兵器架,豪迈的说道:

“我这里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阁下擅长何种兵器,尽管取来便是!”

周逸龙放眼向四周看去,只见果然如这个日本人说的一样,刀枪剑棍十分齐全。

他看着看着,眼角的余光突然看到了一个,让人感到非常熟悉,又非常意外的兵器。

周逸龙定睛仔细一看,不禁脱口而出:

“这不是抗战大刀吗?你怎么会有这种武器?”

长田勇一听秋叶晃生翻译完,一脸纳闷的看着这位苏联军官,不知道他是怎么认识这种武器的。

但提起这把“抗战大刀”,长田勇一脸上露出一副傲人的得色,自豪无比的仰头说道:

“这把大刀,来自一位中国大刀队的连级军官。

这位中国连长,虽然在战斗中一连砍杀了十七名皇军勇士。不过,非常遗憾,我有一名弟子正巧也在军中服役,尽管这位中国连长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后还是不敌我的弟子,被一刀砍下了首级。

我的弟子觉得这把刀很有纪念意义,就将它特意带了回来,并呈现给了我!”

长田勇一只顾着沉浸在吹嘘自己的战绩中,却压根没有看到,随着他的不断叙述,对面那个苏联军官的脸色,已经变得越来越阴沉可怕了。

就当所有的日本小混混,都紧张无比的盯着那位气势骇人的苏联将军时,长田勇一还在自顾自的接着说道:

“那些中国人就是不识时务,他们根本就不是百战百胜的大日本皇军对手,却还在傻傻的坚持抗战,为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飘渺愿望,竟前赴后续的死了那么多人,真是可笑至极……”

长田勇一说着说着,突然听到一声爆喝响起,却见对面的那位苏联将军,横眉怒目,用青筋暴起的手臂,指着他大骂道:

“混账!你再敢骂一句中国试试?”

这一声暴吼来得非常突然,完全出乎长田勇一的意料之外,他压根就没搞明白,自己在这里嘲讽中国人,碍着你这位苏联将军什么事了?干嘛就要暴起发怒?

不止是长田勇一,所有在场日本混混都觉得惊诧莫名,只有心思比较细腻的秋叶晃生,隐约察觉到了点什么。

刚来哈尔滨时,首长就急着要去吃什么中国菜,而且对中国的菜式和语言似乎也非常熟悉,虽然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但很显然的事情是,首长对中国是有着特殊感情的,绝不允许别人肆意践踏。

事情果然跟秋叶晃生猜测的一样,只见周逸龙大手一挥,指着那把抗战大刀喊道:

“今天我就用这把兵器,好好跟你会会。就算你是一头猛虎,我也要将你砍成一只病猫!”

说完,一名苏军警卫在周逸龙的示意下,走到那个兵器架子上,将那把抗战大刀取了下来,交到了周逸龙的手中。

刚刚在远处观看时,周逸龙就觉得这把抗战大刀,有些与众不同。

受限于那个年代贫弱的国力,中国军民虽然抗日热情非常高涨,但很多抗战大刀,都是在一些民间铁匠铺子里打造出来的。

这些大刀不但用料很一般,手工也非常粗糙,战士们拿着它,经常在战场上跟日军随意磕碰几下,刀口就会严重卷刃,甚至刀身都会扭曲变形。

可以说,使用这种武器作战,真的就是在拿命跟小鬼子拼。

但能有什么办法?敌人打进了家园,不抵抗就只能做亡国奴,就算条件再差,也只能咬紧牙关抗日。

由于炼制技术和材料的粗糙,那时的中国,无法大量制作更轻快、锋利的薄背刀,只能强行将刀身加厚,因为只有加厚刀身,才能保证不会轻易折断。

但加厚刀身的代价就是,使得这把抗战大刀,变得像斧头一样笨重,在面对刀刃更长,更为锋利轻便的日本刀时,会明显处于下风。

如果不是武艺特别高强的中国战士,拿着抗战大刀,通常是打不到,拿着武士刀的日本军人的。

这一点,在戚继光的抗倭生涯中也有记载,他曾这样描述明军官兵,跟日刀作战时的惨况:

“长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两断!”

意思就是说,明军的长兵器不如日刀灵活,短刀之类又抵御不住,明军士兵经常被日刀,一刀劈成两断。

这是因为日刀属于双手武器,长度通常在1米左右,比0。6—0。9米左右的中国单手刀要长,比双手矛戈又要短,刀身轻便灵活,单打独斗时,的确是非常难对付。

为了对付倭寇,戚继光最后发明了两大办法,一个就是群战时的鸳鸯阵,另一个就是散斗时的苗刀。

而戚家军的苗刀,其实就是吸收了日刀优点并进行改良的,更长一些的日刀。

所以,当现场所有懂武术的日本混混,看到周逸龙竟然选择了一把,既笨重又较短的抗战大刀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所有混混都觉得,这个洋人军官,只怕是真的不懂武功,要惨死当场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