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三百零四章 改变历史的一次谈话(上)

第三百零四章 改变历史的一次谈话(上)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周逸龙尽量放缓语速,出声宽慰巴甫洛夫道:

“中将同志,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没想到,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巴甫洛夫粗暴的挥手打断,只听他焦躁不满的怒说道:

“不!你不了解!你还太年轻,根本就没有经历过那种惨烈的战争,没有亲身体会过,失去多年亲密相处战友的痛苦体会……”

周逸龙也不生气,静静等着他把话说完,这才从怀中摸出一包香烟。

他先给巴甫洛夫递了一根,对方僵持了一会儿,还是接过默默点上。

周逸龙自己也点上一根,直到营帐中升起袅袅烟雾,他才抬头向上看去,那里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空荡荡的顶篷。

然而,周逸龙却两眼出神的怔怔盯着那里,似乎回想起了很多事情,过了一会儿,才似自言自语的说道:

“不……我懂的……中将同志!”

巴甫洛夫见周逸龙眉宇间似有一股淡淡的哀痛,不觉有些动容的看着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烦恼。

只听周逸龙轻叹一声,接着说道:

“在你来之前,我刚刚打光了装甲11旅!”

巴甫洛夫心中巨震,突然想起在来时的路上,的确听到过这则惨痛的消息,作为坦克部长,他几乎对每个装甲旅都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装甲11旅的覆灭,让巴甫洛夫当时也痛心不已,只是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一时之间,竟没想起这茬事来。

周逸龙吐出一个如梦似幻的烟圈,接着往下说道:

“我也曾经有个像叶戈尔一样勇敢出色的战士,他的名字叫做波肯!”

不知道为什么,当周逸龙说出“波肯”的名字时,巴甫洛夫就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不自觉的向周逸龙靠近两步,专心致志的听对方讲道:

“波肯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装甲兵,在第一次诺门罕大战前,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但在56号高地最危急的时刻,我问大家,是愿意活着出去,还是跟我一起战死?

波肯是第二个站出来向我宣誓,会誓死追随我的人!”

听到这里,巴甫洛夫心中一暖,这位勇敢的波肯同志,的确让他想起了西班牙战争时的叶戈尔。

那时候,面对惨重的伤亡,巴甫洛夫身边常常也只剩下那么几个老兵,不离不弃的始终跟随着自己。

他忍不住抱着某种期待,插嘴问道:

“这位波肯同志后来怎样了?他还在军中服役吗?”

周逸龙停顿了下,让手中的烟头默默燃烧着,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回答道:

“不,他牺牲了!

在跟日军战车的最后较量中,为了掩护我,他烧毁自己的坦克,用浓烟遮蔽了战场……

我活着回来了,而他却永远的留在了战场……”

一句说完,周逸龙的声音变得有点沉重,本来哀痛“叶戈尔”的巴甫洛夫,突然有点手足无措起来。

他急忙走到周逸龙身边,轻拍着他的肩膀,不断宽慰道:

“这是一位忠诚勇敢的战士,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才对……”

周逸龙缓和了一会儿情绪,才苦涩的一笑说道:

“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打仗不要死人。

但在战争中,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我能做到的,只是尽力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听到周逸龙这么说,巴甫洛夫顿时大生同感,他亲切的握住周逸龙的手说道:

“我也这么想,所以只有装甲更厚,火力更猛的重型坦克,才能为我们的战士赢得优势,从而极大的减少部队损失!”

周逸龙听得一愣,没想到他思路如此清奇,竟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便忍不住开口反驳道:

“中将同志,多炮塔重坦才是装甲兵发展的误区,如果我们真的大量装备它们,将对红军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灾难”

巴甫洛夫刚刚觉得两人拥有类似的经历,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心中正对周逸龙大生好感,没想到对方竟突然开口,就毫不留情的驳斥了他的观点,顿时垮下脸色,不悦的说道:

“为什么不认同?今天你明明跟我一起搭乘t-35参加了战斗,这种坦克的强大威力,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

周逸龙清楚,想要说服对方,并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也不着急,反而慢慢的详细解释道:

“今天这场战斗,其实只是场巧合,正常情况下来讲,t-35几乎很难捕捉到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

巴甫洛夫脸色一怔,不明白周逸龙说得什么意思,却听对方又接着往下说道:

“首先,这里的战场主要以平原为主,这给了吨位超重,故障又多的t-35,进行长途运输的可能。

但如果是在河流,森林较多的欧洲作战,以t-35重达54吨的惊人重量,它要如何及时的赶到前线呢?”

周逸龙说得这点,对于重型坦克来讲非常致命,哪怕是历史上著名的德军虎式坦克,也一样深受机动力困扰,而无法在进攻作战中及时布置到位。

但因为虎式坦克出现时,德军已经基本丧失战略主动权,开始转入全面防御作战,而在防御战中,虎式的机动性问题,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巴甫洛夫听完一愣,他也瞬间想到了很多问题,以t-35目前的重量来看,很多桥梁不经过特殊手段,根本就承受不住而无法通行。

但他还是不服气的反驳道:

“我们可以多想办法,比如用火车将它运到前线,这些困难总有办法克服!”

周逸龙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

“很好,就当它及时到达了前线吧。

以今天的战事为例,我再问你,t-35及时赶到前线后,日军突然在下游25公里处偷偷设立了渡口。请问,以t-35每小时19公里的极速,它要如何快速抓住战机,及时赶到现场?”

巴甫洛夫浑身一震,突然想到了更关键的问题,如果当时不是十几辆bt战车提前赶到战场,阻挡了日军足够久,等到t-35慢慢悠悠赶来时,过河的日军部队都不知道会有多么庞大了。

周逸龙又趁热打铁的,继续打击巴甫洛夫道:

“速度太慢,太笨重,就是t-35的一个致命短板。当大型战争爆发时,改变战争走向的战机,有时会突然出现在上百公里以外,如果坦克没有足够的机动力,又如何能及时抵达战场呢?”

这是战争的基本原理,巴甫洛夫很难反驳,但他还是不肯认输的说道:

“bt坦克速度是快,可它们装甲薄弱,火力不足,就算能及时赶到,又能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最后,还不是要等着t-35慢慢赶上来!”

周逸龙见他终于快要走上正轨,急忙赞同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没错,bt坦克也不行。但为什么我们要从极端的装甲,跳跃到极端的速度呢?”

巴甫洛夫眉头皱紧,似乎已经有点明白什么了,一脸期待的等着对方往下继续说。

周逸龙点点头,斩钉截铁的说道:

“作为红军装甲部队主力,这种战车并不需要在某个方面达到极度优秀的性能,但同时,它也不能在某个方面出现极度短板的劣势。

我们其实最需要的,是在火力,装甲与速度三个方面,达到完美平衡的一种通用型坦克。

这种坦克能够及时赶到战场,也能够承担起绝大部分的装甲战任务,它将成为装甲部队的中流砥柱,在大型战争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

周逸龙的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一般,将巴甫洛夫深深的震撼住了。

通用型坦克?能够承担起绝大部分装甲战任务?

这是一种从未听过的新式理念,我们拥有这种性能均衡的坦克吗?

巴甫洛夫大张的嘴巴还没来得及最后合拢,就听周逸龙缓缓吐出了最后一句激动人心的话:

“比如,现在还是原型车的a32坦克……”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