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独树一帜的第四师团

第二百六十四章 独树一帜的第四师团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正在赶往前线支援的日军第四师团,是一支颇具传奇色彩,又饱受争议的日军部队。

很多人说这支部队战力很强,是日军的常备主力师团之一,还有很多人说它战力很弱,是日军中最不能战的师团之一。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实都有一定道理。

首先,第4师团的前身,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大阪镇台,其兵员主要征集地在日本大阪,应征着多为当地的小商小贩。

在维新时期的西南战争间,这些大阪商人们面对著名的萨摩武士,哪怕死伤惨重,也照样能打得有声有色,其主力第8联队甚至还获得了明治天皇亲自颁发的《勇战剧斗嘉奖》。

这可是日本陆军史上空前绝后的荣誉,要知道,二战中日军所有的感谢状都是军队自己颁布,天皇通常只是口头表扬,唯独第四师团这次获得的殊荣,是明治天皇亲授,其荣誉性质远非一般奖励可比,至于将来,就更不可能有人超越了(日本天皇早已名存实亡)。

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第4师团更是连克金州南山等重镇,之后又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从未败过一阵,尽显日军主力风范。

在这场会战中,牛逼呼呼的第四师团,还曾一度攻下了第一师团所无法攻克的阵地,在首都人民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把脸(第一师团是东京师团)。

到历史上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各部都投入到对盟军的作战中,第四师团也被调往菲律宾,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师团一起,参加了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

这一仗,第四师团大显神威,进展神速,不但圆满完成任务,还最终迫使巴丹半岛的美菲军队全部投降,得到了本间雅晴中将的通令表扬。

既然第四师团如此神勇,那么问题来了,它那独树一帜,“不能一战”的名号又是如何来得呢?这就要从大阪人的文化说起了。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贵族大名,而大名则服从于幕府将军的管理(当时的天皇,只是精神上的领袖,实际是幕府将军手中的傀儡)。

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不同,它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从事商业相关的生计,头脑不但较之农民更灵活,也不依附于大名的土地生活,对贵族们的尊重十分有限。

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贵族们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是谈不上了。

如此一来,对贵族缺乏敬仰的大阪人民,对天皇的看法自然也是大不一样了。

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日军士兵们,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效忠天皇陛下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做买卖嘛,总不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能不死,就尽量不要死嘛。

对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们也习惯于理性分析,“讨价还价”、“斤斤计较”,而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不管命令是否合理,都会闭着眼睛埋头干到底。

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流传着“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的“三不要”原则。

这一点,从第四师团在日军内部的代号也能一窥真章。

日本陆军多半崇尚武士精神,体现在代号上也是如此,比如第二师团的代号就是“勇”,第九师团的代号是“武”等等,而唯独第四师团的代号却是“淀”。

这个“淀”字的来源,据说是因为有一条淀川河,横穿大阪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用这个作为师团代号,真是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招财进宝的吉利……

第四师团如此做派,在日军中的确是只此一家,独树一帜的很了。

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大阪商贩蔑视皇权,不愿充当战争炮灰的体现罢了。

但要是说到作战能力,第四师团无论是训练还是装备,都不下于任何一个日军常备师团,甚至在战术战法上,更接近欧美军队的灵活弹性。

比如,日俄战争时期,第一师团向金州南山的俄军阵地发起攻击后,只是蛮干一般的让第一联队和第三联队轮番发起冲锋,却在俄国人机枪和铁丝网构成的阵地前伤亡无数。

眼看第一师团快要不行了,无奈之下,日军不得不派出第四师团继续发起攻击。

而第四师团,一改强攻的方式,先是利用炮火的掩护逐渐靠近俄军阵地,然后在夜色即将降临之际,突然发起进攻,结果仅仅只打了一波流,第四师团就一举攻克了第一师团久攻不下的南山阵地。

如果说,第四师团在金州城的表现只是小试牛刀的话,那历史上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菲律宾战役,第四师团才是真正的大放光彩。

由于美军在菲律宾地区修筑了大量要塞,对于惯用“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的日军来说,他们的传统战术彻底失灵了。

攻击巴丹要塞的日军第16师团损失惨重,也难以逾越美军要塞一步,无奈之下,日军不得不将第四师团派遣到菲律宾进行支援。

第四师团一到位,就再次改变了猛冲猛打的野蛮战术,而是向巴丹守军战线内渗透了大量侦察兵,把美国守军的隐蔽火力点、重型火炮和碉堡的位置摸的一清二楚,并全部做了详细标注。

此后,日军炮兵几乎象长了眼睛一样,把美军的阵地全部一一击毁,甚至很多炮弹直接飞进了美军的碉堡。

于是,在第四师团的强大炮火轰击下,美军阵地和心理防线都统统垮掉,仅仅2个星期时间,就有8万美菲联军被歼灭。

巴丹守军的溃败,严重影响了克雷吉多尔要塞的美军士气,麦克阿瑟甚至乘坐鱼雷艇匆忙逃到了澳大利亚。

而第四师团如法炮制了巴丹要塞的经验,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又完全攻占了克雷吉多尔要塞。

由此可见,第四师团的战斗力并不差,在关键时刻也从不窝囊。

只是由于他们几乎从来不蛮干,喜欢发现对手的弱点并进行巧妙攻击,懂得进退以避免遭受无谓的伤亡,。

这些灵活的思想战法,与传统的日本“武士道”背道而驰,结果就被冠以“窝囊的第四师团”,也算一个“冤案错案”吧。

就连日本人伊藤桂一则,也在他的书中说道:“不如该说,大坂人是会用脑子战斗的军队,如果发现没有胜机他们就不会勉强从事,而是退回去寻找下一次胜机。“

现在,就是这样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法又灵活多变的第四师团,外加上关东军双料王牌的第七师团,双双加入到了诺门罕战场。

而周逸龙的西线苏军,早已在连日的苦战中伤亡惨重,精疲力竭。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