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九十八章 战前观摩

第九十八章 战前观摩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德国车队才刚刚在23师团驻地大门口停稳,辻政信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吹嘘起皇军的强大了。

按照辻政信的说法,23师团长小松原中将,这个大使馆副武官可不是白做的,他曾仔细研究过苏军的战术特点,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对苏作战专家。

小松原从苏联回来后,曾经编写过一本叫《如何与苏军作战》的小册子,并递交给了参谋本部。

参谋本部如获至宝,专门加印多份,秘密下发到关东军各部队,成为日军对苏作战的必定参考读物。

按照小松原的研究,苏军士兵受过极其严格的正面攻防训练,要从正面攻破他们的防线,还是比较困难的。

但苏军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弱,他们一旦被包围或侧翼受到包抄,就会陷入全线混乱。

这种研究成果,正好契合了日军喜欢迂回进攻的特点,因此在关东军中很有市场。

山县联队在第一次诺门罕战事中,利用东支队迂回敌后,将苏军的指挥部一锅端掉,更是从实践角度,对此战术进行了验证。

在辻政信的口中,23师团除了师团长经验丰富以外,士兵们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日本大好男儿,绝非那些软趴趴的苏联大兵们可比。

他在这儿一顿胡吹海塞,将23师团几乎说成了,无人可敌的天兵天将,完全忘记了,就在不久前,他还跳起来脚来吼道:“让23师团下来,换第7师团上去。”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以胡伯尔为首的德国军事观察团被辻政信的这顿忽悠,给彻底折服了。

苏联一直是他们重要的假想敌之一,能在这里遇到一个精通对苏作战的高手,德军军官们都兴奋起来,抱着学习的态度,打算好好观摩一番。

然而,等到他们进入大营,真的观看到23师团的战前训练后,所有人的眼珠子都掉了一地。

日军的战前训练,既不练大炮,也不练坦克,只练两样东西,一样是白刃拼刺,另一样就是步兵冲锋。

尽管,胡伯尔等人也承认,日军步兵素质的确堪称优秀,世界范围内都极为少见。

但在日军眼里,战争难道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一战时代吗?

没来之前,胡伯尔还真以为日军有什么好的制苏秘笈,等看到此处时,简直是大失所望。

只有辻政信参谋和小松原中将仍然懵懵懂懂的,自得其乐,以为自己将皇军士兵们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辻政信到底不是德国人肚子里的蛔虫,看到他们一脸的惊讶,还以为自己将“这帮土包子”好好的震慑了一把,接下来,就该带他们进指挥部里指点江山了。

等到走进指挥所,跟小松原中将讨论进攻苏军的战术时,这位矮小的日本人,倒还真的没有对他的德国朋友们隐瞒什么,直接将自己的方案和盘托出。

本来,关东军司令部为小松原准备的作战方案,是由第1战车团从背后包抄,第23师团从正面进行策应。

但在“苏联通”小松原中将看来,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模式,呼伦贝尔草原一望无际,无遮无拦,如此多的坦克,即便再怎么伪装隐蔽,也很容易被苏军发现,导致功亏一篑。

为了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小松原中将对计划进行了调整,战车团被调到正面强攻,第23师团的步兵则负责侧翼包抄,跟原方案正好调了个个。

这让“没见过世面的德国土包子们”再次大开了眼界。

用坦克部队正面强攻,用步兵侧面迂回,这招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简直是匪夷所思啊!

德国在坦克战方面走在世界前沿,这些观察员们都是有备而来,不是使馆武官,就是高级现役军官,大多懂得坦克战术。

他们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平原作战中,不用机动坦克部队迂回包抄,却要使用步兵,坦克部队容易被发现,难道步兵就不会?

日德关系不错,既然来了,也别藏着掖着,胡伯尔中将还是委婉得向小松原师团长提了些建议。

可没想到,小松原挺固执的,横竖听不进去,而且他还自信满满的告诉德国观察团:“我们日军一个师团可以轻易击败苏军三个师,你们就瞧着好了!”

小松原不说这句话还好,此言一出,让他那对苏作战专家的形象,在观察员们的心目中跌到粉碎。

德国人一向以苏联为假想敌,天天算计着,苏军什么实力他们还能不清楚,小松原这个牛逼,连德国佬都自认吹不出来。

小松原中将是的真了解苏军吗?他到底是个专家,还是个“砖家”呢?

就在胡伯尔大失所望,康尼少校一脸冷笑的时候,日军中的另外一个人物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就是第23师团参谋长,大内孜大佐。

第23师团高层有两个所谓的“苏联通”,除了小松原之外,就是大内。

大内曾出任驻拉脱维亚的武官,另外他还像朱可夫一样,是骑兵出身,做过骑兵集团参谋,对草原作战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很早以前,他就曾向关东军司令部建议:“在海洋般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作战,只靠徒步行军是不行的,必须用机械化部队迅速开辟出一个行动半径。”

大内甚至提出:“那种日俄时期的马拉三八式野炮,射程最多不超过四五千米,用这种炮,无论如何是打不了胜仗的。”

显然,大内的这些想法,脱离了日本陆军将官的习惯性思维,也正因为如此,他注定得不到关东军司令部的重视和认可。

但是大内的观念,却得到了德军观察团们的一致赞赏,这个家伙才像是个正儿八经的对苏作战专家嘛,只可惜人微权轻的大内参谋长,明显左右不了日军的整个动向。

等到整个参观行动结束以后,胡伯尔坐在汽车的后座上,问向身边的康尼少校道:

“你怎么看待这次的日苏战事,这些日本人真的有希望打赢吗?”

康尼少校缓缓的从怀中摸出,那个精致的银质烟盒,放在鼻前轻轻的闻了闻,这才悠悠的说道:

“日军的优势在于步兵,苏军的优势在于坦克。至于结果,这就要看,苏日双方的指挥官,到底是谁更愚蠢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