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 第八十五章 前线调查(下)

第八十五章 前线调查(下)

作者:青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等等,你说的是哪位政委同志?”波克隆斯卡娅敏锐地察觉到,她心目中的那位英雄,很可能就要出现了。

“政委同志,当然是说得内务人民委员部旅级政治指导,米哈依尔政委了,还能有谁呢?”谢苗连长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仿佛“政委同志”这个词,就是专门指代的周逸龙同学。

话说,现在整个诺门罕前线,一提起政委同志,谁不知道是米哈依尔啊,还能有别人吗?

朱可夫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听到“米哈依尔”这个名字的时候,他明显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伏罗希洛夫元帅说自己认识他,难道是那个小家伙吗?

朱可夫赶紧示意谢苗连长接着说下去,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疑问,想要搞清楚这位神秘的政委同志,到底在战场上都有哪些惊人的表现。

谢苗连长见一说到“米哈依尔政委”,面前的两位尊贵客人,就跟自己的那几个大头兵一样,露出一脸迫不及待的表情,他得意的清了清嗓子,这才接着往下说道:

“政委同志在最危急的时刻,带着一个边防军连队,突然出现在了偷袭指挥所的日军东支队身后,他机智地利用了示弱战术,将日军引诱到他的伏击圈中,重创了日军东支队,他甚至亲自驾驶着一辆缴获的日军战车,将敌人打了个人仰马翻。”

“你是说,他亲自驾驶坦克,冲向日军吗?”波克隆斯卡娅激动起来,这种情节不正是她需要的英雄故事吗。

“是的。”谢苗连长肯定地点了点头,为了增强表现力,他甚至专门模仿了一个坦克向前“隆隆”前进的样子,似乎他当时就在现场亲眼见到一般。

朱可夫跟波克隆斯卡娅的关注点明显不同,他低头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发问道:

“你是说,他精通战车操作,甚至可以驾驶日军的坦克?”

“那是必须的,政委同志是一位非常专业出色的指挥员,驾驶坦克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谢苗连长挥了挥手,又仿佛是在跟自己的几位大头兵吹牛一般,将驾驶战车的技能,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似乎伟大的政委同志,在他心中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朱可夫点了点头,以前也听到过一些传闻,说是那个小家伙在莫斯科时,就喜欢鼓捣兵工厂里的各种新式武器,这倒挺像他的风格,只是没想到他在战场上也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

见二人暂时没有其他疑问了,谢苗连长又准备接着往下说,他似乎已经摸清了现在的状况,说话也不再紧张了,他说道:

“政委同志一边收拢我们被打散的装甲兵,一边又从后方调来了两个新的边防军连队,将日军东支队击溃后,压缩在一个小盆地内。他还利用从指挥所里找到的电台,接管了我们部队,并及时地向炮兵绘制了精准的射击诸元,用炮火重创了正在猛攻我们防线的山县联队。”

“你是说,他还精通炮兵作业?是他亲自指挥了炮兵的射击?”波克隆斯卡娅越发兴奋起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绝好的英雄题材啊。

一边的朱可夫又一次被惊讶到了,就算是寻常优秀的军事主官,一般也不会精通到具体的炮兵作业中,这的确是让人非常吃惊的事情。

他哪里能想到,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周逸龙早就在虚拟体验仓中,千百遍的扮演过炮兵角色了,这种丰富的经验,的确是现实中二战军人所难以具有的。

“这种简单的操作,对政委同志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他厉害的地方可多着呢。”

谢苗连长很享受那两位尊贵客人不断被震惊到的表情,这会让他产生一种见多识广的优越感,使他在军区副司令面前,也好好的露了一把脸。

他接着说道:

“天亮后,政委同志很快利用火炮和坦克的优势,在追击战中将日军东支队给全部消灭了。不光如此,他还利用缴获的日军电台,成功的欺骗山县联队派出了援军。”

谢苗连长对于这一段的经过其实并不很清楚,因为周逸龙刻意隐瞒了清原幸生的相关情报,对于这名难得有着效忠之心的日军俘虏,周逸龙计划让他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所以,苏军战士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位日军俘虏到底干了什么,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波克隆斯卡娅对那位英雄政委的崇拜,她已经听的两眼冒出了小星星,一个伟岸高大的形象正在她心中不断攀升。

朱可夫却一直在仔细思考,从谢苗连长的话语中,他能分析出,这位政委同志的临机应变能力很强,对于手中资源的使用也非常到位,无论是装甲兵,炮兵,还是边防军都在他手中发挥了充分的战力,甚至连俘获的日军电台都被他巧妙的运用起来。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指挥官。

“山县联队派出援军后,政委同志指示正面防线的部队放开一个缺口,成功将山县的支援分队引诱到了伏击圈中。不过,这个时候,狡猾的日军也派出了一个空中飞行战队进行支援,政委同志虽然也及时呼叫了我们的空军,但他们出动的很慢,没能及时赶到战场。”

为了强调敌人飞机的强大,谢苗连长手舞足蹈的模仿了一些夸张的“轰炸”动作。

这让波克隆斯卡娅又一次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形势突然逆转,又是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真不知道这位英雄的政委同志,能够想到办法化险为夷吗。

谢苗连长卖足了关子,见那位军区副司令听到这里都皱起眉头,显然是在思索退敌的良策,他这才心满意足的开口说道:

“政委同志机智的让大家换上了日军的服装,并用烟雾弹将真正的日军笼罩在伏击圈内,又用行军背囊做了一个大大的攻击箭头,成功地引诱了日军飞行大队对他们自己人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朱可夫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小家伙还是这么古灵精怪,连自己都觉得难以躲过的日军轰炸,竟被他用这种离奇的方法给化解了,部队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借机给了日军一个沉重的打击,的确是打了一个漂亮的巧仗。

波克隆斯卡娅也转忧为喜,快速地在她的小本子上记下了英雄的点点滴滴。

“趁着日军支援分队被炸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政委同志带领我们发起了白刃冲锋。这一战我也参加了,当时我带领着第九连,是跟着政委同志一起冲进烟雾中的,我还一连刺倒了两名日军,政委同志甚至将一名日军八段剑道高手,给一刀劈成了两截。”

说到这里,谢苗连长特意挺起了胸膛,他一直觉得能跟着这样的领导打仗,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

朱可夫听得连连点头,他本身就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听到周逸龙在关键时刻果断发起白刃战,不但勇气过人,还及时把握住了宝贵的战机,为后面消灭山县联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这个时候,周逸龙磨磨蹭蹭的,那山县联队很可能就逃之夭夭了。

只是谢苗连长说的,政委同志一刀将日军八段剑道高手给劈成两截,被朱可夫同志给刻意忽略了,他觉得这是刻意的夸大,那个小家伙长什么样子,自己还不清楚吗,就他那丰满的体格,不被日军劈成两半,就算烧高香了。

可波克隆斯卡娅却将这段作为重点记录了下来,还一连拉着谢苗连长问了好几个细节上的问题,这种高手间的对决,可是新闻报道最好的题材了。

谢苗连长被这位美丽的记者同志打断了好几回,才能接着往下说道:

“政委同志在消灭了日军支援分队后,果断命令步兵们搭乘剩余的战车,用最快的速度穿插到了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56号高地。”

“等等,你说,他是利用坦克部队单独出击,截断日军退路的,还在战车上搭载了步兵?”

朱可夫激动起来,他一直在研究装甲部队的合理战术。

而这一时期,哪怕是后来发明“闪电战”的德军,对坦克战术的研究,也还处在艰难的摸索阶段,更没有机会在战争中验证完善他们的战术。

甚至世界上很多守旧的声音都认为,坦克只是辅助步兵进攻的一种工具,不应该单独组成部队出击。

比如,现在代表欧洲主流的英法,就是典型的将坦克分散在步兵部队里使用,甚至连他们设计坦克的思路也是如此。

像英国的玛蒂尔达坦克,就是一种典型的步兵坦克,速度慢的像乌龟,只能勉强跟上步兵的攻击步伐,但是装甲却在同时期的坦克里,算得上是奇厚无比。

当德军目前最先进的三号战车装甲正面,只有50毫米厚度的时候,奇葩的玛蒂尔达侧面装甲,就达到了惊人的70毫米。

但如此厚重的玛蒂尔达,却仅仅只是装备了一门40毫米口径的牙签炮,甚至连苏制t—26轻型坦克的45毫米火炮都不如。

可以说,这种龟速,厚甲,牙签炮的组合,就是位了步兵而设计的,是坦克中的耻辱,完全无法胜任以坦克为主导的现代战争,朱可夫一直就很反对这种设计。

但现在,在1939年的诺门罕,朱可夫不但听到了坦克单独作战的案例,甚至还搭载了步兵协同,这可是非常成功的合成作战啊。

步兵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坦克在复杂环境中作战的诸多弱点,而用坦克搭乘步兵,又完美地解决了步兵速度太慢的问题。

这种先进的理念,跟朱可夫一直研究倡导的装甲战术不谋而合,他再也顾不得继续听下去,一把抓住谢苗连长的手臂说道:

“快说,那位政委同志现在在哪儿?”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