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原来的世界 > 第二百五十章 一苇渡江

第二百五十章 一苇渡江

作者:缪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只见多滚他们扛着楠竹来到码头边,分别将楠竹放在水面上,然后脱了脚上的布鞋,将布鞋揣在腰间,打着赤脚踩上了漂浮在水上的楠竹。人只在楠竹上稍稍晃了一小下,随后脚下就像生了根似的死死地踩住了楠竹,然后将手里的那根长竹竿当篙,划动水面。被踩在脚下的一根根楠竹驶入河心,然后顺着水势湍急的河水,就像离了弦的箭一般穿行而去……

张幺爷和张子恒算是大开了一回眼界,看着多滚他们踩着楠竹顺水而走的潇洒样子,心里既羡慕又惊奇。

踩着楠竹在水面上行进了一段的多滚他们,居然还在楠竹上玩起了花活儿:倒退、转身、绕弯、换竿跳杆,单支支一根楠竹在他们的脚下不似蛟龙胜似蛟龙……

“他们这是从哪儿学来的水上漂的功夫啊?”张幺爷叹服地说道。

站在张幺爷身后的静园老和尚这时说道:“这就是我们佛门中传说的一苇渡江吧?老衲也算是第一回看见佛门公案在世间确有其事了。”

张幺爷回头好奇地朝静园老和尚问道:“一苇渡江?佛门公案?”

静园老和尚说道:“既然今天老衲有幸亲眼看见一苇渡江将传说中的佛门公案演变变成了活脱脱的事实,那么老衲就跟你说说这一苇渡江的来历……”

等张幺爷和张子恒以及佘诗韵和日渥布吉都上了船,日渥布吉将靠在码头边的木船撑离码头的时候,静园老和尚才不慌不忙地跟船上的人说起了“一苇渡江”这一佛门的传说:

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有一天,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呢?”

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国(中国)。那儿紫气缭绕并且民风淳朴,是我佛可以教化的子民。”

于是,达摩遵照师傅般若多罗的嘱托,东行来到了中国。他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两人观点不同,话不投机。达摩不辞而别,打算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弘扬佛法。

走到长江岸边,达摩看到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江边没有船只,正愁无法渡江,却见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位老婆婆,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达摩便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

老婆婆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十分诚恳,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达摩心想,连一个年迈老人都可以踩着芦苇过江,我为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老婆婆仍然没有说话,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后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地过了长江。

当时北魏都城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个和尚名叫神光,听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在南朝都城金陵弘扬大乘佛法,便前去会唔。当他来到金陵打听时,得知达摩已经渡江北上。神光不作片刻停留,在后边紧追。当他来到江边时,看见达摩正脚踩一根芦苇过江,而且平平安安登上了对岸。

神光环顾四周,发现一位老婆婆坐在江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他心想:达摩一定是用老婆婆的芦苇渡过江去的。于是便急急忙忙跑到老婆婆的身旁,不请求主人的允许,抱起芦苇就跑到江边扔到水中,之后一个箭步跳上那捆芦苇。芦苇不仅不向前进,反而连在水中打了几个滚,把神光掀入了江中。好在江边水浅,神光只是喝了几口江水,险些丢掉性命。

神光浑身湿透,涉水上岸后走到老婆婆跟前问道:“前边那人用你的一根芦苇就能渡过江去,而我拿了你一捆芦苇,为什么我险些命丧江中?”

老婆婆说:“那人是以礼化取,我当然应该渡他过江;你是无礼抢要,我怎能有缘助你呢?”

神光自知失礼,赶忙向老人家道歉说:“老人家,方才我是急于追赶那人,忙中失礼,冒犯施主,请老人家原谅,还请老人家渡我过江。”

老婆婆见神光能知错就改,于是对他的态度有所转变,遂答应施苇相助。神光—扭头,老人已不知去向。就在这时江面风起,飘浮在江面上的芦苇捆,又慢慢地荡回到江边。神光朝老人原来坐的位置深施一礼说:“多谢施主指点,小僧去也!”说罢,他慢慢登上芦苇捆,顺顺当当地过了长江。

当他登上长江北岸时,暗暗自愧地想:唉!我实在不如人家啊!

神光心悦诚服地紧步赶上达摩,合十施礼请求说:“恭请大师随我到嵩山少林寺弘扬大法!”

于是达摩跟神光来到魏都洛阳,不久又来到嵩山少林寺,他一看少林寺所处的地方山青水秀,便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落迹面壁,这一坐就是九年。九年功到业成,大乘禅法遂在中原之地得以传播开来。

张幺爷听完静园老和尚摆的龙门阵,说:“你这龙门阵不对。人家达摩祖师踩的是一根芦苇,多滚他们脚下踩的是那么大的一根楠竹,咋能跟达摩祖师比?”

一旁的佘诗韵呵呵笑道:“干爹,你这是吹毛求疵!人家静园老师傅跟你说的是道理,你咋这么死脑筋?”

张幺爷朝佘诗韵问道:“你说我吹什么毛?”

张子恒对张幺爷一问三不知又好穷根究底的毛病很是反感,不耐烦地说:“人家是说你鸡蛋里挑骨头!说的都是文绉绉的话,专门用来烧烫我们这些乡坝头的人的。”

佘诗韵听张子恒说话有点阴阳怪气的,朝张子恒一瞪眼说:“我跟我干爹说话,你插什么嘴?”

张子恒却寸步不让地朝佘诗韵说道:“谁叫你说些文绉绉的话烧烫我幺爷的。我就是看不惯!”

佘诗韵强横地朝张子恒说道:“看不惯你就别看!就当自己是瞎子不就得了?”说完朝张子恒狠狠翻着白眼。

张子恒还要朝佘诗韵回嘴,张幺爷却朝张子恒呵斥道:“子恒,你咋学会嘴里不饶人了?你是男人家,气量咋这么小了?丢咱张家男人的脸了三!”

张子恒却说:“我丢脸?你被人家像瓜娃子一样的烧烫,你就没丢咱张家男人的脸?”

张幺爷没想到张子恒会这么说他,一时气急,从坐着的船舷边站起来就要朝张子恒冲上去。船在这时晃了两晃,张幺爷立足不稳差点被晃到水里去。幸好旁边的佘诗韵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他。

张幺爷气哼哼地朝张子恒一瞪眼地威胁道:“回去老子才收拾你!敢这样跟老子说话了,你是越来越没规没距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