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36章 山门建成

第36章 山门建成

作者:吾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自古宗门大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宗门圣地。【书香小说

如武当派的武当山,峨眉派的峨眉山,少林寺的嵩山,伊肆兰教的麦加,基督教的耶路撒冷等等。

有了圣地,宗门才有了传承的正统,也有了发展的根基。

道门理综的山门终于建好了。

看着眼前雕镂画栋、古气韵雅的建筑群,易承觉得,这汉朝人盖房子,特别是盖一些山门的房子,还真有自己的一套审美。

现在建造的工匠们都已经离去,整座山门就剩下易承和负责交接的常叟,以及太宰和十几名小厮,褪去了之前的热闹喧嚣,这座山门顿时有了属于山门的清净感,空山鸟语,子规轻啼,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大门口,移栽了两颗据说至少百年的大松树,大约四五米高,松树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着生长的,像一位身躯枯槁的老者,精神却十分健硕,躯干遒劲有力,针叶繁杂茂密。

相比后世黄山的迎客松,这两株门口的古松盘根错节的样子,更有种长于荒野的自由气息。

常叟得意洋洋地告诉易承,这两株古松,是他命人凿开岩壁,从山崖上移栽过来的,可是花了好大力气,只为让整座山门多些古气底蕴。

易承也表示承他一个人情,日后常叟若需相助之处,自己定在所不辞,如此皆大欢喜。

在两颗巨大的松柏之后,就是山门的正门。

正如当初常叟送给易承的那个山门模型一样,山门的正门非常气派。

正门是一座巨大的拱形门,相比缩小的模型,现实看上去的大门少了几分精致小巧,多了几分古朴大气。

大门的左右有蝙蝠样式的飞檐,还有圆形的窗洞,拱门正上方竖着一块匾额,上有篆书道门理综隐派字样。

从大门走进去,就能看到一口青铜大鼎矗立在一处平台上,鼎高约九尺,宽四尺,算得上庞然大物。

上面雕刻了许多歌功颂德的文字,大抵都是燕枝当年与刘邦相遇的一些事,不过上面刻的都给神话了,什么赤帝化龙,什么受命于天,什么赤龙斩白龙巴拉巴拉的一堆。

大鼎自然是刘邦的送的,也代表着道门理综隐派得到了汉朝正统的认可。

更是刘邦对道门理综隐派预言自己登基的肯定和背书。

虽然易承不太喜欢这口大鼎摆在门口,显得太招摇了,不过有一说一,有这东西镇着,接下来的大汉国四百年内,道门理综隐派都可以在此地安心发展。

太宰对这座山门非常满意,易承随刘邦出征两个多月,他与卢方,程康全程参与了山门的建设。

易承当初出发前就叮嘱过常叟,给太宰他们三人安排了监工的职位,常叟也从易承的语气中听出这三人的重要性,所以也是对太宰的建议言听计从。

比如,太宰就要在山门的最后方建一座两层的砖石小楼,且窗户向北开,说是可以赏景。

常叟就完全按照太宰的要求,在大殿的后方建了那座砖石小楼,而且还开了一扇超大的背面窗户。

“骊阳侯,这些台阶都是用的宫制的白玉石阶,乃皇家规格,宽三尺,长一丈,一共两百四十阶...进了正门,依次是汉王鼎台、灵官殿、钟鼓楼、玉帝殿、四御殿、三清观、受戒台、小蓬莱...钟鼓楼两侧还有四座配殿,后面是执事堂、客堂、水房、斋堂以及住房...请移步一观。”

常叟似乎对介绍建筑非常熟练,从进了山门,就一路领着易承各种参观。

易承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常叟那些工人居然能盖出一座如此巨大的建筑群。

这座道观,少说占地也有五十亩,至少四万平方,几十栋房殿屋舍,而且看起来样式都挺不错,如此恢弘气派,说仅仅用时三个月,作为一个经历了后世基建速度的现代人,易承也难掩惊讶之色。

“嘿嘿,骊阳侯莫要惊讶,这山门之所以建造的如此之快,还是多亏了将作监前面已经为汉王修建行宫准备多年,砖石木料早已备妥,营造法式图纸一样不缺,只需组合图纸,再差遣奴隶工匠,上山建造便可,这便才能如此迅速完工。”

“那也很了不起了。”易承称赞道。

“嘿嘿,承蒙骊阳侯夸奖,骊阳侯您看,这座玉帝殿便是整座山门最大的一座大殿,该殿面阔三丈,进深两丈七尺,殿宇系悬山门正中,青瓦覆顶,殿内天帝像乃是从隆窑烧制的巨像,其面容温平,形态古朴,端坐其中,头戴帝冠,身穿帝服,坐镇紫微宫,以北斗七星为驾...”

汉朝这个时代,还没有玉皇大帝这个称呼,不过已经有了天帝这个概念,而且因为道家人宗多以炼丹术著称,《山海经》中又有:“玉膏从黄帝...玉膏所出,以灌丹木。”的记载,因此,黄帝成为文献记载中第一个用玉石炼丹的人,又被道家人宗冠名玉帝,道家在汉朝的道观中,就多以玉帝像为最高神用来膜拜。

带着易承参观完之后,常叟问易承可有何不满意之处,易承说十分满意,下次面见汉王时定会极力称赞将作监的营造法式,常叟便心满意足的走了。

常叟一走,太宰立马就上来,按住易承的肩头,颤巍巍地说道:“吾儿,耶耶到现在还觉得同做梦一般,汝告诉耶耶,这里以后真就是咱们的家了?”

易承面带微笑,朝着太宰柔声道:“耶耶,这就是咱们的家,明面上是孩儿道门理综隐派的传宗之地,暗中就是我太宰一族为始皇帝守陵的山门,所有为始皇帝守陵的遗族,孩儿日后都会给他们安排活计。”

“善,善,大善。”太宰的眼角有眼泪流出来,“多亏了吾儿,吾本以为,我太宰一族已至亡族之境,现在看来,多亏了吾儿,现在才能继续为始皇帝守陵,吾就住在北面的二层小楼上,每日醒来,从窗北望,便可看到始皇帝陵寝,有吾儿之功,吾此生足矣!”

不仅太宰激动,卢方、程康、蔡争等人都神情激动,多年逃难一般的隐居,早已让他们活的苦不堪言,如今有易承在,他们感觉就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