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30章 行军途中

第30章 行军途中

作者:吾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吕雉心满意足地走了。【书海漫游

在获得易承肯定的回答之后,她又恳请易承帮她共同辅佐太子。

这个顺水人情易承当然会帮。

刘邦死后,刘盈年幼,吕雉代理朝政,前后扶持两位皇帝,执掌大汉长达十五年之久,这个女人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有多大的权势,不过易承可是明明白白。

虽然这个女人统领的吕家最后倒台了,可并不妨碍现在道门理综与她结好,几辈子重生下来,易承深知广结善缘的重要性。

说不定自己在未来就能用上这些人。

从大帐中出来,张良还等在外面。

“子房啊子房,你这么快就把我卖了?”易承朝着张良笑嗔道。

“诶,食可乱食,言不可妄言。”张良摆手道:“吾只是受人所托,带骊阳侯见上一面,至于事成与否,那还是骊阳侯自己定夺,怎可说是吾把汝卖了?”

易承咧嘴一笑,“开个玩笑,别激动别激动。”

张良听到易承这么说,不禁仔细地盯着易承看了看,最后还是稍有些感慨道:“汝这少年,好生奇怪。”

易承忽然心念一动,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被张良和张蕤绑架时,自己和张良对视时,张良也曾说过这句话,不禁也模仿起当初的语气表情,凑近张良笑了笑说道:“能不能交个朋友?”

张良起先只是愣了一下,随即他的表情逐渐凝重,最后还是试探性地说道:“少郎君所谓何意?”

易承强忍笑意:“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和你认识认识,交个朋友。”

当易承一字不差地把当年那段只有他们二人才知晓的对话复述一遍之后,张良的眼神慢慢变了,变得犀利而敏锐。

“汝究竟是何人?”

“哈哈,自然是道门理综隐派的传人。”

“汝也有幼身之疾?”

易承默许地点点头。

“吾去问过甘罗,骊山宫就在骊山,可从未听闻骊山中还有其他山门之人,而且他说汝知晓他六十余年前所用的毕之字号,且知晓百余年前李长安门主所埋遗物,汝就如凭空出世一般,似乎知晓很多东西。”

“我道门理综隐派有诸多不凡之处,凡夫俗子不能理解,想来也正常。”易承轻笑道。

似乎是默认了易承说的有道理,张良也沉默了。

易承走上前,忽地拍住张良的肩膀,轻轻捏了两下,这是他重生为燕枝时,最喜欢对张良做的动作。

“我很欣赏你,子房,你是一个天才,不论是权谋还是韬略,而且人品也不错,关键你还是张家人,你的寿命应该会很长,虽然六年之后我会死,但道门理综隐派会有人继承我的意志,继续存在这个世上与你产生交集...”

大军行军的速度很快,从长安到洛阳,再从洛阳到鸿门,之后一路沿着黄河驰道一路抵达彭城,并在彭城做补给,之后大军将对淮南国境内发动进攻,任何反抗者,格杀勿论。

自从上次和张良聊过天之后,这几天张良总是有意无意的在躲着自己,这让易承有些郁闷。

作为一个无限轮回的长生者,易承其实每次重生都有些孤独。

这个时代,没有人和他有共同语言。

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生活在这些古人想象都无法想象的科技世界的人,他所见过的东西是完全超越时代的。

一个电话,万里之遥两个人就能联系上,一张机票,就可以从地球这端飞到那端,一台电脑,就可以让成千上万人在上面互动玩耍。

如果把这些告诉古人,他们肯定会认为自己疯了,把千里眼顺风耳的故事当成了现实。

可易承实实在在的见过,重生为李长安时,他甚至亲自制作了一块电路板,虽然只能实现最简单的与非门电路,可易承知道,这东西,其实就是组成计算机最基本的构造之一。

可是空有屠龙术,却无法与人诉说。

易承曾经向墨子祁和沈青婉都提起过那些科技。

可她们却无法理解,都只是觉得自己的丈夫在说一种漫无边际的神话。

更可悲的是,她们的寿命终究有限,人生匆匆不过百年,便如浩渺烟沙,消散风中。

这让易承更加孤独。

不过当易承在收荀子为徒之后,他就惊喜的发现,原来古人中是有人能理解他的,年幼的荀子就非常能接受易承向他说的那些东西,并且十分向往。

他会想象改良的蒸汽车在驰道上飞奔,也会想象有巨大机翼的飞机载着人像鸟一样飞上高空,更能想象出易承向他描绘的一个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宇宙模型。

这个时代,只有最聪明的那一小群人,才能跟的上易承的思维,才能理解他说的话。

当然,张良就属于那一小群人,最关键的,他还是一位长寿者。

易承把张良当成自己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可现在,似乎是自己的那番话吓到了他,让他不敢与自己亲近。

不过易承也没什么精力去管他,因为这阵子,刘邦又开始频繁地召见自己,估计是军略上的事都已经谈完了,现在闲了下来,所以开始询问各种敏感问题,这让易承回答的越发艰难,时常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话说错,那可都是影响大汉朝走向的大事。

“先生,你来告诉朕,朕百年之后,谁会继承我大汉大统?”刘邦坐在车厢中,忽而随口就向易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此乃临近国之社稷,测算有扰动天机之嫌,且有天象隐匿,故臣无法预测。”易承叹气道。

刘邦笑了笑,似乎也知道易承不会回答,便向唠家常一样说道:“先生可曾见过太子刘盈?”

“未曾见过。”

刘邦手搭在扶手上,皱眉说道:“刘盈性格太过懦弱,做事优柔寡断,跟朕很不像。”

听到刘邦这么说,易承也没搭话。

“朕也考虑过肥儿,不过他乃是庶出,年纪也不小了,倒是朕的长孙襄儿,忠谨有礼,很不错。”

易承继续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其实,朕最中意的,还属戚姬所生的代王如意。”刘邦淡淡地看向车窗外,“如意跟朕小时候长的极像,而且性子也像,行事果敢,胆子也大,朕觉得若是朕百年之后,他来继承汉王之位也是极好的。”

看易承听自己说了这么多,却没有回答一句,刘邦略咳了一嗓子,然后才问道:“先生觉得朕的这些儿孙中,有谁可继承大统?”

易承抱拳行礼道:“我听汉王所言,最为钟意代王如意,可汉王想必也想过,刘盈已被立为太子多年,党羽已丰,若是废长立幼,是否会动摇汉国国本?”

易承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了一个问题,可刘邦已然知晓易承的态度,他沉默许久,才索然摆了摆手道:“此事,还得让朕好好想想...”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