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盗墓之南洋惊潮 > 第446章 古印度文明

第446章 古印度文明

作者:玉松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姜允儿似乎兴趣不高,时不时地还拿书出来看看,背一背,我走上前,看着她,说道:“你是不是觉得国外的文物跟我们没有一点关系?”

姜允儿吃了一惊,不知道为何我没来由地动怒,有些手足无措,她低声说道:“我只是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我想抓紧时间。”

我说道:“西境需要守护的不仅仅是西境的文物,还有其他地方的文物流进来,还有文物通过地下渠道过境西境,还有在西境造假,反输出内地,你以为只需要学一个看文物,看坟头就可以了吗?”

姜允儿第一次脸红,她将书塞进了包里,说道:“对不起,师傅!”

我瞪了她一眼,朝里走去,二叔疾走几步,上来说道:“人家好歹是个女孩子,你得对人家温柔一点,师傅好歹要言传身教嘛。”

万金油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银大少,我怎么觉得你很纠结,有没有一种想下手,却又害怕被打的味道?”

“滚你的,你们两个拉郎配嘛?我带徒弟就这样,愿意的留下,不愿意的拍屁股走人就是了。”我的注意力其实全被文物吸引了,我疾走几步,看到了挂在玻璃墙壁上的第一个文物。

这是一个大约一米的蝎子,青铜造型,通过色泽我能看出年头大概可以到唐朝末期的样子,这蝎子不同的是浑身全是符文,几只脚却是印刻在青铜板上,本来伸直的双钳却是弯曲的,蝎尾部分却是熟皮子,尾部很长,蝎尖尖锐,背后却是一个扣子形状。这蝎子身上还有很多的划痕。

我正疑惑,来了一个穿着衬衣的中年人,一看便知道他是巴国人,他笑眯眯地说道:“兄弟,这是我们国家的铠甲,这副铠甲一直被使用到了两百年前,之后被私人藏家收藏。”

“铠甲?”我有些吃惊,不过经他这么一说,我倒是看出了些许端倪,两只蝎钳正好是挂在肩上,蝎尾部分缠绕在腰间,用蝎尾刺扣住。

二叔不屑地说道:“这东西能被使用千年,这得多缺青铜啊?”

姜允儿观察更加仔细,说道:“那上面的窝窝是什么呀?”

中年人赞许地说道:“先生,并不是这样,我们巴国人很注重传统,这是一副王将铠甲。我们会将王将铠甲不断地传承给下一任王将,上面原本镶嵌了黄金和珠宝,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珠宝掉了,或者在一次战斗中王将被杀,但铠甲留了下来,你可以看到上面交战时的刀痕。”

我说道:“好东西,我没猜错的话,上面的符文是战神永生文吧?”

中年人很吃惊,说道:“先生,您对巴国文化很熟悉呀,是的,我们现存文物中发现最多的就是战神永生文。”

我笑了笑,说道:“贵国的上古文明中是四大文明中古印度文明,我所知古印度文明并不是崇尚战争,而是崇拜在战争中表现英勇的人,古印度人中认为英勇的人都是战神的子民,所以铠甲也必须相匹配,这铠甲怕就是这个意思吧。”

“先生!厉害!希望您能在这次展会中有所收获,有任何事儿都可以来找我。我是这次展会的负责人之一,叫我兄弟就行。”中年人笑着和我握了握手,忙去了。

姜允儿问道:“古印度文明不是在印度吗?”

我笑了笑,说道:“不!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却不在印度国,主要流域在西藏、巴基斯坦以及尼泊尔。所以西方说的印度斯坦古文明实际是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阿富汗,而不在南亚印度。印度沙漠另一边的南亚印度,在被蒙古人征服建立莫卧儿王朝前,基本没有什么重要的古文明遗迹。那个地区自古部族多如牛毛,经济文化极其落后,蛮荒都不为过。”

万金油说道:“嗯!银大少说得很对啊,印度现在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种族阶级严格分类和歧视贱民的野蛮种姓制度。这样的地方如何出现古文明呢?!”

姜允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看向了下一个展品,这个文物就更具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性了,它是一尊坐着的佛像,它的坐姿是双腿交叉,屁股坐在脚后跟上,双手放在膝盖上,一手拿着一柄弯刀,只是脸却不是人脸,是象脸,长长的鼻子耷在胸口,两瓣小鼻子朝着左边张开,头上顶着螺旋纹儿,两侧的眼睛却是人眼。

这不到一米的青铜造像最奇特的就是从任何角度看上去,那象眼都仿佛是在看你,这就代表了艺术已经达到了某种极高的造诣,才能有这样的表现形式。

姜允儿皱眉说道:“师傅,为什么他们会将自己国家的文物卖到西境来?我不觉得谁会买下它,我们是佛教文化或者道教文化,这古印度文化有市场吗?”

“允儿姑娘有所不知呀,有时候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国内吧,很多文物实际上已经处于保护的末期了,不像是十几年前,还能挖几个墓穴,倒腾点东西出来,现在国家保护得很好,以前几百块的东西,现在小万,还不见得能买上。”万金油说道,“而巴国在唐朝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我们,文明之间也是多有往来,所以,很多投机的家伙便盯上了他们的文物,尤其是和巴国有商业往来的人。”

“哦?这怎么讲?”姜允儿好奇地问道。

二叔说道:“现在收购这些东西很便宜,因为巴国发展没有我们快,你听过一句话没?战时的黄金,盛世的古董,他们现在黄金大于一切,文物就是白菜价,未来有一天,巴国发展起来了,这些文物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他们投资的是未来。而且,在巴国的有钱人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在和他们做生意的时候,将这些东西送给他们,这会让他们惊喜,价格都会很好谈。”

姜允儿恍然大悟,说道:“这是促进两国交往的好事儿呀?如果有能力的可以全部买下,权当替他们保管嘛。”

我却说道:“我不觉得这是好事儿,自己国家的文明就该属于自己国家,染指的他国,无异于抢夺不可再生资源。”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