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盗墓之南洋惊潮 > 第174章 电话证据

第174章 电话证据

作者:玉松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我从床上爬起来,就看到万金油正拿着那几件青铜器翻来覆去地看。见我起床,说道:“银大少,昨晚我都没敢放开喝,就怕东西丢了。现在完璧归赵了。”

我揉着还在发痛的脑袋,说道:“我觉得吧,你该去拜师,我给你找个合适的。”

万金油大喜,说道:“可以呀。谁能教我?”

“鬼市陈老,你看文物的模样和他一模一样。”我调侃道。

万金油顿时跟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说道:“那还是算了,他喜欢让人把资料背来背去,就一个石器时期的东西就有几百页,还不允许出错,谁做他徒弟谁倒霉。”

我正打算洗澡,电话响了,一看来电,真是想谁谁来,李青武的电话。

我急忙接了起来,李青武说道:“你还有心思跑到温泉县泡温泉?”

我听好他口气不善,说道:“你真的觉得我为了泡温泉跑几百公里?别说废话,你那边怎么样了?”

“专家已经在外围建立了考古区,在周围又发现了几座古墓,不过出土的东西没有那个墓穴价值高,而且他们认为那个墓主人仅靠一个钱币就认定是贵霜帝国的墓穴,还需要更多的线索,所以,破案就成了我们的关键,领导虽然没说让我们成立专案组,但对这件事儿已经非常关注了,你那里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我说道:“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为了保护文物,我们在墓穴里做了一些手段,盗墓贼自己跑进去触发了我布下的手段,有了个伤亡,我算不算犯法呢?”

“什么意思?你杀人了?”李青武的语气严厉了起来。

我说道:“杀没杀我不知道,就是有这一问。”

“具体事情具体来说,你这么问,我回答不了你。”

我说道:“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李青武急了,说道:“银珉,你不要乱来,伤人总归是不对的。”

“那我想请问一下李青武所长,当我不知道对方要盗取哪一个墓穴,便在可能的几个墓穴里做了安排,盗墓贼自己来挖墓,中了我的安排,我就要跟着受连累?什么道理?我好心扶老太太过马路,老太太摔倒,还讹上我了?是这个意思吗?”

“你举的例子很极端。这个我做不了决定。”李青武说道。

我不说话了,电话里沉默了,半晌儿,李青武说道:“我可以以警方的名义委托专业人士帮忙处理棘手问题,那你的责任便不是问题了。”

我嘿嘿一笑,说道:“哎!这才是我们愉快合作的方式。”

我冲正在拿着手机拍摄的万金油点点头,我的电话放的是免提,我没有录音,就是视频,录音可不能成为呈堂证供。

我说道:“我的线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并且恰好有一个以前为鬼门做事儿的人发现在温泉县附近有人鬼鬼祟祟地出现,于是,我赶过来,在附近发现了几个大墓,不过时间很仓促,我来不及给你请示,也怕警方的人再扑空,所以,我在墓穴里灌了一点墓毒,刚才得到消息,墓穴已经被盗了,我不确定我的墓毒起作用了没,所以这不才问你吗?”

“哦?又被盗了?你把具体位置发给我。”

我说道:“另外,我想请你接收一批文物,有三样,是那个墓穴里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应该是那个墓穴里最值钱的物件,我没有人手时刻盯着那里,只能出此下策。”

“什么?你盗墓了?”李青武的话语再次严厉了起来。

我说道:“我一没人手,二没本事,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至少我已经帮你挽回了很多损失。而且我还有他们盗墓的证据。”

“照片还是什么?”李青武松了一口气。

我说道:“我今早赶过去,发现了一瓶没有打开的纯净水,上面应该可以提取到指纹。我带回来了。”

“好!好!你就在温泉县等着我,我现在带人过来。”李青武匆匆挂了电话,多半要火急火燎地过来。

放下电话,我看着地图,猜测着他们下一步会去哪里,下一处标记在离温泉县最近的地方,叫燎原牧场,这地方就在赛木湖旁边,不过,看到这里我已经有些郁闷了,赛湖的形状有点像一牙儿被人咬了几口的西瓜,一边直,另一端歪歪曲曲,而塞木湖的景点却都不在燎原牧场,如果定义一个三角形,一边是塞木湖国家名胜风景区的入口,另一边在西海草原。

我恰恰是没有去过这燎原牧场,但从地图上看,似乎古墓的位置并没有进入燎原牧场,而是在擦着它的边位置。

这个地方我非常陌生,那里有什么吸引着鹌鹑?如果说从历史上讲,有水有草的地方那便是游牧民族的乐土,但游牧民族下葬是没有多少东西的。最多不过是一些生活用品或者是殉马坑和一些刀具。

突然我看到了离塞木湖最近的成吉思汗当年留下的点将台,赛里木湖自古以来就是塞种、月氏、乌孙、突厥等古代民族游牧射猎、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所。从元代开始,赛木湖又成为远征将士和骆驼商队由天山北路出入伊犁河谷,东去长安、洛阳,西往波斯、罗马的必经之地,所以当年成吉思汗就是在这里召集他的千军万马出果子沟,过霍尔果斯经哈国横扫欧洲大陆的。

我印象里那点将台石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了沧桑巨变……

“松水涛声共,粼粼一鉴开”描述了逢山开路遇水填桥的艰辛;“铁骑凌风去,前方捷报来”平实的语句记载了西征的喜悦;“高山揽明月,帐里忆三台”道出了志向高远的英雄气概。

可能那里真的有一些什么东西,难道是和成吉思汗有关?会是成吉思汗大墓吗?一瞬间,我又将这个想法丢出了脑袋,这不过是一个出征之地,也不过一个过路之地,做为埋人的地方可能并不合适。

如果鹌鹑他们沿着这条路一直到这里,他们又能在哪里进行给养的补充呢?我发现了又一个问题,有两条路可以抵达燎原牧场,他们又会走哪条路呢?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