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掀开帷幕 > 第103章 小清新年代

第103章 小清新年代

作者:心香19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这是一个来去自如、行走如风的好年代,弹丸之国林立如小树林,各国城门却无人把守并终年敞开。虽然各国内部大多斗得水深火热,外部却像约好的一样,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你吃你的,我喝我的,各吃喝各的,岁月静好。

才懒得管你什么民生、久治,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赶下台呢!这是执政者的潮流想法。

那些特定人群是绕不开的亲戚、故交,被赶下台了也会留有余地,免得观众说太过残忍而丧失民心。在那个讲究礼仪和武德的好年代,大家能口诛笔伐就不动手,认栽的卷了币走人便是,换个地方享受人生。

如此有恃无恐,奢靡起来都没什么危机感,多么小清新的好年代!

百姓呢?他们忙着活下去,日子一如既往的安静而艰难。

朝中忙于争权夺利,少肉的边陲懒得搭理,官员的派驻都时有时无。一撮城的人归属感很薄弱,只有在交税的时候才确定自己归谁管。而交税这种事,竟然也时有时无。交一半收的人不见了,或者交完了换个人又来收:城主换了。

离任、出走或免职,顺利移交的账本只有两本,其中一本还被恶意篡改,制造出了一系列事端。其他的账本呢?不约而同的“丢”了。昨天还殷勤收账记录严明,一夜之间月黑风高,账本自己跑了。

百姓交税的积极性被持续削弱,再也不像早些年,淳朴的他们早早就去交税,免得家里用着用着不小心把税币也给用光了。

其实城主们也是有苦难言。

朝中局势动荡,新王来得越来越快,王一换,朝政便举国换个底朝天。前朝城主尚未罢免,后朝新城主已走马上任的也时有发生,因双方互不认得国号和印鉴,于是咬定对方是伪朝伪官而僵持不下。

这倒没什么,关键是地方不够。

城主的场所只有一处,前面四房一厅一厨供主人用,左侧三间柴房供随从用,右侧一个茅房加牲口棚,后面一个小院办公。桌子在屋檐下遮风避雨,告状的在院子里露天:所以下雨天是没人告状的。

要是暴雨、下雪都要来告状,问都不用问,必是奇冤。审案的速度也会奇快:天太冷了!

院子外就是路,想看热闹随便来。主审的脑子够不够用,是不是青天,老百姓一看就懂,不出三日就满城皆知。

这对于城主来说非常关键!

走在城里有没有人背后啐唾沫,收税时是不是冷嘲热讽、百般抵抗,全看城主审案是否公平。于是乎城主们可以互相挖坑,税收方面可以小收小放,一旦涉及天理道义,没有人敢昧着良心公然欺民:给多少币也不敢。

一日日的,妻和妾、子与女,好好的上个街哭着回来,说城里怎么那么多翻白眼的,记忆不好的,怎么不认得我了不和我聊天不和我玩……

你怎么办?

其实我是收了昧心币,要不你跟币聊天和币玩?

爹,我听说你是个坏城主,脑子还不好使?

……

算了算了,要那点币干什么,我什么时候收税收不上来?天理昭昭民意察察,既做了这个城的主,就为民做主!

这么看起来,官员和百姓打成一片,这个政策满好的。

四个房间,一妻一妾一子一女刚好够住,两个随从一人一间柴房还有一间放杂物,住得好好的正享受着人上人的优渥,突然又来一户拖家带口的,强行住进来还非要说他才是主人,限期就要赶走你和你的一妻一妾一子一女,两随从。

这斗争想不激烈也难啊!

操作稀巴烂也能政变成功,而且频繁成功,不禁让后人惭愧!好在王们都不太搭理民间,除了收税。要不然百姓连艰难的安静也难保,虽然有时他们也会困惑。

这日民间发生了一点纠纷。

话说两位乡邻因为他家的鹅啄了他家的鸡,他家的人又撵了他家的鹅,导致鸡被吓得不敢回家生蛋。家里尽职尽责的狗就去外面找流浪鸡,小主人又去外面找好朋友流浪狗,最后一家人出去找流浪小主人。

鹅呢?重头戏来了。

鹅是家禽霸王,见人啄人、见禽啄禽,一辈子不知道什么叫害怕。这次受辱的还是只领头鹅,这怎么咽得下呢?随便和其他鹅一商量,决定傍晚集体去邻居家拿回面子!

大摇大摆进了门,见鸡就啄还随地大小便,等到这家人带了流浪的小主人、狗和鸡回来,家中已一片狼藉,有两只报仇鹅还飞到了主人床上啄被褥(把花纹当成了草)。

这个气啊!

冲到邻居家讨公道,却见他们正要出去寻鹅,一来二去的就吵起来了。看看你家鹅做的好事!难道是我唆使的?你跟鹅讲理嘛!

算了今天好累先睡吧,明天去公堂讲理!咱没文化搞不清楚对错,读书人懂的道理多,就请胸有千壑的斯文人来个公断吧,他说该谁赔不是谁就赔不是!

好啊谁怕谁。

次日一早两位家长来到衙府鸣冤(就是城主家后院),规规矩矩并排站着,等候尊贵的一城之长为民做主。

两位读书人拉拉扯扯骂骂咧咧的上来了,衣冠楚楚的先抢位子。

这……是怎么回事?两位小民心里开始打鼓。

抢半天在左右两套桌椅上各自落座,又抢惊堂木。

这……为什么呢?

这个拍了那个必跑来抢去他那边再拍,一左一右一来一回一人一下轰得四周叭叭响,吓得两个鸣冤的不知所措:这是想干啥?

接下来就更热闹了。

昨晚的事翻来覆去讲几遍,两位饱读诗书的也没听懂:他们光顾着吵架了,什么都争得激情澎湃。

同一个问题,这个问了那个要再问一遍;同一个回答,冲这个答了要冲那个再答一回;对这个说话那个说他才是城主要对着他说话否则就是藐视公堂要治罪;吓得赶紧对他说话吧另外一个也这么讲;和谁说话都不对都要治罪,后来下面两个站着的就学乖了,谁也不跟他说就跟地板说。

是的,两个小百姓还站着,两位大人吵得太投入,忘记喊来人跪下。

两位大人最终也没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开始抢公判。这个判了那个就反过来判,然后更加激烈的辩论、斗嘴,吵到不可开交就隔空互相吐唾沫。

啊……这个真的……

啊……

我们老百姓也不会当面吐唾沫啊!这样神圣的地方;这样神圣的职业;我们心目中神圣的读书人……你们这是在干嘛?两位告状的心都快碎了。

没事再忍忍很快就结束了。

公判完两位抢着宣布审案结束现在退堂,一个把惊堂木一扔表示不要了,另一个捡起来再扔表示也不要了,先后拂袖而去。在抢出门时又挤在了一起,终于听到“咣当”一声,倒在地上正式扭打起来。

啊……

昨晚咱们两家人一群鹅、鸡、狗吵那么久,也没动手呢!这是……说好的斯文人呢?两个小民吓得挪不动步子。

公堂上再无他人(那时还没衙役只有随从,可哪个随从敢来?),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壮了壮胆,互相搀扶这才哆哆嗦嗦出了衙府。

极力拐个小弯(避开那里远一点),两人偎在墙角瘫坐,耷拉着脑袋双双沉默不语,良久缓不过劲来。

昨晚觉得事态特别严重,今天来这一看……那都不是事!不就少块惊堂木吗?就成了那个样子!要是按这样算,咱们两家可是碎了一个鸡蛋,毁了半床被褥,掉了鸡毛,还撵了鹅!这么大的罪业不得杀头?

太可怕了!算了我们自己解决。

“今日太晚了,明日来我家吧,我炖只鹅给你补补。”

“不不,明日来我家,我杀了那只鸡咱俩喝一杯!”

“那我赔你被褥。”

“补补还能用。”

“刚才他们……是在做什么?”

“不知道,城主是一位还是两位?”

“多了?”

慢慢的,百姓就不把那高高在上的城主当回事了,平日倒是耀武扬威,可一旦被赶走就无家可归,还不如咱们老百姓,虽说房子矮小破旧一点,却是踏踏实实自己的家!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