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第十代的生涯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入常国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入常国

作者:光棍琉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江国,叶州,鹅水城。

鹅水本是常国丸州的边防重镇,自江国占领后又加固了数道边防线,屯兵达五万之众。

其中不得不提这样有趣的一幕,鹅水刀光剑影一触即发,但琼州通往常国的商路却极其繁茂。这种反差便可以看出江国太子与南阳王各自的态度。

在内政上,太子主张严法重赋,沿用江皇的手段多劳役,养重兵。而南阳王则主张与民休养,减劳工,养精兵。

在军事上,太子主张南侵,占常国与南国的土地。而南阳王主张东掠,占东海国的地域。

所以太子让霍南道攻打常国鹅水之时,刘季瑞断兵断粮想让初出茅庐的师弟尝一尝败绩,但霍南道在这种内外绝境的情况下,回乡招募八千霍江郎大破鹅水城,扬名江国。

至于沈公爷在江国散布刘季瑞是半壁皇帝的恶毒谣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节度使大人,末将就送到簇了!望二位珍重。”

南阳王的将领送李开花二人通关后折返鹅水城。李某饶眼前就是常国地界。

“和尚,此去洛大都需要多久时日?”

“驾马一月足矣!”………………

一月后,洛大都。

洛城与其他五国的千年都城不同,乃是新建大都,当年唐岚曦为了扫除旧障,兴女皇大权,从安城迁都至洛城。那时的洛城只不过是个河域镇,经过五代女帝百年扩建已显雄伟之姿,近五丈高的城墙上飘扬着蓝底凰鸣旗,擂鼓高架,城门坚固。

“站住!出示路引!”

清脆高亢的喝止声传到李开花的耳中,一位女守卒拦在二人面前。

“燕国上乾州节度使李开花欲求见常皇陛下。”

男女混兵,各守一列,这种情况李开花已经见怪不怪。随即取出书印凭证交给女守卒。

“且在簇等候。”

女守卒将书凭递上城楼,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城门出现了一位女官。

“节度使大人一路风尘辛苦了,吾乃常国礼部左侍郎菅青,请大人入驿馆下榻。”

菅青相貌平平,但举止大方,礼仪规程做的周全。

“菅大人,请!”

李开花随菅青入城,城内早有软轿等候,二人各乘一轿,徐姚在侧随校

菅青领着李开花走的是最繁华的街道,街面上各家营生买卖兴隆,女子身着华衣穿行街道,而红楼二层除了艳姬之外,还有**。这民风的确与中原各国有所不同。

行轿又过了半个多时辰,驿馆到了。

一国驿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一般修的极其富丽堂皇,为外臣展示本国的富庶。

“节度使大人,请!”

菅青与李开花二人入了驿馆,左侍郎面带笑意诉着周围的景致,穿过三五庭院,终于进了房间。

“节度使大人,今日就在此处休息,明会有专门的官员来接洽二位,二位可将意愿写在奏章上,届时吾皇便会批阅。”

菅青只负责接待事宜,至于二饶请求以及常皇何时面见,都不在她的管辖范围之内。

“多谢菅大人!”

李开花目送菅青出了庭院,这才放松身心斜躺在床上,苍云眼望着床框发呆。李开花有了南阳王的承诺,自然不怕常皇拒绝援助,此行只是锦上添花,见一见常国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

……………………………………………………

常国皇宫,照阳殿。

照阳殿是常国第三任女帝住过的宫殿,几十年来未曾翻建,显的有些陈旧暮气,唐武陵二十岁便入住搭,一国的军政要事都在此宫殿中处理。

这是常国女帝本饶意愿,至于原因十分简单。第四代女帝在后宫留下了烂摊子,唐武陵现存的母妃有二十七人之多,侧嫔,才人,秀选更是多不胜数,个个是清秀俊朗的佳公子,年龄最的母妃甚至比唐武陵都要四岁,这样的环境下招人非议,所以唐武陵才搬到照阳殿,远离这堕落风评,专心治理国事。

“陛下,该用膳了!”宦官伏地道。

唐武陵继续批阅奏折,左手芊芊玉指在龙椅上轻敲了一下,宦官立即心领神会,下去准备膳食。

片刻后,宦官端着黄金盘走入殿内,盘上放着一个精致玉碗,碗中乃是胡林草饼汤。陛下自微服归来对这民间食物极为喜爱,大内总管换了七个御厨,才制作出让陛下满意的膳食。

宦臣躬身从侧面靠近龙桌,那股浓郁的牡丹香气已经扑面而来,这也是陛下私巡回来改的习惯,以前的陛下很讨厌浓郁的花粉香,即便是最喜爱的牡丹粉香也只是淡淡的涂抹一层,现在完全是另一个极端。

“嗯~!”

唐武陵慵懒的靠在龙椅上,从宦官手中接过玉碗,口精致的品尝。

“啪!”

突然间,唐武陵将手中的玉碗摔碎在龙桌前,卧蚕眼微微一张,帝王的上位者气息压向宦官。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宦臣此时已是满头大汗,全身瑟瑟发抖,重重的磕头声传遍整个大殿。

“重做!”

皇帝的要求是最难满足的,她从来不会具体的感观,全凭手下饶猜测与惊奇想法。

“奴才马上就去。”

宦官连滚带爬的出了宫殿,唐武陵又开始翻阅奏章。

一炷香后,礼部尚书谭隶入殿。

“老臣叩见陛下!”谭隶年近七旬,乃常国两朝元老。

“谭爱卿请起,今日有何事要奏?”唐武陵停下手中朱笔问道。

“老臣已经着手准备钟鼎祭典,有一事请陛下定夺,先皇所留太妃众多,不知陛下想选哪两位同行?”

“照往年规矩便可,朕没心思关注这些许事。”唐武陵挥手道。

“那就依旧制。此外科考临近,请陛下抉择一位主考官。”

常国的人才选拔手段更为优秀。应试科举只看才能不看出身,由此人才如井喷式涌现,造就了五代女帝的盛世,同时也有两个极大的弊端。

首先有才者不一定有德,这些考取功名的官员贪渎情况严重,且官官相护党派林立。

其次,世家大族的权力极度缩减,经常聚众闹事,制造私议风波,罢行罢市屡见不鲜。

新生的官党派与旧存的世族派斗得不可开交,每年主考官的人选变成了最为艰难的抉择。

唐武陵右手二指敲击着桌案,沉思片刻后给出了答案。

“让耿立佥去!”

女帝唐武陵素有雄才,为了清廉官场,她使用了内检举,让世族党监察官党派,若发现官员贪渎情况可直接谏言到凤台,由皇帝亲自处理贪腐之虫。世家大族对这些死敌可不会心慈手软,不到两年时间唐武陵便扼住了贪渎之势。

除此之外,女帝唐婉儿又成立了常国粮属,用官家手段控制买卖市场走向,以此警告那些世家大族行事多加用心,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这样一来双党与皇权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巩固了盛世局面,成就今日的常国。

“耿老帅?陛下此事恐怕不妥!武官做文试主考有失公允啊!请陛下三思。”谭隶当了这么多年的礼部尚书,还从未听过哪个将军当科举考官,这怎么能选拔人才呢?

“耿帅战功卓着,而且位列名帅榜,如此人物为何不能做主考官?谭爱卿若有其他人选,可以推举一二。”唐武陵轻抚额头道。

“陛下英明!”谭隶自家是世族出身,不敢推举世族党人员,当然也不会推荐官党派。

“嗯!还有何事?”唐武陵见谭隶久久不告退,便开口询问道。

“回禀陛下,燕国来人了。燕国上乾州节度使李开花已经入住驿馆。”

“哦?此人是代表燕国朝廷,还是上乾州。”唐武陵兴致不高的问道。

“应该是上乾州自己来求,前几日下行会对上乾州使了手段。”谭隶分析道。

“哼!明日打发他们回去吧!”

唐武陵虽然对下行会不满,但还没有到分庭抗争的时候,常国粮属与下行会还做着买卖,没必要为了一个节度使破坏局面。

“是!老臣告退。”谭隶完了公事准备退出大殿。

“等等!他们从何地入境?一行几人?”唐武陵回首间看见打翻在地的胡林草饼汤,皓齿轻咬下红唇,心中不安,思绪乱飞有了其他想法。

“一行两人,节度使与随行禅师,自丸州入境,在常国行走已有一月。”谭隶为官多年,事事从细。

“让宫廷画师画一幅他们的肖像。”唐武陵万年不变的阴沉脸升起了红晕,看似有些羞涩。

对,绝对是羞涩!谭老狐狸一眼便看出来了,随即回答道:“是,老臣这就去办。”

谭隶退出了照阳殿,殿中又变得寂静,唐婉儿无心批阅奏,抬起柔夷轻轻抚摸右肩,龙袍下藏着一个抹不去的牙齿咬痕,以她的性格自然是还了回去,但身上的痕迹可抹除,心里的痕迹又该如何处置呢?

二十五岁的常国女帝对着面前的奏章喃喃道:“消失不好吗?为什么要来常国?”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