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华娱时光 > 37、大导不是白叫的

37、大导不是白叫的

作者:寉声从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在【荆轲刺秦王】拍摄期间陈铠歌很爱为演员说戏甚至亲身示范,在角色塑造方面他也融入了更多的个人理解,他还客串演绎吕不韦。

当然,陈铠歌演吕不韦不是事先的决定,因为在这个角色的选择上不太理想,陈铠歌只好亲自出马。

他说:“我对人物理解得比较透彻,如果由我来演就用不着费那么多精神再去说了,大家也都帮助我,就这么决定了。好在这个角色戏不多,否则我就顾不上了。”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出入较大,但每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艺术家在拍摄历史题材时都不仅仅把再现历史当作创作的惟一目标。

这一点连陈铠歌自己也承认。

陈铠歌的影片,从【孩子王】起,就把中国五千年文化背负在自己身上,都饱含着较强的人文意识。

【荆轲刺秦王】所表现的那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时期,把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艺术地、有一定深度地重现在银幕上,这对于整个民族精神是一种激励。

在陈铠歌眼里,不管是秦王还是荆轲,都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秦王是一个大悲大喜的人物,是大功大过的历史强者。荆轲是一个“舍身取义”的勇士,也是一个自发、自觉地去刺秦的民族英雄。

这两人都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只是在电影里,陈铠歌要告诉观众的是:一个皇帝怎样变成暴君,一个普通人怎样变成英雄。在【荆轲刺秦王】中,陈铠歌在强调“人文态度”的同时加进了不少商业的、娱乐的成分,使影片更好看。

1997年哪位大导演能汇聚一大批著名演员为他驱驰呢?

哪位大导演可以支配数千万巨资拍一部古代宫廷与战争的大片呢?

只有一个陈铠歌,他奉献的是【荆轲刺秦王】。

历史大片,能抓住民族特征已经少见;而进一步表现了其时代精神则尤难。

【刺秦】可以算的上是经典之作。

开篇沉重有力的鼓声,奋进血性的呐喊,阴暗玄黄的画质,时代瞬间就不一样了,回到了“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战国时代。

中国最悲怆,最血性,也最有活力的是战国。

战国之人,与今日大有不同。

秦赵本同出,秦为戎狄之长,从陇东南下夺取天下,五百年战争未尝停息片刻;赵人坚韧好战,胡服骑射,与匈奴人的厮杀也锻造了不屈的性格,大悲大喜,岂非上阵前的最后欢娱。

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鹰语盘空,实为燕赵大地的本色风流。【刺秦】中对燕赵民风,抑或华夏古朴精神的把握,靠一件乐器有力烘托了出来-----鼓。

鼓声中有着原始的力量,古华夏人慷慨多力,尚武好战,礼制典正尚未成型,程朱理学远在天涯时,没有约束,没有偶像,一切都来得真实自然,歌哭狂笑,性情蛮霸。

“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击鼓进击,奋进士气,连震三千八百里的大鼓是何等气势,想都不能想。

黄帝伐蚩尤用大鼓,秦军奋击百万,灭韩亡魏用的同样是大鼓。唐太宗灭突厥,君臣做长夜饮,起胡旋舞的时候,伴奏的乐器,也须是铜琵羯鼓,而段成式《酉阳杂俎》的记载则更为有趣:玄宗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正弄,未及毕,叱琴者曰:“待诏出去。”谓内官曰:“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激昂,质直,悲喜,壮烈。一切让人血脉贲张的词去形容鼓,去形容华夏先民的热情多力都不为过。

陈铠歌理解并掌握其中精髓。

【刺秦】中,黄土质的历史剧情紧张的踏着鼓声前进:秦军灭赵军,铜戟玄甲,鼓声沉重有力;秦人灭韩,縞赏三军,急促的细鼓声夹杂着千军的呐喊,嬴政紧握象征意义的叉戟,发出了燕鼓的喟叹。

一切都来得如此自然,如此有力,直让懦夫奋起,国士挺身。

那时的人,不尚掩饰,发自真性情。

燕土的幕布缓缓展开,秋风劲草,太子丹回到了故国,荆轲在黄土飞扬中编着草鞋,表情呆滞。

霎时间,燕人苏醒,千百面大鼓,腰鼓,拨浪鼓齐声迸发,山呼海啸,驷马并进穿越威扬的士卒。

燕市上,狗屠高渐离也许正击筑,祭祀的巫人跳着舞蹈,跃动的衰草映着夕阳的金红。

这是“秦王攻燕”的战争画面,由于故事是《荆轲刺秦》,那么自然要把另一个人物所在的燕国背景托出。

燕土秋风劲草,千百面大鼓,腰鼓,拨浪鼓齐声迸发,山呼海啸,驷马并进穿越威扬的士卒,沉重有力的鼓声,奋进血性的呐喊,铁马铮铮,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迎面而来。

这些是【刺秦】中为数不多的战争场面,作为一部史诗大片,全片战争场面只有十几分钟,这对于一部大片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这样的战争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是有力度的。

用一种乐器,一种声音,去临摹前人的呐喊,来表现民风的健犷,色彩同样如此。

【刺秦】中的服饰,一玄一素,泾渭分明,尚质朴不尚华丽,平民多是粗布麻衣。

这固然与其生产力有关,但由此也可见导演是个内行,秦人尚黑,黑色有着杀戮的威严和决绝。

这种决绝应是常年征战而成,与楚人浪漫的华丽成鲜明对照。有酒即饮,饮完上阵,毫无留恋和顾虑。政治上严刑峻法,也不太为长久打算,治大国若烹小鲜,秦人是没有这等耐心的。

说实话,【刺秦】是一部非常有追求的影片。

陈铠歌在执导【荆轲刺秦王】时说过一句话:“我希望在中国电影很困难的时候,真正出台一部用心去拍的,产生一些效应的佳作,我们这么大的国家,难道拍不出一部让世界感到震动的电影吗?这不是狂妄,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后世的国产古装片已经接近于看无可看的境地,粗制滥造骗钱的东西就算不是不道德,至少可以说是没追求。

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观看【刺秦】,也许你就会发现原来中国电影跟很多电影人很像,从前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然后都堕落了。

。。。。。。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