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华娱时光 > 46、采访

46、采访

作者:寉声从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好的,我知道了,齐哥。”苏浩答应道。

“老弟,哥哥给你说个事,你别闲哥多管闲事呀。你现在也算是个名人了,以后找你的人应该会很多,你最好是买个手机或者传呼机,这样联系你也方便。”齐主编建议道。

“怎么说是多管闲事,哥哥说的很在理,谢谢齐哥。这几天我就去买一个,到时告诉你号码。”苏浩听了齐主编的话,一想也是时候买个手机了。

“老弟,你这本书已经出版发售了,成绩不错,下本书有想法了吗。”齐主编眼看苏浩这本书成绩不错,开始惦记苏浩下一本说了。

“哦,下本书也有了一定的思路,已经开始动笔写了。”

这是盯上我下本书了,苏浩心说。

“哦,苏老弟,咱们这次合作愉快,齐哥我也算尽心尽力,你看......。”齐主编说道。

“齐哥,你说的我明白,你对我不错,知识出版社也不错,我放下话,我下本书只要你看上,待遇没有太大差别,我一定给你。”苏浩想想找书版社投稿的经历说道。

“好,有老弟这句话就行。行了,没其他事,先这样吧,你记得记者采访的事。”

“好的,那你忙,挂了。”苏浩放下电话,回到宿舍,和程清松他们三说了下注意记者采访的事。三人表示没问题,就对都是好话。

隔天,周二,下午没课,苏浩正准备去图书馆,查点资料,他现在正在为他的第二本书做准备。结果老大程清松领进一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中年男人。

“老四,这是来采访你的记者。”

“你好,我姓刘,你可以叫我刘记者,我受邀来采访【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作者,苏浩先生。您就是苏浩先生吧。”刘记者伸手说道。

苏浩上前和刘记者握手:“我是苏浩,不敢称先生,我现在还是个学生,您叫我苏浩,或者苏同学就成,也别称“您”小子承受不起。”

苏浩看着刘记者,不禁心道:齐辉还真是下本了呀,既然找了和正式记者来采访自己,我还以为就是个实习记者呢,这下要好好应对。

新闻媒体行业的职称分四级,分别是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编辑于此类似,高级记者和高级编辑级别相当于大学里的教授,是最顶级的职称。

本来苏浩昨天听齐辉说有记者来采访他,苏浩以为就是一个实习记者,因为苏浩现在就是一个新人作者,连作家还称不上呢,结果没想到来的会是一个正式记者。

程清松见两人开始谈话,就退出了宿舍,关上宿舍门。刘记者开始对苏浩采访,主要问苏浩家庭情况,学习经历,诗歌创作,个人爱好,着重了解小说的创作时间,背景,心路历程以及对文学的态度。

苏浩都一一回答。

采访临结束,刘记者突然问道问道:“苏同学,有关注过最近正火的民谣吗?其中有几首歌,歌名是【校花】【启程】【董小姐】很火呀。而他们的词曲创作者也叫苏浩。你知道吗?”

“嗯?”苏浩被刘记者这么突然一问有些没转过弯来,“奥,知道,这三首歌是我创作的。”

“咦,真的!”刘记者抬头。“妙啊,苏同学,没想到你除了写诗,写作,歌曲创作也有这水平,真是个全才啊。”

宿舍里,刘记者认真的浏览了一边采访稿,没有再提问其他。他只是个新闻记者。歌曲好坏,评价歌曲,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不过心里却有一个念头,“这家伙日后一定了不得!”

采访完后,苏浩送刘记者到学校大门口。临走时,送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香烟塞进包里。拿人手软,刘记者拍着胸口承诺稿子一定漂亮。

后来采访的稿子,见报发表,再加上小说质量口碑不错,知道这本小说的更多了,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知识出版社乘势加大宣传,紧急加印,小说销量一路高升。

送走刘记者,苏浩回到宿舍,拿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骑车出了学校,他准备去买个手机。

当初审核稿件通过,拿到稿费时,他就想买一个通讯设备,可是他纠结是买个手机还是寻呼机。

这时寻呼行业中,摩托罗拉公司是龙头老大。

摩托罗拉寻呼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以上,而且摩托罗拉公司在1993年至1998年这一段时期内,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量开发寻呼机新款式、新品种,形成了众多系列,例如摩托罗拉进取型、摩托罗拉时尚型、摩托罗拉袖珍型等,代表了寻呼机生产的最高水平和寻呼机时尚的最新潮流。

nec、松下等诸多品牌虽然比不了摩托罗拉也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

【中|国】本土的寻呼机就数波导公司。

1993年5月,【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寻呼机由波导公司研发成功。

1995年,他们又自行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股票信息机。

1997年,【中|国】第一台高速汉字机呱呱坠地。

仅1998年一年波导就生产销售寻呼机102.4万台,位居国产品牌首位,波导成功起飞,为民族工业在这场寻呼机市场的竞争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波导公司出品的中文寻呼机,这时的售价是2000-3000左右,有两个现在手机般厚,长度大约是现在手机的一半。

对于用惯的手机的苏浩来说,使用很是不适,但是这时的手机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

80年【中|国】开始引进模拟移动手机,从便携式、车载式模拟电话到手持式模拟电话,也就是俗称的“大哥大”。

这时的手机拨打电话时需要拉出天线,而且还“死沉死沉”,易被破解盗打,每台终端价格在两三万元左右,另外,每分钟话费0.6元。

1993年嘉|兴建设使用我国第一个gsm系统,小巧易携带,信号更好、安全性更高的gsm手机开始售卖,如摩托罗拉3200,爱立信gh337,这时手机价格在两三万元左右。

1996年智能机开始出现,这时的手机样式更加规范,好看,手机天线被缩短。

其中以nokia9000为代表,nokia9000是诺基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机身三围174*65*36mm,重量397克。

这款手机增加了收发传真、邮件以及信息的功能,可以联网,还配有全键盘。这时的手机价格在一两万左右。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