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华娱时光 > 42 新版【惊涛骇浪】

42 新版【惊涛骇浪】

作者:寉声从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其实关于主旋律电影,我国建国后就已经开始制作,只是当时叫做“献礼片”。1959“献礼片”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类型开始,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献礼片被逐渐放大为“主旋律”电影这个概念。 1987年,时任广电部电影局局长的腾|进贤正式对全国电影创作团队提出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主旋律电影这个名字被正式确定,1989年的【开国大典】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 此后接连出现【大决战】系列、【毛泽东的故事】、【】、【】、【国歌】、【离开的日子】、【铁人】等,多部饱受好评的主旋律电影作品。 但随着时间推移,主旋律电影风光不再,电影还没上映,大家就不看好,上映之后更是恶评如潮。 为什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苏浩认为主要是大量主旋律电影的脸谱化和粗制滥造。 在一个故事片中重要的原则就是隐藏起摄影机的存在,换言之,故事的叙事是最重要的基本特征,必须抹去虚实行为的痕迹。 但是主旋律电影为了保证自己鲜明的主旋律特色,往往在影片中采用一些模式化的电影视觉语言以及叙事方法。比如,在摄影方面,主旋律影片的人物往往是历史人物,革命领袖,身份非凡,在拍摄时,如何使人物更加伟大是其在影片中最想突出的部分,但是有往往急于求成,就容易流露出故意而为之的痕迹。 主旋律影片要弘扬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套价值系统要发挥作用,一方面就要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纳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之内,从而达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要将着力弘扬正面价值、规避负面案例作为自己主要的工作处理方式。这种狭隘的的处理思路就使得主旋律影片很难摆脱单调乏味的局面。 而且主旋律电影完成政|治任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市场的认可,它们通常没有票房的压力,对市场和受众自然也就没有商业电影那么重视。 这一个时间段内,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故事主要建立在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之上。 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脸谱化、说教性非常强。 但是,电影毕竟是属于大众文化的艺术产品,它所要面向的是范围更广的的社会公众,而大众文化所要求的又是多元化、趣味化的审美,两方面难以调和的冲突就使得对主旋律影片越来越不受欢迎。 随着时代发展,在电影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主旋律电影工作者也发现了主旋律电影的困境,他们试着打破这种困境,在完成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也加入更具观赏性、娱乐性的元素,主旋律电影试着往“更好看”的方向探索。 而真正打破这一界限兼顾意识形态和商业价值的电影应属2014年上映的电影【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由于原著的这一段故事描写精彩,人物个性魅力十足,曾被作为红色题材,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而流传多年。 电影版【智取威虎山】完全按照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对原著进行改编,电影一经上映,便广受好评,在票房和口碑方面赢得双丰收。这部电影将爱国主义、革命情怀与商业元素和观众偏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引发观众对主旋律电影久违的热情。 【智取威虎山】的成功鼓励电影人在主旋律的内容上进行更深的拓展,其中2014年的【战狼】和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成为这方面成功的典范。 【湄公河行动】首先是一个当代故事,是根据湄公河“10·5事件”改编,惨案发生在2011年,电影拍摄于2016年,其间跨度只有五年。 【湄公河行动】虽然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但人物和事件本身却不拘泥于真实,而是根据电影叙事原则,进行大量的个性化塑造。同【智取威虎山】一样,【湄公河行动】也是备受好评,在电影上映期间,还掀起了一波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 比起【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战狼】则走得更远。【战狼】在类型上是不折不扣的动作战争片,表现的是我国当代特种部队军人的形象。 【战狼】故事完全虚构,主角冷锋更是与好莱坞同类型电影主角有着共同的性格特质,同时,【战狼】系列电影也带动了更大的观影热潮以及更广的话题热议。 以好莱坞和世界上其他电影发达地区为观察对象,我们会发现,主旋律电影一直都是商业电影中的佼佼者。观众渴望看到国家历史、民族英雄被生动展现,也渴望看到国家形象、英雄人物被用心抒写,而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在这方面的探索还应继续大步往前。 【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等片按照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进行大量的个性化塑造,将爱国主义、革命情怀与商业元素和观众偏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电影备受好评,在票房和口碑方面赢得双丰收,实现了兼顾意识形态和商业价值双赢。 虽然【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等片,在票房和口碑方面赢得双丰收,实现了兼顾意识形态和商业价值双赢。 但这几部片受外国主旋律电影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的影响太大,因此造成人们观看【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等片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智取威虎山】男主、高刚【湄公河行动】、冷锋【战狼】等人身上。 这样做不是不好,将故事的重点突出,让观众一目了然,这样做非常好,但这是主旋律电影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发展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明显在1998年行不通,现在的主旋律电影更注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想到这里苏浩想起了一部电影,而且还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主旋律电影,那就是2018年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电影【红海行动】。 【红海行动】2018年2月16日上映,截至2018年3月15日,累计票房3393亿,超过【美人鱼】,位居中国影史第二。并且在口碑上也取得好评,被誉为主旋律电影的巅峰代表作。 【红海行动】的故事是以2015年3月29日开始的“也门撤侨”为背景原型,以八人一组的营救小分队叙述主体,从小处着眼,传递着富有广泛社会深意的主旋律思想。 【红海行动】的成功在于它使主旋律电影进入类型化的时代,与传统意义上沉溺于说教的政|治呼告片区别开,它并不是单纯的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讲述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直接且浓厚的主流思想熏陶,而是以政|治事件为切入点,以虚构和现实相结合的人物为叙述主体,给他们赋予灵魂和情感,使他们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红海行动】通过在撤侨战争的故事原型中嵌入“中国故事”的叙述方式,借用类型电影的糖衣宣扬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让荧幕前的观众在惊叹与称赞中不自觉的被大国意志所感染。 【红海行动】结合了动作片、军事片的元素,将集体主义精神同英雄主义相结合,将中国传统功夫动作同现代化枪战相结合,将枯燥无味的主旋律思想悄然的融入观众的观影感受中,在无形中宣扬了主流价值观,传达了大国意志。 【红海行动】没有采用美国式的个人超级英雄作为故事的中心,而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体英雄形象,强调团队配合的重要性,顺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合观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红海行动】中注重每个人的个性的展示,以有血有肉的现代军人为表现主体,而不是空洞、乏味、枯燥的火柴人,从而对观众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就像是石头在濒临死亡之际,张着他被打烂的嘴,咿呀的从嘴角蹦出的那声“疼,好疼啊”。 主旋律电影应该注重审美表现和呈现,生活质感的细节越来越多,就越能被大众所接受。 【红海行动】中,导演将叙述的视角定位在八个特种兵的身上,表面上是着眼于小人物,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在特种兵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精神:爱国敬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作风、视死如归的气魄。而在他们身后培养他们、支持他们的,是这个强大的繁荣昌盛的祖国。 这样的讲述方式,将商业电影中所需要的直接审美和艺术电影中需要的间接抒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部作品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03版【惊涛骇浪】中有名有姓的角色有24个,没有绝对的主角配角,苏浩觉得这一版太过分散,所以在这一版的基础上,类似【战狼】式的编写剧本,主角是张成文,苏浩把周尚武、林为群、魏老兵等几人的情节进行整合放到张成文身上,并且减少高层出现的场景,着力描述军队抗击洪水的画面。 结果人家不满意。 这次苏浩决定采用【红海行动】式的叙述方式,重点定位在以“周尚武、张成文、林为群”三人为代表的军人,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军民万众一心,英勇奋战,最终取得抗洪斗争胜利。 苏浩这一版【惊涛骇浪】一共有七个主要角色,分别是‘抗洪小组’周尚武、张成文、林为群,‘指挥小组’张子明、韩盛元、朱保乾,以及一个女性角色韩小茹,重点肯定是放在抗洪小组救灾的场景描写,当然‘指挥小组’英明领导以及关键时刻临危不惧、英勇果断也要突出出来,并加了一个女性角色调和色调。 ‘抗洪小组’周尚武、张成文、林为群三人身份和原版相比身份没有变化,不过三人的剧情有些变化。 林为群不是累死的,苏浩把原来魏老兵的剧情用在他身上,他在分洪区意外发现管涌,他奋力抱起一麻袋玉米,纵身跳入江中壮烈牺牲。 而他身上在加高子堤的奋战中,劳累过度,牺牲在大堤上的剧情,被苏浩改成了周尚武、张成文、林为群三人身先士卒,最终劳累过度,晕倒在大堤上。 最后大堤决口关头周尚武开卡车冲向决口,张成文和战士们跳入水中用身体筑成堤坝,为卡车争取时间,最终堤坝保住,周尚武、张成文也都没事。 ‘指挥小组’三人分别是张子明、韩盛元、朱保乾。张子明和韩盛元的角色和原版没变还是抗洪总指挥和抗洪副总指挥,朱保乾这个角色是苏浩新加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从中央下派到这里协助抗洪的,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向上级请示报告,朱保乾可以代表中央决断。 苏浩给朱保乾特意设计了一场戏,就是为了凸显这个人物在关键时刻果断有担当。 面对第五次特大洪峰的到来,张子明、韩盛元、朱保乾等都在场讨论解决方案,韩盛元提出用水库泄洪蓄水的办法错过洪峰,同时要求集团军必须在48小时内把林水段子堤加高加厚30公分,这时有人提出要想用水库泄洪蓄水的办法,必须韩盛元去中央当面陈诉,中央才会同意这个建议。 但这样太费时了,虽然张子明保证红军团会在48小时内把林水段子堤加高加厚40公分,但谁也无妨预知48小时内会发生什么,朱保乾当即决定不用韩盛元亲自上报中央,采用水库泄洪蓄水的办法错过洪峰,有什么事他负责,关键一定要保证人民安全。 而电影中唯一的女主角韩小茹,其实是原版韩梅和何小茹的结合体,韩小茹还是韩盛元的女儿,但她不是周尚武的妻子,她是一个大学研究生,因为救人与张成文相识,后来父亲担任抗洪副总指挥,她参加大学生志愿兵,有和张成文相见,最后两人在一起了。 苏浩觉得这次的剧本肯定会皆大欢喜。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