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谋定东宫 > 第88章 比箭

第88章 比箭

作者:双十二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卫国公嘴角浮出一丝笑意,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周相是怕老夫输了,丢了咱们老一辈的脸吗?”这是含沙映射的嫌他刚才说自己老喽?

周傲良听了这话,又望了望卫国公阴晴不定的神色,努了努嘴没敢说话。现如今,卫国公府是周党仅存的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了。宁可今日无功而返,也绝不能再把他们得罪了。

周傲良这样想着,忙换上一脸恭敬的笑意,道:“老国公说哪里话?老国公下场试射一次也好,好叫那些没见过国公风采的兵士们开开眼界。”

卫国公听他改换了说辞,不似刚才那般直言自己老态,便也将神色缓和下来,转头望向萧云浠,等着他决断。

萧云浠将藤丝软甲重新交回到刘玉手上,含笑望着顾哲信道:“老国公要重新与你比试射箭,你可愿意?”

顾哲信忙回道:“能得老国公指点一二,是微臣之福。”

“好!有胆识。”萧云浠忍不住赞叹一声。

卫国公也在心中欣慰道:看来这个小伙子是真的以为射术高低全由年岁决定,而非狂妄自大之辈。他这样想着,倒对顾哲信存了几分好感。

周锦音见他气度不输而又恭敬有礼,愈觉喜爱。

于是,众人一同移步靶场,观他二人射箭。

高手比拼,与刚才普通兵士间的较量又不相同。第一轮比单射,第二轮比连发,第三轮比骑射。三轮下来,顾哲信与卫国公堪堪打成平局。

顾哲信不禁在心中想:卫国公已入耄耋之年,目力与臂力尚且如此惊人,真不愧为一代名将。卫国公也在心里赞叹:想不到顾哲信小小年纪就练就如此定力与准头,真可谓英雄出少年啊。如此一来,他二人竟生出些许惺惺相惜之感。

按惯例,他二人射术相当,可再加试一轮实战。于是,内侍们发给他二人每人一只箭矢,这支箭已将前面的铁箭头去掉,替以纱布包裹的石灰粉。他二人骑在马上模拟战场中敌我互射的情景。谁先射中对方身体上的致命部位,谁就获胜。他二人领了箭、跨上马,便绕着靶场兜起圈子来。

顾哲信看准机会先发一箭,却被卫国公用弓柄一挡,没有射中。这一下顾哲信手中无箭,再难取胜,只好寄希望于躲过卫国公一箭,双方可以再次打成平局。

顾哲信骑在马上紧紧地盯着卫国公的一举一动,眼见他提起弓来,拉满了弦,又“噗”的一声松开手。顾哲信赶忙将身子一歪,整个人悬在马身一侧,想靠身下坐骑挡过这一箭。

他悬在马身一侧等了半晌,却不见箭矢飞来,料想定是卫国公射偏了。顾哲信将信将疑的坐回马鞍上去瞧,却不想刚把身子坐直,一只羽箭便“嗖”的一声射过来。

顾哲信定睛一看,这不是卫国公领的那支无头箭吗?奇怪,他早拉响了弓弦,怎么这支羽箭现在才射到近前?他只这样一怔的功夫,那支箭已在他心窝的位置上留下了一抹石灰粉。

顾哲信输了。

远处,卫国公“哈哈”大笑着下了马。

顾哲信也忙挠挠头从马上跳下来,与卫国公一道回御前缴旨。

萧云浠抢上几步,一把将跪在地上的卫国公扶起来:“老将军,雄心不减,宝刀未老也。”

卫国公一面起身,一面道:“雕虫小技,让皇上见笑了。倒是顾大人,着实让老臣刮目相看,自古英雄出少年哪。刚才那支羽箭距离老臣的胸口不足半寸,亏的是石灰粉,若是铁箭头,臣之老命休矣。”

顾哲信听卫国公赞他,禁不住面色一红,忙在地上叩了一个头道:“敢问老将军。明明是一人一支箭的,老将军为何可以连发?”

“哈哈哈哈。”卫国公爽朗的大笑起来:“兵者,诡道也。”

顾哲信还是不明所以。

杜悦薇便笑着向他解释道:“祖父第一次拉弓是虚招,根本没有放箭,单等你直起身子来时,才放箭射你呢。”

原来如此。顾哲信恍然大悟。

卫国公高兴道:“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有勇有才,所缺者唯实战经验而已,老夫敢断言,若给你机会好好磨练两年,你一定会成为大昱朝难得的将领。”

这是极高的评价。顾哲信忙喜滋滋的在地上叩头道:“多谢国公谬赞。”

皆大欢喜。只有周傲良心中忐忑不安,他还在忧虑那件藤丝软甲的归属。这决定了他今天是否将无功而返。

只听萧云浠道:“老国公,这件宝衣——”

卫国公爽朗的一笑:“皇上,老臣兴之所至才斗胆下场相较。难道会因此夺顾大人囊中之物吗?更何况,这藤丝软甲于他而言,是当之无愧的。”

周傲良听了,面上浮出一丝笑意:是啊,以卫国公之尊,莫说靠比箭从顾哲信手中赢得此物,就算是皇上点名道姓的赏赐给他,他也一定会借“无功不受禄”的托词推辞掉。他总说自己老了,忝居高位、空享俸禄已经十分不该,哪还肯让朝廷破费钱财供养他。朝中之人谁不知道,除了年节时宫中赏赐的瓜果吃食,卫国公府已经好几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宫廷赐物了。

周傲良正自得意,忽然顾哲信又向卫国公叩了一个头道:“老国公若不嫌弃,哲信愿拜老国公为师,苦心修习兵法战术,来日驰骋疆场,为国杀敌!”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怔。

原来这才是顾若兰与宜宸思量出来的真正的高招。此前所用的激将、比箭等等,都是为这句话做铺垫的。他们知道,不论是将藤丝软甲作为赐物,还是作为赌注,卫国公一定都不肯接受,唯独作为拜师礼,他纵有一万个理由也推辞不掉。

更重要的是,经此一事,可以将顾哲信的能力与气度完美的展现在众人面前,为他日后进入军中任职做好铺垫。他与卫国公的师徒关系,也架设起一条新的纽带,陡然增强了宜宸一脉的政治资本。这真是一举数得的好计策啊。

不过,出乎宜宸与顾若兰意料的是,顾哲信的拜师举动,居然引得卫国公老泪纵横。

没有人能体会这个年迈老人的内心所想。若干年前,他曾将自己满腔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他手把手的教他武艺,时时刻刻将他带在身边,给他讲兵法,带他观战事,他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大昱朝的一代名将。他的儿子呢?也不负所望的学有所成,成为军中难得的一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少将军。

可是这一切,都在攻打大业都城的那一场战役中毁于一旦。那是一场十拿九稳的战斗,他的儿子被任命为先锋,只要成功的攻破城门,他就能成为大昱朝最年轻的佐将。

在他的指挥下,兵士们已经登上女墙,打开城门。就在他骑着高头大马,准备入城庆功之际,不知从哪里射出来的一支冷箭,结束了他年轻璀璨的生命。

攻陷大业都城的庆功宴,卫国公没有参加。那天夜里,他独自一人抱着儿子惯用的长戟欲哭无泪。他自觉心中愤懑难舒,却不知道该去恨谁。恨大业将领吗?恨战争吗?恨自己吗?

儿子给他留下了一个孙女儿。她聪明、可爱、善解人意,卫国公很喜欢她。可是美中不足,她是一个女儿身。他那满腔的抱负啊,完全无法在她身上施展一星半点。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只好把这份执着、这份不甘深深的埋藏到心里。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他忆起前尘往事的时候,他那颗苍老的心,都会紧紧的、紧紧的缩成一团,任他如何宽慰自己,也难以舒展。

可是今天,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一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跪倒在自己面前,口口声声的说,要拜自己为师。他的面庞还那么稚嫩,但卫国公却依稀从他脸上看到了儿子年轻时的影子。谁说他此生壮志难舒?他还有机会呀!

卫国公走上前去,颤抖着双手捏了捏顾哲信的肩头:“好孩子……”

他说了这三个字,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可所有人都通过这三个字读懂了他的意思——他答应了。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顾哲信重重的叩下头去。

“好,好,起来,起来。”卫国公将顾哲信搀扶起来。

“师父,徒儿虽然心诚,但拜师一事还是太过仓促,徒儿也未给师父备得什么拜师礼。只有皇上赏赐的这件藤丝软甲,是徒儿凭本事赢来的,现在敬献师父,请师父笑纳。”

旁人拜师时敬献贵重的拜师礼,顾哲信拜师时,却送上一件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的藤丝软甲,顾哲信一度为此耿耿于怀,但小妹、四殿下和杜悦薇已经向他交代过了,这是在救他的师父,救师父的家人,顾哲信只好勉强的接受了。

卫国公闻言,布满泪痕的脸上又浮出了笑意:“好,为师收下。”

于是,顾哲信从刘玉手中接过藤丝软甲,亲自替卫国公穿在身上。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