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之我真不是才子 > 第六十四章 随便抄点就震住你们

第六十四章 随便抄点就震住你们

作者:坐望南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于志宁怒极反笑,也顾不得是在李二跟前了,一撸袖子,直接摆明了车马要跟王子安对阵。√房玄龄不由苦笑,这引介来引介去,反而惹出了麻烦,早知道还不如直接让王子安回去。他干咳一声,就想上前劝解。被李世民悄悄拉了下衣袖,回头见李二陛下轻轻摇头,只得苦笑着停了下来,看样子,陛下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抻量一下这个王子安的水准啊。

“不知道老先生擅长什么?我见你撸着袖子,莫非你是擅长拳脚?”

于志宁这老头的表现真是让他有点火大,王子安扫了一眼院子里的大佬们,见包括李二陛下在内的一群人都一副要看热闹的样子,干脆也就放开了,淡淡地回刺了一句。

“君子有志于学,岂能逞那种匹夫之勇!”

于志宁气结,有些口不择言,愤愤地一甩衣袖,差点直接走人。侯君集见王子安口出无状,本来想要站出来替于志宁刚一波,闻言气得一声冷哼,瞪了他一眼,直接把迈出去的脚又给收了回来,这死老头,活该挨揍啊!如果不是看在陛下在场,恨不得直接唾他一脸。他跟院子里的其他人不一样,他是纯军人出身,建功立业,靠的就这是“匹夫之勇”,于志宁这简直就是指着和尚骂秃驴。

“如果考你经学正义,算老夫欺负你年幼学浅,既然你这么有信心,老夫就考究一下你上学的进度好了,就从书数二学开始吧。”

所谓书,是指的书法六书,也就是书写,识字,以及文字的识字方法和造字方法方面的学问,具体的讲,也就是我们后世研究所说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算是求学方面最基础的学问之一了。

至于数,则是指的算法,也就是计数。数艺九科,分为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算是数学方面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时候算学地位并不低,国子监设有专门的算学一科,在科举取士的时候,也曾单独作为一科录取过,是以算是一个基础。

于志宁老先生到底还是方正的君子,虽然对王子安的年少轻狂很生气,但是出题的范围却很公正,都是王子安这个年龄的读书少年应该掌握的范围,不失长者风度,倒是让王子安对自己刚才的态度和语言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既然说道为人之师的问题,你今日不妨以师为题,说一说吧,说得好了,你去国子监一事老夫不但不会再做赘言,想来孔祭酒也不会为难于你。如果不成样子,还请你自动退出国子监,免得坏了国子监的清名。”

见王子安的眼神望过来,孔颖达拽着小胡子,肯定地点了点头。一个人有没有才学,其实看文章就差不多了。王子安点了点头,这算是最便捷的方法了,有时候这种讲学问讲技术的地方就是这样,你光靠上级强压下来是没用的,没有两把刷子,根本没人鸟你。

写文章,自然不能待在院子里,李世民一马当先,领着大家进了前院大厅。大厅真大啊,王子安打量了一下,足以容得下几十个人开个小宴会了。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王子安被内侍领到书桌前。

包括李二陛下在内的一众大佬,一边喝茶闲聊,一边看王子安的神情。却见王子安一直神色淡定,丝毫不见慌乱,不由暗自点头。难得,小小年纪,就能心中有静气,是个好坯子。王子安微一沉吟,即沉腕下笔,顷刻之间,一篇短文呈现纸上。王子安直起腰来,自己端详了一下,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或许是因为心态的缘故,如今的,在遒劲陡峭之中多了几分潇洒之气,比前世更胜三分。

把笔轻轻地放下,冲坐在喝茶的几位大佬拱了拱手,示意完成。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把墨吹干,双手捧着送到李二陛下的跟前。李二捻着胡须,淡淡地往下扫了一眼,眼神猛地一缩,小手一抖,硬硬生生给拽下来几根胡须。有些意外地扫了一眼淡然而立的王子安,随即干咳一声,不动声色地示意内侍把文章递给了一旁的孔颖达。

老头早就做好了点评的准备,不过刚才王子安的静气让他颇为欣赏,已经准备只要不太不成器,就放他一马了。此时见李二陛下神色有异,不由眉头微蹙,闪目看去。

刷!

老头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有些忘形地俯下身子,整个人几乎要趴到那张宣纸上去,一颗白发苍苍的脑袋,差点扎到文章里去。身形动得太快,险些把茶几上的茶盏给带到地上,还是一旁的内侍眼疾手快,帮他一把捞住了。

老头的动作太大了。

能让一个大宗师如此忘形,到底是个什么鬼?

坐在他旁边的于志宁和杜正伦再也坐不住了,索性起身离席,凑了过来。

“嘶——”

两个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相互对视一眼,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随即非常有默契的一伸手,把跟前伺候的内侍给扒拉开,自己挤了过去,顿时宣纸上面多了两颗花白的脑袋瓜子。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不由对视了一眼,露出几丝惊异之色。见三位老爷子一个劲地在那里念念有词,一点传过来的意思也没有,正要起身凑了过去的时候。就见孔颖达老爷子长身而起,神情激动地放声吟咏起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自李唐以来,中国文学史上群星灿烂,天才辈出,王子安没有什么道德洁癖,直接选取了一百多年后韩愈的《师说》片段。多出来的这一千多年是白给的吗?不是小看你们,随便抄点就震住你们。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