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盘古泪 > 第十九章 常羊山族众指迷津(下)

第十九章 常羊山族众指迷津(下)

作者:静谧斋主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腾龙寺,

群山之颠,金顶之殿;

一半藏云里,一半入雾中。【狅-人-小-说-网】ΨωΨ。dUshu'kR

上香虔诚之客,拜佛用心信众。

童心洒扫小沙弥,双手合十知客僧

诵经礼佛不绝于耳,钟磬敲击悠扬绵长。

芝罘收回了灵眼,心中暗笑,然后真正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马车走到了腾龙寺所在的半山腰,再也无法前行半步了,那统领兰禾飞身下马,号令手下众人抬着那几具尸体,也不管路上熙熙攘攘的拜佛烧香的信众,直奔寺庙而去。

一入山门,就见这寺庙依山而建、蜿蜒盘旋,如巨龙腾空,寺中香烟缭绕,人声鼎沸。拾级而上,两侧山壁之上尽皆摩崖雕像,但多为龙凤瑞兽、诗词歌赋,几乎不见佛像和花、鸟、虫、鱼。

钟楼、鼓楼分列两侧,其后为七重大殿,各殿之间似有千米之遥。芝罘边向里走边打开灵眼。对这寺院的里里外外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原来这寺庙虽号成佛家之地,可最奇特之处乃是从头至尾七重殿中所供之圣既非燃灯、释迦牟尼和弥勒这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也非主管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的药师佛和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更遑论什么菩萨、罗汉、金刚一概皆无。

第一重殿中所供奉的是黄绢所录的六个梵文,那黄娟长达二丈有余,宽亦超过四尺。六个墨色浓厚之字显得笔力卓绝,芝罘心知这便是"唵嘛呢叭咪吽(hǔng)"的六字真言。不觉心中诧异,要知道这六字大明咒蕴含奥妙无穷,可断无明,开智慧,消灾难、延寿辰,更可救千苦难,灭贪嗔痴,但似这般供奉却不得见。再看殿外高烛长香,殿中昌明之灯,僧人敲击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那些信众纳头跪拜,也口中随着念动真言,这腾龙寺受这真言加持,果然现出肉眼不见的金光。芝罘心中暗道"原来如此,这腾龙寺果然是深不可测,这六字真言持续不断,难怪妖孽难侵,只是不知今日是信众护祐了腾龙寺,还是腾龙寺护祐了信众。

第二重殿中供奉着袈裟、禅杖。高台之上六件袈裟呈青、黄、赤、黑、木兰(赤黑之色)和紫色。其中紫色之袈裟摆于正中之位--有僧人告知--那就是大德高僧大觉禅师降龙救苦、抵御洪水的紫衣袈裟。

更有僧徒宣讲穿袈裟的十种功德:以之覆身而离羞耻;可离寒热、而避蚊虫、恶兽;示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佛净之衣,永断烦恼;消罪而生;能增长菩提之道;如甲胄,万千烦恼之箭不能毒害。

这些说辞真可谓天花乱坠,只惹得一些信众要剃掉忧愁发,去除烦恼根。

殿中还另辟一处清净之地,供奉了三把禅杖,均为紫檀之杆,杖的上端每三朵祥云之行构成一股,合计三股,却分铜、锡、金三种材质,且每股之各有相对应材质的一、二、三个环。这三把禅杖被挂在墙上,其下设立蒲团,乃供信众打坐修心之用。

第三重为天字殿,这天字殿与前面两殿相比高大了许多,但里面却没有供奉任何东西,只在殿内穹顶之上画有风卷残云、电闪雷鸣。大殿之内设立了许多的石壁,是为供信众面壁思己过之用。

"这是抬头三尺有神明啊!"芝罘心中感慨,再向上看去,就是第四重大殿,也就是正殿--佛字殿

这正殿巍峨高耸,高达十丈左右。屋顶为重檐庑(wō)殿顶。檐上均饰金龙,呈五脊四坡之式,上覆黄琉璃之瓦,远远望去,金光四射。

芝罘心中道"可惜这里无太阳之光,否则岂不又是人间一景!"

这大殿四面开门,门槛厚重;四面围廊,廊上之柱皆镌刻对联,那最靠近正门的两根廊柱上刻着:

千里层云,诸天激荡传法音;

万间宝殿,佛光普照大吉祥"。

大殿之内金砖铺地,内有高台。高台之上立一石碑,石碑之上一金色"佛"字,这佛字高约8丈,宽过丈二,放眼望去,给人以强烈的压迫之感,佛字之下供奉"金、银、琉璃、珊瑚、砗(ch?)磲(qú)、赤珠、玛瑙"是为佛家七宝。更有双鹤之灯,莲花之台、净水之瓶、经卷之本分列两侧,锦幡绣帘悬挂当空无数褐底黄面的拜垫置于大殿之内。

殿中僧人时时击磬、刻刻诵经。千百信众到这里无不跪拜。

佛字大殿之侧有放生之池,那池旁刻有"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之语,池中碧水清流、金鳞游弋、神龟浮苇,好一片祥和之气。

第五重为地字殿,其中供奉之物却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之土。

这五色之土分列五方,初看之时但觉青色在东方、红色在南方、白色在西方,黑色在北方、黄色在中央。但细看之时。却发现那五色之土不是变换颜色,颜色所对的方向并非固定,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芝罘看了一会儿,倒也豁然开朗--那是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可这与佛家本无关联,为何会被供奉于此呢?更为奇怪的是这地字大殿五色土前既无灯火亦无香案,而是以黄琮、黄帛、五谷、瓜果为祭。所到信众至此皆慷慨解囊。自修功德。

第六重是为藏经楼,这藏经楼并不高,但却十分雅静,芝罘细看却发现这藏经楼居然是地下藏四地上有三的建筑,而且藏经楼中似乎还有不止一条通往外面的地道。

藏经楼左右分设僧房、斋堂、客堂之所。看那僧房虽外表简朴,但占地很大,且修竹片片,静几窗明。

这最后一重是一座白石塔,这塔位于寺庙的最后,前边设有天、地、日、月四坛,塔分七层,乃取"七级浮屠"之意。塔基宽博厚重、塔身高耸、塔刹在塔顶之上,石雕仰莲、其上覆金顶钵、相轮以刹管贯穿,从上到下依次是宝珠、龙车、避免火灾的水烟。那宝珠也甚是奇特,竟不可堪破其中放置何物?纵使是幽冥鬼眼何等的神通,居然也只见其外,却难窥其内,不知是否如其它塔一样设有地宫。芝罘是何等见识,想起前些天查得九霄外,看得地府清,偏那水姬圣殿却完全看不见分毫,就已知晓这白塔之中必有蹊跷。

了解了大概,芝罘收起灵眼,随着兰禾一众人等来到了梵文殿之前。却见几名年轻的僧人随着一位个子高挑、双目有神、身披圆领方襟海青的僧人迎了过来。

那走在前面的僧人对着兰禾双手合十"施主,佛门乃清净之地,诸位刀兵在身,不知所谓何事?"

"你这和尚是干什么的,让你家方丈出来答话!"兰禾压根不理眼前僧人的话语。

"贫僧无相,是这寺中执客僧座下弟子。

"执客座下?"兰禾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自己的手下"你们腾龙寺的僧人平日里吃斋念佛,可暗地里打家劫舍、奸淫掳掠。如今证据确凿,还有何话说,速速叫老方丈出来。

还未等这无相和尚答话,就听见一声"无量佛"。

一个年轻僧人身披袈裟,脚踏黄褐色的罗汉鞋,若脚踏莲花飘然而来,脖颈上带挂珠,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手中捻持珠,了却十八界迷途。

"贺兰施主,我腾龙寺虽建寺仅二十载。但在过去百年间一直在这幽渊之地行善布施,广结善缘、普渡众生,这百年来,信众数十万,仅入佛门剃度皈依者也不下千人。但我佛门清净地,凡清心静修者、出家受戒时皆有法号,登记造册,颁发度牒。今我腾龙寺已传五辈,是为'大寂无有缘'这些弟子尽皆在这寺中,贺兰施主若是不信,尽可一一查验。

芝罘和姬龘互相对视,彼此心照不宣--这个兰禾恐不是他的真名。弄不好他是贺兰家族的人,这个少年莫不是到这里来找事的?

"你又是谁,你叫我什么?"

"这位是敝寺执客僧,家师寂空大师。"

"我要见的是方丈,执客僧算什么?还有,我问你呢,你叫我什么?"

"施主有所不知,在我腾龙寺中方丈之下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不以年龄和皈依时间为据,而是以修为作为寺内的身份,执客僧为八大执事之一,在我寺中专为接待之事。"

"贺兰施主,你既已知道我是谁,又何必纠结于我如何知道你是谁呢。这寺中善男信女,

居士甚多,事关寺中清誉,诸位请到会客室详叙可否?"

兰禾似乎还气愤于这寂空称呼他为贺兰施主,但细细思量,这和尚倒说得有理,气哼哼的道"那好,前面带路。"

众人进到会客之室,房间倒也不大,仅可容十人上下,那兰禾倒也不客气,告诉手下在室外候令,冲着姬龘三人一挥手,"尔等随我来。"然后就直接大剌剌的坐在主位之上。

那寂空倒也是得道之人,涵养极高,也不多言,只叫"奉茶"。

小沙弥毕竟修行尚浅,气呼呼的把茶送到几人面前。

"那个,寂空和尚,我们如今可是证据确凿"说完喝令道"抬上来"。

几名甲士把那被臧伏所杀死的蒙面之人抬了上来。

"你看这些和尚,是不是你这寺中之人?"

"施主,贫僧方才已经说明,这些不是寺中之人,不知是何处恶人冒充寺内众僧,为祸一方,还望贺兰施主明察。"

"呵呵,看来这知客僧每日三教九流,无所不见,倒是油嘴滑舌的很啊。这是觉得死无对证吧。"说道这里兰禾对门外高声喝问"我要的人带来没有?"

只听外面高声回应"到了"

随着这声呼应,四名凶神恶煞的劲装甲士拖着一个口中塞布、五花大绑的僧人打扮的人走了进来。把那僧人恶狠狠的望地上一贯,然后冲着兰禾单膝跪地施礼,口尊"我等奉少领主之令,把恶僧带到,并负责保护??"

手机端阅读:m.dushu.kr 更多更好资源。。。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