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石中骨 > 第四章 秦岭地

第四章 秦岭地

作者:尘之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清晨的车站还是蛮安静的,车站外的早点摊就早早的开门了,门口的炉子上坐着一层层的包子屉在冒着热气,不时飘过来一阵阵的香气,

古风和古韵走在车站外,虽然吃过了早点,但是闻着那香气古风还是感觉肚子松了,

虽然感觉肚子里面的馋虫作怪了,但是两人还是没在吃点东西的想法,走进车站

车站里面并没有几个人,和平时的嬉闹,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韵拉着古风坐上了前往窄峪口的第一趟班车,

车上并没有几个人,一个年轻的道士,长得颇为清秀,留长发穿着一身青色道袍,坐在靠近过道的地方,右臂弯初搭着一柄古朴的拂尘,

一个中年妇女,年龄并不是很大,带上头发已经有些白丝,典型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带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孩子眼里都是灵动的感觉,

还有一个人中年男子,看起来很难形容,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伟岸的感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安心,好似有他存在,就可以避过一切的麻烦,就是那种让人安心的亲切感,

古风的目光扫过车上的人后便走向了左边唯一一个双人座,古韵跟着古风上车后目光也扫视了车上的人,可是当她看到那个男子的时候瞳孔微微一缩,便挪开了目光,走向了古风,

跟古风随意的聊了起来,不一会就发车了,古韵跟古风说:“小疯子,我先睡会,等到了终点站你在叫我啊!”

不等古风回答古韵就闭上了眼睛,

不一会那个道士回过头看了一遍车上,眉头一皱便收回了目光,

而那个中年男子更是回过头直直的看着古韵,古风见那男子再看古韵,古风也跟着看了一眼,却发现古韵脸色逐渐发白,

当古风在看那中年男子的时候却只看到了他的后脑勺,再看古韵的时候却发现古韵的呼吸逐渐平缓,

不知道为什么,古风总感觉古韵的不舒服跟那个男子脱不了关系,古风的也想了很久,但是还是想不明白,就这样待着,

古风也是百般无聊,转过头看向了窗外,看起来了窗外的景色,刚开始小县城没什么,但是当车逐渐驶离县城,

路两边的景色就逐渐多了起来,进山前一段距离,还可以看到水陆庵,在往后就是悟真寺的大门口,上书:三千尘界,一方净土。

而到悟真寺的时候那个道士倒是下车了,古风还侧目看了一下,车下还有几个中年男人在接他,

随着车逐渐进山,太阳也升起来了,两边陡峭的山石和山石之间的植被,交相呼应,倒是妙趣横生,有一种大自然的美感。渐行渐远,

那峭壁上倒是挂起了一条白练,水声也逐渐清晰,路标上倒有说明,此处为观音潭景区,瀑布名字也为观音潭瀑布,

随车而入秦岭,途中又经莲花山,和王顺山两个景区,莲花山脚下不远处边已经有了人烟,有了人家,古风自然也就没了一路上看风景的心。古风便收回目光,又看向了车内。

等古风转过头看向古韵的时候古韵面色已经恢复正常了,,不一会车上的售票员便在车里喊到:

“蓝关到了,有没有下车的,要下车的提前说啊!”

古风也将古韵摇醒:

“姐,到蓝关了,就快到了!”

古韵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就“嗯!”的一声也就管古风了,

“阿姨,窄峪口停一下,有下的!”

“行,知道了!”

两人下车后的一瞬间古风感觉自己的心头闪过一丝悸动,古风沉下心来很快就又没感觉了,古风将目光转向了宅峪口,

因峪口并未有人家,只是一条水泥路通向窄峪深处,向来人告知这条峪里有人居住,

古韵下车后就从裤兜里掏出,看了一下定位,跟古风说:

“小疯子,就是这了,走吧!”

说完两人就向峪内走去,两人边走边聊倒也不觉得什么,约半小时左右两人就开始能在路的两边看见人家了,

又走了半小时左右,两边的地势也逐渐平坦起来,两人远远的就从远处能看见,在这大山环绕的秦岭里面居然有这么一座小的圆形山丘,靠近路的一边有人居住。

两人越走越近,过了一座石桥后就已经来到了五丰庙的山丘之下,的时候古风就感觉到心头的悸动感越来越强烈了,古风沉下心向古韵问:

“就是这了?姐!”

古韵看了眼古风说到:

“那你以为呢?走吧走吧,我们上去看”

山丘底下通向山顶的五丰庙有一条当地村民修的路,是石阶,皆为花岗岩石条,可以看出来是就地取材,取的山石和河石,修筑而成,

平时这里的人们很少有上山的,路两边的杂草都向路上长了,石缝之间有些许毛草在顽强的生长,

山丘的树木没人砍伐,倒是很高大,到有些古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

石阶并不是直的,而是绕山而建,自正南起,左向右绕,绕至正西侧,正好占四分之一,

古风古韵自山底起步向上看去,只能看到石阶绕至山后,

走了一半的石阶,两人入眼的是一株大树,一株橡树,在山底看上来还不觉得什么,可是走进才真的发现这株橡树的粗犷,

那树皮裂开的间隙更为粗犷,好似龙鳞缠绕,又如龟甲裂隙,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

有好似一个久经风雨的书生矗立于天地之间,尽管他并不是多么好大,但是那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心底一阵宁静,

两人一步步向上走去,约摸二百多阶就已经到了尽头,山低出奇的平坦,而五丰庙就坐落于山顶之上,五丰庙靠东边,而庙后留着一块平地,约摸两个半篮球场大小,

五丰庙在东,而橡树在西北,

古风古韵在回过头看着那株橡树,好似换了个感觉,刚才进村时候的那种心悸和什么东西的吸引,也瞬间消散了。

只见那株橡树像是一尊站佛人心底发出一阵虔诚的感觉,古风回头打算走向五丰庙的正门可是古韵伸出手拉住了古风,

古风疑惑的看着古韵,古韵拽着古风走向了五丰庙就面的平地,站在东边在看向橡树,

那橡树又好似一个得道的老道,右手捏着一柄拂尘,头向上微微昂起,注视着宇宙,莫名的让人明确着自己的目标。

古韵看着古风,莫名的问到:

“小疯子,在这棵树上看到了什么?”

古风好像没听见古韵的话一般,就这么睁着眼睛慢慢移步,走向了北边,那形象好似又发生了变化,

那老道变一位百战悍将,刚才好似老道手中的拂尘的树枝这时也变一杆浴血长枪,随在那尊将军身后,

不知过了多久,古风渐渐转醒,看着古韵:

“姐,你刚才说什么?”

“啊?没事,没什么……走吧走吧!”

说完古韵就转身向五丰庙正面走了过去,古风看古韵走了,嘀咕了一声“莫名其妙”

然后也快步追上古韵的步伐,几步便走到了尽头,两人左拐,便来到了五丰庙的正门前,红砖青瓦,古庙显得格外的古朴。

原木色的门,好似从来没有换过。木门已经有点儿腐朽了。不再油亮。粗糙的木质显得有点儿陈旧。木门上是用水泥做的一个匾额,

匾额上写着“五丰庙”

可惜门是上锁的,两人没有办法,只能顺着沿路返回。两人刚走下寺庙的这座山,被什么东西呼唤的感觉。又重新出现在了古风心间。

古风一皱眉,忍着那种感觉。和古韵一起从庙底的小路上绕过,庙底是一个小的院落。在陕西人们聚集居住着的地方,叫院子。

这种叫法。并不是这一个院子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很多户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聚落,叫院子。古韵早早打听过了,这个村子叫疙瘩庙村。

正是因为五丰庙而闻名。这个村子里姓氏最多的是姓陈的。庙底下围绕着三个院子。分别是姓陈的,姓范的和姓冯的。这三个院子把整座庙围绕起来。古风和古韵沿路绕到了陈家院子。

刚进院子,后面便走来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古韵向古风使了个眼色,古风自觉向前走去,向老人问道:

“老大爷,我和我姐姐是从外边儿来旅游的,咱这这庙怎么没开门?”

老大爷。看着古风一口陕西方言的说道:

“娃啊!咱这庙不是每天都开门的,只有每月初一和十五才开门。

除过这两天。拿着钥匙的人。也只有十三和二十七晚上会在这儿。哦,对了,今天刚好是十三。

你们可以去后边儿范家院子里找那拿钥匙的老人。你们去随便找个人问一下就知道了,他在我们这还是挺有名的。”

古风向老人道了声谢!老人摆了摆手,向前走去。古风走到古韵跟前重复了老人的话。又指着老人说的范家院子的方向,说:

“就是那个院子。走吧!姐!”

说完两个人便向范家院子的方向走了过去。

“姐,老大爷刚才说的13是什么意思?今天明明是7月6呀?”

古韵看了一眼古风说道:

“大爷说的是农历……”

“哦哦,我就说么……”

两人就这样边走边聊,

大约一公里左右。两人遇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坐在一株春树的旁边。看着椿树发呆。谷风和鼓韵,两人走到跟前。古风说道:

“打扰了,我和我姐姐是从外边儿来旅游的。啊?想进庙里边儿看一下。听说拿着钥匙的人住在这里。想请问一下他在哪儿?”

那年轻人好似梦刚醒,晃了晃头!说到:

“啊?你们说饭老啊。他就是那边儿的第一家!”

顺手指了指不远处路边的一间房子。

说罢,他又转过头去看着那一株春树发呆了,古风脸上一抽,和古韵向前走去。走出一截儿以后,古风看着古韵说:

“神人啊!”

古韵用指头在古风头上弹了一下,但是也没说什么。

两人不一会儿便走到了范老的家,门没锁。古风还是到门口敲了敲门,只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拄着一根儿竹制的拐杖,缓步从屋内走了出来。

古风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说道:

“范大爷我们想借钥匙一用。”

但是这次老大爷却没说话,准确的说是没有搭理古风。而转头看向了古韵,笑着说:

“丫头啊。这条路不好走啊。你想好带他走上这条路了?”

……

……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