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苏骁骁扶贫笔记 > 第504章 办案

第504章 办案

作者:蓦然阑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苏骁骁说:“对于办案,我完全是外行,你问错了人。,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孙石河就笑着说:“得了,骁骁,我们俩儿又不第一天认识了。”

“在老朋友面前,你装什么?”

“我知道你有想法,快说。”

苏骁骁说:“我听说专案组的那个人,一直是很稳沉很温和的?”

孙石河说:“你指他动手这件事?”

苏骁骁说:“这类事,你们使用的多吗?”

孙石河摆了摆头,说道:“我们纪委办案和公安办案不同。”

“公安打交道的惯犯多,那种人几进宫,心理承受力比较强,普通的审讯手段,还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而我们办双规案,那些双规对象身份特别。”

“以前是他们在台上指挥别人,现在却沦到别人来审问他们,心理落差非常大。”

“怎么说呢?”

“几乎所有的贪官,无论是那些死挺的,还是一进来就什么都说的。”

“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心理的崩溃。”

“所以,我们办案,一般都只是和对手磨耐心。”

“打心理战,用尽办法告诉他们一个残酷的事实,他曾经用以呼风唤雨的权力,已经不再属于他了。”

“当这些人彻底明白这一点之后,崩溃也就发生了。”

“也有极个别动手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容易急跺。”

“但专案组的人,经验极其丰富,都办过很多的大案要案,还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

苏骁骁说:“我不记得是个什么人说过,一个人突然改变了自己一贯的行为方式,必然有极其深层的原因。”

孙石河问:“你觉得这个打人事件,不是偶然的?”

苏骁骁说:“一开始我就有这种感觉。”

“刚才你说了那些之后,我的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孙石河说:“坦率地说,我也觉得这件事很奇怪。”

苏骁骁说:“除了这种感觉之外,我还有一个感觉。”

“毕竟一个人死了,而且是上吊死的。”

“我听说,就算是那种砍头死的,脑袋被砍下来在地上滚,身子还会挣扎好一断时间的。”

“今天上午,刊警队的那位法医,其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赵克己在死亡到来之时,有过挣扎,可是,你难道不觉得奇怪!”

“如果赵克己曾经异常强烈地挣扎过,别说惊醒其他人,同一房间里的两个人,为什么没有被惊醒?”

“如果像法医所说,赵克己虽然挣扎过,但并不激烈。”

“那么,一个人临时前都不强烈挣扎,到底需要多大的意志力?”

孙石河说:“这也并非不可能。”

“我曾办过类似的案子。一间房子睡了五个人,有一个人上吊死了,其他人却完全不知道。”

苏骁骁说:“看来,我是外行了。”

“这只是我的感觉,对不对,我也不知道。”

“我本来不想说,怕影响你们办案。”

“既然你问起,我不说,就是对不起你这位老领导。”

孙石河停下来,主动伸出手,说:“非常感谢,骁骁,你路上小心。”

苏骁骁和他握手,说道:“我们番州见。”

眼看着就快过新年了。

朱明华恰好要去北京开几天会,开始还准备让苏骁骁一起去的。

可在临行前,赵克己自杀案有了突破性进展,朱明华便改变了主意。

对他说:“骁骁,北京你就不去了。”

“这些天,没事的时候,就去孙石河那里看看,关心一下那件案子。”

苏骁骁总觉得,一个副市长的案子,朱明华如此关心,一定有着别的目的。

可他不说,自己也不方便问。

他没有陪朱书记去北京。

按说只有办公厅以及秘书一处的人才知道。

可不知怎么回事,当天晚上,这个消息好多人都知道了。

他的电话响起来就没有停过。

都是一件事,平常约他不容易,逮着这个机会,可以见见面。

苏骁骁于是想,下面这些市县的领导人,可能在省委办公厅这一类地方安插了间谍吧!

上面一些关键人物的动向,随时都有人向下面通报。

省委办公厅、省委办公厅,有多少人在下面领取这类报酬,谁都无法统计。

也难怪如今的官场没有秘密,类似的这种准间谋活动,极其普遍地存在着,能有秘密吗?

很多的吃饭邀请,都被苏骁骁推了。

别说他排不过来,就算能排过来,他也不能去。

假如有人告诉朱明华,这几天,苏骁骁天天都在酒场里打滚。

一餐要赶几个地方,吃三四桌酒,朱明华书记会怎么看?

下午,苏骁骁先去了孙石河那里。

见了苏骁骁,孙石河十分热情,关上门和他谈案子。

孙石河说:“这次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多亏你提醒的两点。”

苏骁骁想,我提醒了两点吗?

事情太多太杂,当时说过什么话,他都不记得了,只好打哈哈。

孙石河于是向他介绍了一下情况。

当时,苏骁骁说:“一个人突然改变了自己一贯的行为方式,必然有极其深层的原因。”

孙石河想了想,觉得苏骁骁虽然不懂侦查工作,但有直觉。

他的直觉,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

可是,仅凭这一点,又能说明什么?

任何事都不能说明嘛,有哪一条规定,说一个人不能突然改变自己的一贯行为方式?

专案组是打了人,那也只是违纪,最多按照纪律处理。

他本人对此也有深刻认识,早已经表明了态度,自己犯错了,主动请求组织处分。

除了处分,你还能怎么办?

孙石河于是又想到苏骁骁的第二个直觉。

也就是赵克己死亡当晚,为什么所有人都没有听到动静?

死亡肯定不是一瞬间发生的,一定有过挣扎行为。

为什么赵克己痛苦挣扎所弄出的响动,没有一个人听到?

孙石河也说过,类似的案例,他也遇到过,就算有响动,也可能瞒过现场很多人。

问题是,现场有几十个人呢,竟然没有一个人听到动静?

是不是显得太安静了些?

此时,孙石河在心里进行了一番大胆的假设。

这个假设,自然就是假设赵克己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在他没有去现场之前,这个假设,就已经存在于他的脑子中。

她之所以去现场,也就是要去寻找支持这种假设的证据。

法院审案,奉行的原则是无罪推定。

即将所有受审对象,全部推定为无罪,然后由主诉方用事实证据来论定其有罪。

而公安或者纪委办案,奉行的,却是有罪推定。

即先假设此人有罪,然后去寻找证据,证明这种假设。

看过现场之后,孙石河意识到,这个假设要成立,需要很多证据支持。

比如赵克己不是上吊死的,而是死了之后,被人摆上去的。

这一点,很快就被否定了,上吊的人,颐部都会有勒痕。

但死前勒痕和死后勒痕,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医几乎一眼就可以分辫。

山南省的法医报告证实,赵克己预上的勒痕,是死前出现的。

那么,死后被人吊上去的可能,就被排除。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赵克己生前被人弄到了那床致命床单上?

有这种可能,由几个人抱着,便可以弄上去。

但这样弄上去,技术上有些难度。

难度之一,一个人肯定干不了此事。

任何临死前的求生挣扎都是异常猛烈的,一两个人,根本抱不住。

挣扎时,肯定会在死者本人以及作案者身上留下一些痕迹。

当然,如果谋杀者事前做了准备。

比如将赵克己打了一顿,让他身上留下了一些伤痕。

那么,事后尸检,就很难判断这些伤痕。

到底是被打留下的,还是被吊起来后挣扎时留下的。

按照这一推理,专案组人员突然改变一贯的行为方式,对赵克己实施慕打,就可以解释了。

问题是,赵克己是睡在床上的。

别人要将他从床上移到门口,有好几米的距离,这段距离,赵克己应该醒来。

那也就是说,挣扎很可能从床上就开始。

这时候赵克己如果拼命挣扎,就算对方有再多人,若想不惊动其他人,那也是非常难的。

何况.在赵克己挣扎的情况下,要完成那几米的移动,搞不好要持续好几分钟时间。

再在他挣扎的情况下,将他套到床单上,到他死去,这个时间很可能不短。

谋杀者如果需要很长时间,在大家的眼皮底下进行谋杀,这个人,那也太胆大妄为了。

有没有一种办法,将其他人惊醒的可能,以及赵克己挣扎的可能降到低?

让这些人全都吃安眠药。

这是建立在,赵克己可能被杀假设之上的另一个假设。

如果同时让很多人吃安眠药,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其饮食下药。

为此,孙石河第二次去了公安局。

他向公安局提出了一个要求,检查一下赵克己的胃内消化物。

公安局采取了一种最为保守的做法,用一根针刺进赵克己的胃,提出了一点点样品进行化验。

如果要进行全面检测,这一点点样品肯定是不够的。

好在孙石河的要求非常明确,只要求检验一下是否有安眠药。

结果很快出来了,赵克己的胃内消化物,确实有安眠药成分。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