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战国第一公子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复国定计 三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复国定计 三

作者:鄢郢东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其一,大战已起,各国将相继卷入战乱之中,我可从中谋势。其二,可趁机削弱魏国力量。其三,魏国深陷泥沼,战事若僵持不下,魏国必定再次征兵。而魏国重兵在中山,届时魏国对我中山的控制将会减弱,我可趁机复国。”司马熹一一道来。

公子羽微微点头,果然没有让公子羽失望。

“前两条虽也有可为,但最的无非就是复国。今日招各位前来,本就是为复国之事!”公子羽道。

正如司马熹所说,要想达成复国的条件,就必须让魏国深陷泥沼,更要让魏国从中山撤兵来援。

而当下,显然还没有满足这样的条件。

能敏锐感觉到这一点的,非吴起莫属。

吴起意味深长的看着公子羽,打量公子羽道:“公子是想让三晋败北?可权衡过魏国的实力吗?楚国一方需要何等力量才能三晋败北,公子羽深思熟虑过吗?”

吴起是兵法大家,深知决定胜败的因素是何其之多。

双方实力对比是其一,主将是其二,天时地利是其三,军心战意是其四,诸如此类还有种种。

且是公子羽一言两语就能让三晋吃败的?

公子羽面色如常,看向邓席道:“三晋固然强大,但非是无懈可击。三晋之军,若一方撤军,大军将全无战意,随而土漰瓦解。楚国见势,必定反扑,而魏国若要守下新土,必定会增兵,中山魏卒稍有动作,我等便可等来复国之机。而要做到这一点,郑国是其中关键!”

邓席被公子羽盯着,浑身都不舒服。

公子羽之意,邓席大致也听出了三两分。

邓席开口道:“公子是否早有布局?”

公子羽微微点头,非常真诚道:“此事还得劳烦先生!”

能受公子羽一声先生,足可见公子羽对邓席的尊重。

而此时邓席惶恐却是要多过感激的。

邓席非常不安,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是他的一次机会,只要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中山复国,他必定会被奉为上卿。

邓席一咬牙,硬着头皮拱手道:“公子请明言,若邓席能为,赴汤蹈火,誓不辱命!”

公子羽见邓席这般郑重,自觉是自己说得有些严重了。

公子羽放缓口气,道:“先生言重了,先生大才,我怎会忍心让先生上刀山下火海呢?”

公子羽缓和了气氛,道:“楚国景氏弟子已经被奉为士大夫,郑楚已然结盟,从易老的最后一封情报上看,楚国只是想让郑国协助楚国的大军打好即将到来的大战。

要让魏国从中山调兵,这显然是不够的。三晋之军足以与郑楚甚至是郑楚宋三国抗衡。

所以郑国的方略必须要变。

而先生要做的就是说服郑君直接进攻韩国阳翟!

韩国大军虽在都城阳翟不远处,但毕竟是在韩国之外。郑国与韩国紧紧相连,郑君若是果断,将有足够的时日攻打阳翟。”

公子羽此言一出,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殿下皆非常人,公子羽把计策说得这么明白,他们不可能看不到公子羽的意图。

郑国攻打阳翟,不管能不能破城,韩军必定回国。

大战在即,少了韩国一方,少的不仅仅是人数,还有军心。

三晋是进攻方,他们可以选择不与出国决战。

但楚国决对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楚王一定会趁机北上,占了三晋近些日子打下来的新土。

魏国若想守住这些新土,自然就会从中山调来一部分的军队,以填补韩国撤军的缺陷。

这便是纵横之谋,为中山复国制造的良机。

而要达成这一步的关键,就在于邓席身上。

公子羽连同殿下人都看向了邓席,反观邓席,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全然没有先前那边紧张。

邓席自信一笑,拱手道:“此事公子大可放心。楚郑既已结盟,此番游说,只不过是给郑公的一个建议而已。公子之策,于郑而言,乃是妙计。郑公再昏庸,也会知攻阳翟的利弊。郑公定然不会拒绝。再而言之,郑国于韩国近年来冲突不断,两国早已结仇。郑国氏族子弟,多死于韩国之手。朝堂之上的士大夫定然也不会从中阻挠。郑席此去,已是十拿九稳!”

邓席本就是郑国人,对郑国的局势、对郑君的秉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邓席本身的身份就是名符大家邓析之后,出身氏族,要面见郑君并不难。

正如他所言,此番前去已经是十拿九稳。

公子羽脸上尽是欣喜。

对邓席拱手道:“那我等便静候先生佳音了!”

邓席笑而点头,拱手还礼。

随即,公子羽环视众人,将脸上的欣喜掩饰下去,很是郑重道:“若大势成,复国之计也难保一帆风顺。万事做好最坏的打算,接下来的定计,将不把中山魏卒调走计算在内。也请诸位谨慎行事,方可保万无一失!”

凡事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这番布局只不过是给复国制造优势。而复国的条件在三晋出兵伐楚时就已经达成。

中山魏卒或许不会被调走,但只要中山起事,魏国也不可能给中山增派援兵。这才是最为的。

吴起微微点头,看向公子羽的眼神已经多了几分敬佩。

条件如此成熟,公子羽都还能假设最坏的打算。这份沉稳,十个魏击也比不上。

若是魏击能像公子羽这般沉稳,当初也不会有感叹山河之险一说。他和魏击当日也不会有言语上的交锋。

吴起离开魏国愈发明白一个道理。

天下君主不仅要择臣,天下贤臣也同样要择君。

片刻之后,有仆从端中山城邑图上殿。

这是一张巨大的纸张,天下仅九霄宫,绝无雷同。

易老缓缓摊开最后一册竹简,而竹简之上的消息则是中山阴女传回来的消息。

竹简上罗列了从中山到滕国,后在南湖练兵归中山的人员分布。

中山情况复杂,中山儿郎归中山之后,只能打散分布在各大城邑中。

而这册竹简则是记载这些人员分布的详细情况,其中已经细化到每一个中山儿郎,以及他们在南湖时所属的军队。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